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红楼梦中秦可卿托梦后,王熙凤为何一点都不在意?

红楼梦中秦可卿托梦后,王熙凤为何一点都不在意?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5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秦可卿死前托梦给凤姐,赞她能干,并托付两件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秦可卿与王熙凤原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红楼梦中她们却是关系要好的闺蜜。

秦可卿临终前,没有给她的父亲和弟弟托梦,也没有给她的丈夫贾蓉托梦,更没有给带累她名声害死她的贾珍托梦,而是给她的好闺蜜脂粉堆里的女英雄王熙凤托梦,并发表临终的警世箴言,只可惜王熙凤听完沉思后并未去执行。

红楼梦中秦可卿托梦后,王熙凤为何一点都不在意?

原文如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也没有典卖诸弊。便是有罪,己物可以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若不早为后虑,只恐后悔无益了!”凤姐忙问:“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娘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这段话说是秦可卿的临终警世箴言一点也不为过,秦可卿虽不管家,但却深知贾府的弊端,也知贾府的未来,所以才嘱咐王熙凤两件事,将来方可保全子孙的生活,只可惜王熙凤听了虽沉思并未付出实施。

那么面对秦可卿临别时提出的警世箴言,王熙凤为何不放在心上呢?原来大有深意。

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贾府的内囊已经上来了,整个公府就剩下外面好看的空架子,王熙凤虽为管家奶奶,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如果把秦可卿临别时说的这些话汇报给贾母,似乎不妥,一来贾母未必会相信,二来即便是贾母相信,秦可卿的死因全府纳罕,王熙凤避之不及。绝不会凑上去管这件事,俗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毕竟这件事于利益上,和王熙凤关系不是太大。

二、这样的警世箴言犯忌讳。秦可卿临别时的警世箴言,看似在为贾府寻找未来的退路,秦可卿分析的也没有错,王熙凤心里也清楚,但若是这件事汇报到领导那里,就犯了忌讳。

如果王熙凤告诉贾母,如果贾家出事了,要给贾家子孙留点后路,贾母的反应会是什么,她即便是心里也清楚贾府的现状,但表现出来的也会是震怒,毕竟这样的话在当时的贾府还属于忌讳。以王熙凤的聪明,她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所以即便是秦可卿的这些话有道理,也为贾府日后着想,可王熙凤也不敢向领导汇报这件事,并去执行。

红楼梦中秦可卿托梦后,王熙凤为何一点都不在意? 第2张

如果这件事能给王熙凤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或许王熙凤还会考虑冒这个风险,讨贾母的示下。如今这样的事,既不能给王熙凤带来直观的经济利益,又要冒让贾母发怒的风险,王熙凤肯定不会去这样的事。

三、误把贾元春当贾府的未来靠山。秦可卿告诉王熙凤这段话的时候,也提到了即将发生的一件喜事,只是告诉王熙凤这些繁华都不是永久的,而是转瞬即逝的,只可惜王熙凤并没有听懂这句话。

在王熙凤看来,贾元春是后宫的贵妃娘娘,即便是有人告贾府谋反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再则秦可卿死后用的那块板还是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可见王熙凤认为只要有贵妃在,贾家就不会发生像秦可卿警世箴言里所说的事,也会永保无虞,自然也就无须忧虑这样的杞人忧天,这也是秦可卿说王熙凤糊涂的原因,让人敬畏。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