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红楼梦袭人成为宝玉的姨娘人选,贾母知道吗?

红楼梦袭人成为宝玉的姨娘人选,贾母知道吗?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0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花袭人想要成为花姨娘,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王夫人突然决定立袭人为贾宝玉的准姨娘,她叫来王熙凤,要给袭人重新安排分例,要给她每月二两银子一吊钱——这是姨娘才有的分例!但其中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袭人虽然身在怡红院,但她的编制却一直在贾母那边,所以按照正规程序来说,王夫人立袭人为姨娘,应该告诉贾母,至少应该提前打个招呼,可王夫人的做法却令人咋舌:

红楼梦袭人成为宝玉的姨娘人选,贾母知道吗?

王夫人想了半日,向凤姐儿道:“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给老太太使,补袭人的数儿,把袭人的一份子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第三十六回

王夫人先是移花接木,随便用一个丫环将袭人从贾母编制处替换出来,然后,从自己每月的分例中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注意,这笔钱是王夫人自己出的,而不是正常的发放月钱,这个做法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何?

其实王夫人完全可以这么做:不改变袭人的编制,袭人仍是贾母手下的丫环,但自己给袭人姨娘分例,并立袭人为姨娘,这么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问题在于,王夫人太贪婪了,她想让全面掌握袭人,让她成为只属于自己的手下,以便袭人更加尽心地替自己照顾儿子宝玉,并随时给自己传递贾宝玉的最新消息。

换句话说:王夫人可以立袭人为姨娘,也可以给袭人姨娘分例,毕竟这是她作为贾府女主人的权利,但她不应该不声不响地从贾母手中将袭人给“挖”走,这就等同于王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犯贾母的属地!

更可笑的事在后面,王夫人立袭人为姨娘,却又不是完全保密,根据第三十六回记载,王夫人在跟王熙凤布置这些任务时,薛姨妈、林黛玉、薛宝钗三人正在王夫人处吃东西呢,可见王夫人主观上并没有保密的打算,这就造成一个神奇现象:王夫人明目张胆“挖”走袭人,没有通知贾母,而且无惧贾母可能会知道的风险!

红楼梦袭人成为宝玉的姨娘人选,贾母知道吗? 第2张

事实上,贾母也确实知晓了这件事,但她老人家却一声不吭,什么也没有说,似乎贾母在这场博弈中向王夫人低头了,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其实不然,贾母对王夫人、袭人两人同时心生不满,但依照老太太的境界,断然没有将王夫人、袭人叫过来臭骂一通的道理,那岂不成了泼妇骂街?

所以在书中,贾母的批判很隐晦,她老人家曾两次表明自己的态度。第一次是在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贾赦要强娶鸳鸯,鸳鸯告状告到贾母跟前,结果贾母的反应却很奇怪:

贾母听了,气的浑身乱战,口内直说:“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因见王夫人在傍,便向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第四十六回

很多读者初看到此处想必会觉得很奇怪,明明是贾赦要强娶鸳鸯,跟王夫人有何关系?为何贾母不骂贾赦,反骂起了王夫人。内因其实很简单,前有王夫人擅自“挖”走袭人,现在贾赦又要强娶鸳鸯,这袭人、鸳鸯都是贾母的丫环,她老人家自然而然将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理解了,所以才貌似“糊涂”地骂起了王夫人。

贾母对袭人的态度也是如此,且看第五十四回,在荣国府的元宵夜宴上,袭人因为母亲去世,不能前来侍奉,按照贾母以往的性情,肯定会对袭人的这种情况表示理解,可这次的贾母,她的态度却格外强硬,且看书中记载:

红楼梦袭人成为宝玉的姨娘人选,贾母知道吗? 第3张

贾母因说:“袭人怎么不见?她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出来……跟主子却讲起这‘孝’与‘不孝’。若是她还跟着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第五十四回

这个情节着实值得细品,贾母一句“若她还跟着我”,明示了她早已知道王夫人挖走袭人之事,同时针对袭人因为母亲去世,身有热孝就不来服侍主子这件事展开了批评。笔者初读此处,深觉诧异,若是换做晴雯,或者是怡红院其他丫环,在工作上贾母被挑出毛病,笔者都可以理解,可袭人这种以八面玲珑、事事严谨著称的丫环却被贾母批评,这就太奇怪了,所以笔者认为,此处贾母对袭人的批评,属于故意找刺儿,而非袭人真的做错了什么,贾母是在用这种耍性子的方式来惩罚袭人的“背叛”。

所以,针对王夫人挖走袭人做姨娘,并且瞒着自己这件事,贾母是有意见的,她老人家表面上看上去一声不吭,实则逮着机会便开始敲打王夫人与袭人,这方是老太太的行事作风,否则若是动辄生气发火,将王夫人、袭人叫来,大骂一顿,这做法就不贴合贾母的身份地位了,而是赵姨娘这类人的格局了。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