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红楼梦》导致贾家败亡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大人物的死

《红楼梦》导致贾家败亡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大人物的死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红楼梦》里导致贾家败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小编认为是一个大人物的死,那个人就是老太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书中第五十四回是“繁华”的终曲,第五十五回一开篇就有宫里的老太妃生病,暂停了一切省亲之事。随后江南甄家奉旨进京探望。

老太妃生病和王熙凤流产,作为贾家故事的“转折点”,预示末日临近。

关于老太妃的身份,之前讲江南甄家时,提到她应该是太上皇的长辈,与宁荣二公一个辈分,十有八九出身于甄家。

而且老太妃也绝不可能只是个“老太妃”。她生病后皇帝重视的不合常理,“各嫔妃皆为之减膳谢妆,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这个档次规格非常高。

当然,真正的太皇太后去世要称驾崩。“老太妃”死后文中用了“薨”,表明确实不是太皇太后尊位。但规格彰显了“老太妃”的地位不同寻常。

(第五十八回)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在大内偏宫二十一日后,方请灵入先陵,地名曰孝慈县。这陵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如今请灵至此,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故得一月光景。

《红楼梦》导致贾家败亡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大人物的死

老太妃薨逝,有这么几点要注意:

一,有诰命的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也就是要每天守灵。

二,有爵位的家庭,一年内不得酒宴、音乐。取消娱乐项目。

三,庶民百姓三个月之内不得婚嫁,有爵位的家族也要遵守这一条。

四,偏宫停灵二十一天。

五,请入“先陵”,也就是先皇陵寝,预示老太妃有陪葬先皇的资格。

六,陵寝所在地名“孝慈县”,这两个字可就“大”了。一般的太妃是得不到这两个字的,都是皇后和太后死后的专用“字”。

以上几点都能证明“老太妃”的地位尊高,起码是太上皇的重要长辈,是宁荣二公所效忠皇帝的重要妃子。

江南甄家之所以几代富贵,也源于老太妃的关系和庇护。甚至贾家背后的四王八公这伙老臣,也是由于老太妃的存在,才得以“骄狂自大”,尸位素餐。

老太妃一死,紧随其后的几件事非常重要:宁国府贾敬突然暴毙,江南甄家被抄家,贾家抄家已经四王八公的下场……

贾敬暴毙与王熙凤流产一样,代表了贾家实际意义上的败亡不可挽回。

江南甄家在老太妃一死就被抄家。代表这一代皇帝对“老臣”积怨已久。只因老太妃不死,被“道义”束缚不好下手。

老太妃一死,皇帝迫不及待先收拾了老太妃的本家甄家,再将贾家门下的贾雨村降职,随后就将“屠刀”引向贾家以及背后四王八公这一伙“悖逆不轨”的老臣们。

太上皇、皇帝和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关系,就仿佛“玄武门之变”的李渊父子三人。

贾家是太上皇老臣,不支持皇帝“得位不正”,看不起,不忠顺,双方面和心不和。

宁荣二公建功立业的故事蓝本,更像朱棣的靖难之役。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叔叔睡了侄儿的床”,已经有了影射。

《红楼梦》导致贾家败亡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大人物的死 第2张

而京城和南京并立,更指出借鉴了明代的部分设定。包括宁国府三个媳妇“(朱)秦、尤、许”。贾敬和嘉靖皇帝的人物设定基本类似等。

曹雪芹如此设计,也突出京城是“贾家(假)”,南京是“甄家(真)”的原因,属于“正统”之争。

对明朝来说,南京的朱允炆是嫡系正统。北京的朱棣得位不正。是为“真假”。

而到了正德时期,正统再次断绝,小宗的嘉靖入主,再是“真假”。贾敬是养子,贾政二房入主荣国府,都是这层意思。

明亡清兴,明朝的南京是汉族正统是“真”,清朝的北京就是“假”。这都是言外之意,不多赘述。

而《红楼梦》最终结局用“虎兕相逢大梦归”概括,也是一个历史故事。

皇帝在老太妃薨逝后逐渐夺取主动权,不甘心朝堂上还有一群对自己阳奉阴违不忠不顺的老臣威胁,对他们采取“削藩夺爵”的行动。

根据王熙凤讲述“聋·子放炮仗”的笑话影射。贾家盲目跟着北静王图谋不轨,不想落入皇帝的圈套,在一场类似“马嵬驿之变”的冲突中,被皇帝一网打尽。贾家像杨家一样灰飞烟灭。

其中“太上皇”的作用非常关键。之前讲过,本文不多赘述。

玄武门之变、靖难之役、马嵬驿之变三段历史故事,基本都能在《红楼梦》里找到庙堂缩影。

结合这三段故事,就明白当时朝堂的微妙格局。以及贾家败亡的不可避免。

不是贾家真的罪大恶极,而是皇帝“逼得”他们不得不罪大恶极,最终被“名正言顺”地消灭。贾元春判词图画中那张弓,就有“鸟尽弓藏”的意思。

其实,贾家被抄家是个系统的,且极难成就的难题。

皇帝要对贾家这伙老功臣动手,需要“名正言顺”的立场和借口,这也是贾家有恃无恐的原因。就像焦大一样,你能把老子怎么样?动一下名声不好,不动就得忍气吞声的“养着”。

而皇帝与贾家僵持的症结就在“老太妃”身上。老太妃活着皇帝就不好动手,或者无力动手。而老太妃一死,皇帝就露出獠牙,皆因前方的障碍扫平了。

老太妃与宁荣二公同辈,宁国公、荣国公建功立业,源于一场类似“靖难之役”那种规模的皇权之争。

贾家兄弟二人为皇帝坐上皇位浴血奋战,宁国公差点死在了战场。要不是焦大救他,也就没了宁国府。可见当时的战争残酷,以及贾家对皇帝的重要。

所以,战争结束后,贾家一门两国公。四王八公占据了两个名额。最关键宁国府把持了“京营节度使”这个重要岗位整整三代。直到王子腾“丢了”京营节度使,贾家才“完了”。

皇帝将“京营”交给贾家,等于将京城和身家性命交给贾家兄弟,是何等的信任。

那时的贾家位极人臣,不夸张地说他们贾家两兄弟的势力绝不比“四王”差。只是受限“异姓不封王”罢了。

贾家如此重要,四王八公也都各有功绩。他们各有封爵,获得世袭贵族的身份,福荫子孙,就是皇帝对他们“苟富贵勿相忘”的承诺!

帝王的承诺“金口玉言”,轻易不能“反悔”,老太妃就是历史的见证人。

虽然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个哥们背信弃义了。但只要他们自己不反悔,后代子孙很难推翻他们的旨意,对老功臣们下手。道义站不住。

所以,康熙皇帝诛鳌拜、平三藩都需要对方以下犯上,罗织罪名才下手。

这一代皇帝深切感受到四王八公这伙老臣对自己“不忠不顺”,体现在忠顺王的封号上。

最关键曾经保持距离的“四王八公”,明显有团结在北静王身边的意图。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皇帝不会容忍威胁,必然要消灭这伙潜在的威胁,将他们连根拔除。问题是老太妃不死,他不能做!

首先,四王八公的爵位是先皇所赐,皇帝如果“削藩夺爵”,违背了先皇祖制。

其次,消灭四王八公必须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臣子不犯错就没办法“动手”。

而轻易的罪名又没办法解决贾家这样的老功臣。比方贾珍杀人了,不过是他个人犯罪,收拾了贾珍,爵位不能剥夺,还得选个人继续继承。

收拾了贾家也不行,四王八公背后盘根错节,其他那些家势必被打吵惊蛇、兔死狐悲,一旦躁动起来也不美。

最后,四王八公有威胁不假。可他们也是所有朝臣的目标。大臣们跟着皇帝,就是要追求“封妻荫子”。

皇帝如果“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以后谁还敢跟着他干?

《红楼梦》导致贾家败亡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大人物的死 第3张

所以,皇帝在时机不成熟时不敢轻易下手。

老太妃的死给了皇帝机会。

作为当年四王八公同时代的人,老太妃是曾经功勋“唯一”剩下的历史见证人。

老太妃一死,历史被“揭过”了。四王八公与皇室唯一的“香火”熄灭了,时代结束了。

如此,皇帝开启了新时代,一个没有四王八公功勋记忆的时代,只需要想办法让这伙骄狂自大的老臣自己犯错,请君入瓮!

还记得秦可卿死后大明宫内相戴权卖给贾珍的五品龙禁尉么?龙禁尉不收新兴贵族,只要王朝老臣的子弟。一旦这些几世祖脑袋一热对皇帝“不利”,比如发生一次“马嵬驿之变”,他们和背后家族就卷入了“谋逆”!

老臣谋逆,皇帝站在道德制高点将他们一网打尽,只会让人拍手称快。

于是皇帝心满意足,大臣们也瓜分了四王八公的利益,又觉得自己跟着英明君主建功立业,又一次新的利益分配开始了。

老太妃薨逝,是一个结束,更是一个开始。而贾家却已经完了。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