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红楼梦贾政真的是个假正经的人吗?为何这么说

红楼梦贾政真的是个假正经的人吗?为何这么说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贾政,字存周,工部员外郎,贾母和贾代善之次子。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红楼梦贾政真的是个假正经的人吗?为何这么说

《红楼梦》中的贾政,他并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样的端方君子,古板家长。他其实和贾宝玉是一类人,只是被迫向封建礼教和家族低头妥协了而已。

这父子俩都是出身高贵,品味高雅,不爱读圣贤书,不爱钻营仕途经济;他们内心敏感细腻,充满人情味,懂得尊重怜惜女性;他们喜欢诗词歌赋,崇尚自然和美好事物,喜欢旁学杂收,沉浸在个人兴趣爱好的世界里……

就算贾政平时不得不端着大家长的架子,内在仍然是一位感性的,任性的,爱子女,有孝心,散漫偷懒,充满了人情味的中年老父亲,向往自然风雅的贵族文人。

贾政很任性:沉浸诗书雅事,不擅钻营仕途经济,也不喜欢管理家务事

贾政出场,活在林如海的评论中:“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

林黛玉老爸林如海是探花郎,其人品才学自然是极好的,他对贾政的评价也是很中肯的。贾政在他眼中是个正经的读书人,是个谦恭厚道的君子。

可细节证明,贾政并不完全是个端正严肃的谦谦君子。

第四回介绍贾政“且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余事多不介意。”;第七十八回介绍贾政:“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赖嬷嬷提起当年荣国公教训贾政“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

可见,林如海看到的是贾政对外应酬时的样子,就像北静王见贾宝玉时,认为他“语言清楚,谈吐有致”是个“如宝似玉”的小公子,可实际上宝玉在家里就是个不务正业的混世魔王,不肖纨绔。

贾政小时候,在祖父贾源和父亲贾代善的严格管教下,并不敢像宝玉一样得瑟,但是他也不是那种天生爱读圣贤书的料。

贾政为啥小时候经常挨打,其实就和他打贾宝玉一样:1、不爱读正经书;2、不喜欢做正经事儿。

在《红楼梦》中,科举考的是八股。那封建家长的眼里,读书应该好好研读四书五经,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平时多学习和写作八股文章,既能用于参加科举考试博功名,也能懂得仕途经济学问,将来在官场上应酬钻营。

可是很不幸,贾政小时候和贾宝玉一样。就算他被逼着向家长和家族妥协,苦读圣贤书也没什么用。皇帝根本没给他科举的机会,直接赏了个工部主事的闲职。

其实这也很给面子,贾政去考科举他大概也考不上。不是我瞧不起政老爷,实在是他在书中的表现证明:他人到中年,内心依然是个叛逆少年。

书中的贾政在父亲早亡,哥哥荒唐的局势下,不得不遵从贾母的命令,接管了荣国府大家长的位置。可是他真的很任性,毫无带领荣国府发展壮大的雄心壮志,每天浑水摸鱼的过日子。

贾政上班基本也不干正事,就是去打个卡,然后就回家了。在第九回宝玉上学的时候,一大早给贾母和王夫人请安,又来见贾政,这时候“偏生这日贾政回家早些”,也就是说贾政已经下班了,平时也不会太晚,否则宝玉根本没必要跑这一趟。

贾政也不擅长经营仕途经济,在工部干了二十多年只是从主事升到了五品员外郎。主事是个六品,员外郎是从五品,相当于他大半辈子爬升了半级。

他的妹夫林如海,四十岁的时候已经是兰台寺大夫,盐政大员;他的门生贾雨村从知县——知府——大司马(从一品兵部尚书),参赞军机,也只用了前后十多年的时间。

贾政当官不行,虽然结交贾雨村其实也没沟通到半点官场钻营技巧,他欣赏的竟然是贾雨村的在花鸟山水题咏方面的才学。在大观园落成之后,他竟然首先想到“不妥时,然后将雨村请来,令他再拟。”

贾政管家也不行,不是不能管,而是不想管,懒得管。借口一大堆,无非就是“案牍劳烦”“公私冗杂”,拿着上班和平时的那点儿应酬当幌子,整天打卡回家就读诗歌,下棋,品茶,,和那群清客马屁相公们“清谈”,就是闲扯呗。

内宅的家务事一概推给王夫人,王夫人又大部分甩给王熙凤;外面的家务事就让贾琏和赖大、林之孝等几个管家操持,贾政只管当甩手掌柜。

在这些方面,贾宝玉和贾政简直一模一样,一听说读书会客就头疼难受装病,连林黛玉都算账担心贾府后手不接,贾宝玉却说:“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

直到王夫人逼得金钏投井自尽,贾政才吓了一跳:“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

他反思的结果就是认定了这是王夫人的锅,宝玉这个不孝子惹得祸,然后借着忠顺王府来讨要琪官的事儿,把宝玉打了个半死,也算是给了王夫人一个警告。果然,王夫人很是消停了好几年,直到第七十八回才对晴雯等人又下了狠手。

这说明贾政管理家务事还是很有威力的,只不过他平时太能偷懒了,所以才让王夫人把内宅搞得乌烟瘴气。

就是这样一个上班不累、不懂钻营,懒得管家的贾政,难道不是一个中年版的贾宝玉吗?他整天就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世界里,读自己喜欢的诗书,和自己兴趣相投的人玩儿。他那点儿微薄的俸禄,可能都养不起那一群清客相公,任性的贾政只是表面的妥协,假装的正经家长,实际上还是个啃老贪玩的纨绔贵公子。

正因为贾政自己也不是爱读圣贤书,热衷名利的人,所以他监督宝玉读书也不积极。宝玉的家教跑了,他也不赶紧找;宝玉题咏出色,他比谁都高兴;宝玉后来只热衷诗词歌赋,贾政也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个现实。

近日贾政年迈,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近见宝玉虽不读书,竟颇能解此,细评起来,也还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就思及祖宗们,各各亦皆如此,虽有深精举业的,也不曾发迹过一个,看来此亦贾门之数。况母亲溺爱,遂也不强以举业逼他了。

贾政喜欢自然美好的事物,熟知女儿棠,发自内心的赞美林黛玉和林四娘

贾政和宝玉内心都有一份向往自然美好的情感,品味高雅,喜欢美好的事物,也发自内心地懂得赞美和珍惜出色的女孩子。

大观园落成之后,贾政带着宝玉和众清客去逛,一路观赏精致,题咏匾额。贾政赞美的几处都是数一数二的精致。

贾政盛赞潇湘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说完还看着宝玉,把宝玉吓了一跳,其实贾政说的未必是正经四书五经之类的,这样风雅精致,自然是吟诵词藻歌赋才对景。

贾政起初对清凉瓦舍,光秃秃只有大石头的蘅芜苑的评价是:“此处这所房子,无味得很。”这说明贾政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他厌恶一切呆板无趣的事物和人。这里隐喻的是薛宝钗伪装的封建淑女模样,以及王夫人那种麻木无趣的封建妇女。

但是当看到蘅芜苑的很多香草、绿窗油壁之后,贾政又觉得有趣了:“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可见他的品味十分清新高雅。

最有意思的是他和宝玉对稻香村截然不同的评价。贾政一看稻香村“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的田园风格就很喜欢。

他表示:“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贾政对稻香村的布置亲自给了很多指导意见,包括“不可养别的雀鸟,只是买些鹅鸭鸡类”、“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作一个,不必华丽,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作来,用竹竿挑在树梢。”

可见贾政内心是有读书人向往田园的情怀,也有耕读传家的意向。但是他已经跟家族妥协了,所以只能靠这种假造的田园风光来消遣一把。

贾宝玉明显就是缺乏社会和家庭的毒打,他依然固执地坚持认为稻香村不够天人“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这也是贾政和宝玉这一对父子精神世界分歧的映射。

到了宝玉的怡红快绿,看到海棠和芭蕉之后,贾政和宝玉的审美品味,精神情趣就立马又统一重合起来。

贾政甚至亲自和宝玉合作,给大家科普了一把“女儿棠”。

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乃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

宝玉道:“大约骚人咏士,以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所以以女儿命名。想因被世间俗恶听了,他便以野史纂入为证,以俗传俗,以讹传讹,都认真了。”

平时端正严肃的政老爷,竟然和宝玉一样,对“女儿棠”这种奇花异草的来历都深有研究,连看法都一摸一样,认为都是“荒唐不经,以讹传讹”,这说明这爷俩根本就是一路人啊!

宝玉爱惜鲜花,爱惜女儿,贾政也是这样的人。他对自己的女儿元春、探春都比较关心。

元春省亲的时候,和贾母王夫人等就是一直哭,然后抱怨把她送进宫之类,见了贾政还在抱怨“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但是贾政却安慰元春“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这就是清醒且靠谱的老爹发言,又官方又温暖。

探春虽是庶出,却成长得十分自信,文采飞扬,是三春中才华之首。她有书法特长,笔架上的毛笔插得像小山一样多,对比连颜料都不全的惜春,可见探春读书写字都得到了父亲贾政的大力支持。

贾政还十分懂得欣赏外甥女林黛玉的才华,林黛玉给大观园做的题咏,贾政一字不改都用了,还十分欢喜地表示:“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

贾政对侄女迎春的婚事比人家亲爹都用心,贾赦为了不还五千两银子,要把女儿迎春随便许配给孙绍祖。贾母也没有阻止,反倒是贾政觉得不行。

贾政又深恶孙家,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因此倒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也只得罢了。

还有特别有趣的一个细节,就是贾政带着众人和儿孙们给女将军林四娘写颂歌。

贾政认为林四娘的故事是“千古佳谈,风流隽逸,忠义感慨”,可见贾政对女人的见识非同凡响,绝不是认为女人就该拘囿于内宅相夫教子,做男人的附属品。

贾政能发自内心的赞颂林四娘这样的女将军,可见他内心是宝玉一样,是懂得尊重女人的。

贾政在全书中说的最长一段话竟然是奇女子林四娘的故事,然后一本正经地带着宝玉、贾环、贾兰做《姽婳词》,还对宝玉的诗,各种点评和引导都十分到位

可见贾政并不是像他自谦的那样“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上了年纪,于这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了”,他明明是非常喜欢,也很擅长写这些诗词歌赋的。

更妙的是,贾政这边长篇大论讲了林四娘的故事,还写了颂歌。接着贾宝玉就回去给晴雯写了长篇的《芙蓉女儿诔》,都是赞颂忠勇的奇女子,这对父子俩人设再度重合,真是绝了。

贾政很感性:情感细腻,内心敏锐,对父母子女充满人情味

贾政是个非常感性的人,内心情感丰富又敏锐,很多细节描述他真的特别有人情味。

比如元宵节他下班回来,还特意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孝敬贾母,在一群孩子们面前承欢膝下,想方设法哄着贾母开心。满贾府的男爷们,也没有第二个人能有这份心,能做到这件事。

当看到女孩儿们的谜语都是不祥之物时,贾政内心的小剧场开始上演。

……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分之八九,只垂头沉思。

如果贾政真的是个端方严肃的封建家长,他不可能有这么细腻敏感的心思,从女孩们的谜语上就联想到了她们未来的人生,甚至因为种种不祥,为这些孩子感觉烦闷悲戚,失去了继续玩乐的兴致。

这么情绪化的表现难道不是贾宝玉才会做的事情吗?看到杏花落了结出杏子就伤心落泪,一想到姐妹们会离他而去,立刻就没了精神。可作者却安排贾政做了类似的事情,真是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政老爷啊!

贾政虽然整天吹胡子瞪眼地骂宝玉是个畜生!但他其实很关心宝玉,王夫人连宝玉身边的丫鬟都认不全,但贾政一眼就知道宝玉的长随男仆是李贵。

贾政见到宝玉穿了探春做的鞋子,用料很好,做工粗糙。就忍不住要吐槽也十分搞笑:“何苦来!虚耗人力,作践绫罗,作这样的东西!”

贾政被宝玉气疯,要暴揍宝玉之前说:“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毫无疑问,贾政是要去出家当和尚啊!原来宝玉动不动要出家也是跟贾政学的。

贾政宠爱的小妾赵姨娘,就和宝玉宠爱的晴雯、芳官之流一样,都是美貌心高,牙尖嘴利的角色。贾政很宠赵姨娘,和她生了一儿一女,把探春贾环和宝玉一样看待,平时也是多歇宿在赵姨娘屋里。

应该是因为赵姨娘身上有热闹的烟火气,是个鲜活的有血肉有死心的女人,她会撒娇任性,也会讨好伺候。对比麻木不仁,糊涂无趣,满口封建大道理的王夫人,贾政觉得赵姨娘可爱多了。

这就和宝玉痛骂宝钗、疏远袭人是一样的,宝玉和贾政都是任性的,喜欢天然美好事物和性格鲜明的女子,不喜欢封建礼教的代言人,封建伦理的复读机。

贾政还很喜欢和赵姨娘聊天,赵姨娘整天在贾府闲逛,到处结交那些管家娘子,打听各种八卦,很可能都会说给贾政听。包括后来赵姨娘给贾环求彩霞,贾政也是从赵姨娘嘴里得知了王夫人给宝玉安排袭人当预备小妾的事情。

更妙在贾政中秋家宴上讲的那个笑话,和他本人平时立的严肃端方人设实在反差太大,其实消化力怕老婆,喝了洗脚水的男人才是贾政真实的样子。

王夫人真的很可怕,她没有文化,没有能力,没有情趣,却有强大的娘家和一肚子的仁义道德,封建伦理。她就是贾政身边的一个活体的礼教纲要,贾政说话做事稍微有一点儿不符合规范,王夫人就要劝谏。

贾政原本有两个通房丫鬟,却只剩下一个周姨娘,可见王夫人对贾政小妾的控制和王熙凤一样严厉。她打击收拾贾政身边的漂亮丫鬟,肯定比对付晴雯之流更狠。

偏偏贾政内心道德感很强,又对女性有一份尊重怜惜,不可能和贾琏一样整天出去打野,而且有时候也觉得王夫人一把年纪也不容易,顺便都不忍心过分为难宝玉了。

所以贾政这些年过得也挺惨的,总体来说,贾政就是向现实和家族妥协的中年版贾宝玉,这爷俩本质上就是一类人……都是个好人,但是毫无用处。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