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红楼梦中黛玉的名声受辱,真相是什么?

红楼梦中黛玉的名声受辱,真相是什么?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4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接下来本站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晴雯之死是黛玉之死的预示,对于这一点,我们通过贾宝玉所做的《芙蓉女儿诔》便能体会出。而晴雯之死的本质是什么?是本身清白的她,被王夫人污蔑成了狐狸精,生性要强、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的她,连向他人求助的想法都没有,最终在病中被撵出贾府,没几天便去世了。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林黛玉去世时也遭受过同样的有关名誉的羞辱,这不仅仅体现在晴雯之死上,还体现在林妹妹所做的诗:“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无奈情绪上。

只是,黛玉的名誉为何会受损呢?面对她人的诽谤为何她无力分辨呢?其实关键在于,原文这三个细节已经坐实了她的“不堪”名声。

1、贾宝玉赠送林黛玉两块旧手帕,成为了她被污蔑的铁证之一。

贾宝玉被打,林黛玉眼睛哭的如桃子一般。宝玉不放心,于是让晴雯给林妹妹送去了两块旧手帕。虽然,在安排晴雯送手帕的时候,宝玉特意支开了袭人,但显然,怡红院中还存在袭人的亲信,比如麝月。

因此,这样的一幕,自然瞒不过袭人,也瞒不过王夫人。

而在封建社会,男女私相传递意味着什么?其实很简单,其意味的,是私定终身。而这样的举动,在讲究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会,是不被认可有损名声的。

这两块手帕的含义,正如林黛玉所体会出来的一样:

红楼梦中黛玉的名声受辱,真相是什么?

这里林黛玉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地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

并且,在晴雯给林妹妹送手帕的时候,原文还特意描写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春纤这个潇湘馆里的丫鬟。我们都知道,林黛玉身边有两个丫鬟,一个是她从扬州带来的雪雁;一个是贾母赐给她的紫鹃;而这个突然出现的春纤是做什么的?细想一下,很有可能,她就是王夫人安插在潇湘馆中的眼线。

这一幕,正如赵姨娘身边,那个特意给宝玉报信的丫鬟小鹃一样。

因此,宝玉与黛玉私相传递一事,极有可能成为日后众人攻击她的铁证。

2、黛玉喂酒,成为她日后遭受羞辱的第二条铁证。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府众人齐聚在一起过元宵佳节,在这场家族聚餐中,不仅宁荣两府的人都到场了,还有薛、李这样的外客。

贾府素以礼仪大家闻名,尤其在这种正式的场合,更是丝毫不能马虎。也是因此,当宝玉要给众人斟酒时,贾母才会特意嘱托:连你姐妹一块斟了,都要叫她们喝了,不可乱斟。

贾母为何如此提醒?因为从小在姐妹从中厮混的宝玉,与贾府其他的公子哥儿不同,在男女大防这样的礼仪中,他是有所缺乏的。

当然,对于贾母的提醒,是否有针对宝黛之嫌,我们不得而知。

只是最终的结果,却让我们诧异。因为当贾宝玉拿着酒壶来到林妹妹的面前时,发生了让人震惊的一幕。

面对贾宝玉斟酒,林妹妹不仅没有喝掉自己杯中的酒,还当着众人的面将酒杯送到了宝玉的嘴边,最关键的是,宝玉还欣然喝了下去。

面对这样的一幕,整个场面一度陷入静止。虽然凤姐有眼力,忙着以黛玉身子弱,喝不得冷酒为由,想要替他们开脱。然而,从宝玉的反应来看,似乎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幕的不妥,还直言并没有喝冷酒。

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边,宝玉一气饮干。

红楼梦中黛玉的名声受辱,真相是什么? 第2张

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

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

宝玉忙道:“没有吃冷酒。”

凤姐儿笑道:“我知道没有,不过白嘱咐你。”

而面对这一幕,连贾母也坐不住了,最终,借着女先儿说书,借着《凤求凰》这样的才子佳人的熟套子贾母一面讽刺宝钗,一面提醒黛玉。

宝黛二人从小一块儿长大,比别人亲密些这很正常,私底下这样的小动作也无伤大雅。只是,在家族聚会上,还有外客在场,她却举止如此轻浮。这自然,会成为后文众人羞辱她的铁证。

3、紫鹃私自存放着宝玉的物品,对她更是一种难以洗刷的伤害。

因为“绣春囊”,王夫人在王善保家的唆使下,发起了抄检大观园的行动。而王善保家的,在潇湘馆中,在紫鹃的箱子里,却翻出了宝玉的物品。

那个王善保家的带了众人到丫嬛房中,也一一开箱倒笼抄检了一番。因从紫鹃房中抄出两副宝玉常换下来的寄名符儿,一副束带上的帔带,两个荷包并扇套,套内有扇子。打开看时皆是宝玉往年往日手内曾拿过的。

王善保家的自为得了意,遂忙请凤姐过来验视,又说:“这些东西从那里来的?”

对此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抄检大观园的对象,并非主子,也就是说,由王熙凤、王善保家的带队的抄检大观园,并非搜捡的是林妹妹的箱子,而是丫鬟紫鹃的。

而在她的箱子里,王善保家的发现了什么呢?荷包、扇子、扇套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也是容易解释的,只是最重要的是被搜捡出来的披带。

在封建社会,披带是男人系在外衣之上的隐私之物,就如宝玉身上的汗巾子一般。而如此贴身之物为何会遗留在紫鹃的箱子里?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宝玉曾在潇湘馆换过衣服。

而一个男人在未出阁的小姐的房间,脱换衣服这意味着什么?如此的流言蜚语再经过贾府婆子们的润色又会变成什么?这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而最关键的是,面对这样的诽谤,黛玉根本没有解释的机会。

小结:

红楼梦中黛玉的名声受辱,真相是什么? 第3张

通过《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线索,我们会发现,林黛玉临死前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贾母去世;第二件事是宝玉离家避祸。

这也验证了紫鹃对林妹妹所说的:

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躭误了时光,还不得称心如意呢。

……

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

可想而知,在贾母去世后,那些对黛玉不满的,诸如王夫人、赵姨娘会如何对她?而面对这铁证如山的三条证据,黛玉又该如何反驳呢?

或许,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黛玉临死前的绝望和无奈,并由此所写的:“一年三百六十五,风霜刀剑严相逼”的真实生活!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