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墨子·49章 鲁问(3)具体内容是什么?讲述了什么故事?

墨子·49章 鲁问(3)具体内容是什么?讲述了什么故事?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9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墨子》,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撰而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记录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称为墨辨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墨子》原有71篇,当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墨子·49章 鲁问(3)

本篇各段记载了墨子与诸侯、弟子等人的一些谈话,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有墨子以“必择务而从事”的原则游说诸侯;文中多处申明“兼爱”“非攻”的主张;也有几处专门申说“义”的重要性。所有这些内容,体现出墨子向往国家富强、天下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

子墨子游,魏越曰:“既得见四方之君,子则将先语?”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是人生苦短,一定要选择重要的事先做。二是墨子作为一个游说之人,他知道怎样把握机会,知道怎样才能使国强,他能对症下药。这不仅对于一个国家很重要,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我们只有善于从重要的事情入手,把握住我们生命中的重点,我们才能有所成就。在劝说不要战争时,他仍然站在“兼爱”的立场,也就是说只有“兼爱”,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人们才不会攻打别的国家。战争对人对己都不利,因此他主张“非攻”。

曹公子以“人徒多死,六畜不蕃,身湛于病”来请教墨子,墨子以“今子处高爵禄而不以让贤,一不祥也;多财而不以分贫,二不祥也”“若是而求福于有怪之鬼,岂可哉”来解说原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是墨子早期的明鬼学说,可能仅限于要求弟子和百姓笃信鬼神之有而虔诚祭祀,威于鬼神而不做坏事和亏心事。也就是说,明鬼学说的早期功能主要在于以此威慑内部、促使弟子严格要求自己。二是随着弟子学成而引发的社会政治地位特别是经济地位的变化,墨子在明鬼中加入了新的内容,即:“处高爵禄”而“让贤”“多财”而“以分贫”,从而“求福于有怪之鬼”,得到福佑而使自身和家人平安。

墨子·49章 鲁问(3)具体内容是什么?讲述了什么故事?

【原文】

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子墨子闻而见之。吴虑谓子墨子:“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子墨子曰:“子之所谓义者,亦有力以劳人,有财以分人乎?”吴虑曰:“有。”子墨子曰:“翟尝计之矣。翟虑耕而食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农之耕,分诸,不能人得一升粟。籍①而以为得一升粟,其不能饱天下之饥者,既可睹矣。翟虑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妇人之织,分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籍而以为得尺布,其不能暖天下之寒者,既可睹矣。翟虑被②坚执锐,救诸侯之患,盛,然后当一夫之战,一夫之战,其不御三军,既可睹矣。翟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察其辞,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故翟以为虽不耕而食饥,不织而衣寒,功贤于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者也。故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吴虑谓子墨子曰:“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子墨子曰:“籍设而天下不知耕,教人耕,与不教人耕而独耕者,其功孰多?”吴虑曰:“教人耕者,其功多。”子墨子曰:“籍设而攻不义之国,鼓而使众进战,与不鼓而使众进战,而独进战者,其功孰多?”吴虑曰:“鼓而进众者,其功多。”子墨子曰:“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何故弗言也?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

子墨公尚过于越。公尚过说越王,越王大说,谓公尚过曰:“先生苟能使子墨子于越而教寡人,请裂①故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子墨子。”公尚过许诺。遂为公尚过束车五十乘,以迎子墨子于鲁。曰:“吾以夫子之道说越王,越王大说,谓过曰:‘苟能使子墨子至于越,而教寡人,请裂故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子。’”子墨子谓公尚过曰:“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吾道,则翟将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②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抑越不听吾言,不用吾道,而吾往焉,则是我以义粜③也。钧之粜,亦于中国耳,何必于越哉!”

墨子·49章 鲁问(3)具体内容是什么?讲述了什么故事? 第2张

【注释】

① 籍:通“藉”,假使。

② 被:通“披”。

① 裂:分。请裂:愿分割。

② 比:列。

③ 粜:出卖。

墨子·49章 鲁问(3)具体内容是什么?讲述了什么故事? 第3张

【翻译】

鲁国的南郊有一个叫吴虑的人,冬天制陶器,夏天耕作,拿自己与舜相比。墨子听说了就去见他。吴虑对墨子说:“义啊义啊,责在切实之行,何必空言!”墨子说:“你所谓的义,也有以力量帮人操劳,有财物分配给人的方面吗?”吴虑回答说:“有。”墨子说:“我曾经思考过:我想自己耕作给天下人饭吃,十分努力,这才相当于一个农民的耕作,把收获分配给天下人,每一个人得不到一升粟。假设一个人能得一升粟,这不足以喂饱天下饥饿的人,是显而易见的。我想自己纺织给天下的人穿,十分努力,这才相当于一名妇人的纺织,把布匹分配给天下人,每一个人得不到一尺布。假设一个人能得一尺布,这不足以温暖天下寒冷的人,是显而易见的。我想身披坚固的铠甲,手执锐利的武器,解救诸侯的患难,十分努力,这才相当于一位战士作战。一位战士的作战,不能抵挡三军的进攻,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不如诵读与研究先王的学说,通晓与考察圣人的言辞,在上劝说王公大人,在下劝说平民百姓。王公大人采用了我的学说,国家一定能得到治理,平民百姓采用了我的学说,品行必有修养。所以我认为即使不耕作,这样也可以给饥饿的人饭吃,不纺织也可以给寒冷的人衣服穿,功劳胜过耕作了才给人饭吃、纺织了才给人衣穿的人。所以,我认为即使不耕作、不纺织,而功劳胜过耕作与纺织。”吴虑对墨子说:“义啊义啊,贵在切实之行,何必空言!”墨子问道:“假设天下的人不知道耕作,教人耕作的人与不教人耕作却独自耕作的人,他们功劳谁的多?”吴虑答道:“教人耕作的人功劳多。”墨子又问:“假设进攻不义的国家,击鼓使大家作战的人与不击鼓使大家作战,却独自作战的人。他们的功劳谁的多?”吴虑答道:“击鼓使大家作战的人功劳多。”墨子说:“天下平民百姓少有人知道仁义,用仁义教天下人的人功劳也多,为什么不劝说呢?假若我能鼓动大家达到仁义的要求,那么,我的仁义岂不是更加发扬光大了吗!”

墨子让弟子公尚过前往越国出仕做官。公尚过游说越王。越王非常高兴,对公尚过说:“先生如果能让墨子到越国教导我,我愿意分出过去吴国的五百里封给墨子。”公尚过答应了。于是越王为公尚过备了五十辆车,去鲁国迎接墨子。公尚过对墨子说:“我用老师的学说劝说越王,越王非常高兴,对我说:‘假如你能让墨子到越国教导我,我愿意分出来过去吴国的五百里封给墨子。’”墨子对公尚过说:“你观察越王的心志怎么样?假如越王将听我的言论,采纳我的学说,那么我将前往。或者越国不听我的言论,不采纳我的学说,如果我去了,那是我把‘义’出卖了。同样是出卖‘义’,在中原国家好了,何必跑到越国呢!”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