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成语典故 > 成语“自惭形秽”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成语“自惭形秽”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5.3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解释成语“自惭形秽”?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 自惭形秽

【拼音】: zì cán xíng huì

【解释】: 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成语“自惭形秽”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成语故事】:

晋朝时候,有个骠骑将军名叫王济,相貌英俊,待人接物也很有风度。

虽然是个提刀弄枪的军人,但平时读书论经,才学很好,在城里也颇有名声。有一年,王济的外甥卫獶母子前来投靠王济。王济一见卫獶如此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简直惊呆了。他对卫母说:“人家都说我相貌漂亮过人,现在与外甥一比,就像把石块与明珠宝玉放在一起,我真是太难看了!”过了几天,王济带着卫獶,骑着马去拜见亲朋好友。走到街上。看见卫獶的人都以为他是白玉雕成的,大家都争着围观,你挤我拥。几乎哄动了全城。好不容易到了亲戚家,亲友们想了解一下卫万獶以外貌漂亮,学问是否出众,便坚持要他讲解玄理。卫獶推辞不了,便讲了起来。讲的时间不长,听的人却没有一个不称赞他讲得精深透彻的。人们嘻笑着说:“看来,你们三王抵不上卫家的一个儿郎啊!”王济说:“是啊,和我这外甥一起走,就像有明珠在我身旁,熠熠发光。”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