首页 > 国学经典 > 成语典故 > 如何理解成语“一败涂地”?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一败涂地”?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4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解释成语“一败涂地”?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 一败涂地

【拼音】: yī bài tú dì

【解释】: 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如何理解成语“一败涂地”?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故事】:

汉高祖刘邦是江西人,秦朝末年是泗水亭亭长(秦代制度,十里设一亭,十亭设一乡。亭长,像是后来的保甲长、村长一样。

有一次,他奉命送一批民工去骊山建造秦始皇的陵墓。一路上,每天都有很多民工逃跑,刘邦是个有智谋的人,他怕民工逃光了自己会被治罪。于是,他对大家说:你们到骊山做苦工,就算不累死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重回家乡,现在你们自己去找活路吧!

如何理解成语“一败涂地”?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第2张

当时秦二世非常残暴,陈胜的起义军攻下了陈县,那里的县令想投靠陈胜,但他想做领导,他的手下劝他去把刘邦帮忙,他答应了。当刘邦到城外时,他却反悔而且下令关城门要杀两个手下,刘邦知道后写了一封信射进城里,调动城内的老百姓杀了县令。后来老百姓都推举他做县长,刘邦在大家的帮助下很快就在沛县正式起义了。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