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红楼梦中黛玉最后选择远嫁的原因是什么?

红楼梦中黛玉最后选择远嫁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5.0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黛玉,《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金陵十二钗各有结局,其中贾探春远嫁异国,坐船出海是共识。她最终出嫁的地方,之前也分析是在西海沿子的真真国。西海沿子也就是现在南亚次大陆的斯里兰卡一带。其实《红楼梦》中不光贾探春一人远嫁,与她一起远嫁的还有林黛玉。不用80回后的结局,在80回前的诸多线索中,曹雪芹已经写清楚了林黛玉结局。

红楼梦中黛玉最后选择远嫁的原因是什么?

(第六十三回)黛玉默默的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

群芳夜宴掣花签,是对众人姻缘结局的影射。贾探春的杏花签“日边红杏倚云栽”,注定她得贵婿。所谓贵婿,一是她所嫁之人身份高,二是她心甘情愿与之匹配。否则不算贵婿。

所以,尽管与她一同远嫁,林黛玉就不是“贵婿”。李纨还笑话:“人家不得贵婿反挨打,我也不忍的。”

为什么一定说林黛玉与贾探春一起远嫁了?皆因有非常多不能回避的影射。

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原诗很长不引用,就是写王昭君因毛延寿陷害,远嫁匈奴的故事。

根据贾雨村忘恩负义害了香菱伏笔,贾雨村最终一定会为了自己牺牲林黛玉。是为《红楼梦》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小人贾雨村相当于小人毛延寿。林黛玉也走了王昭君的老路。

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说的是“昭君出塞”,按说与贾探春的经历比较契合。尤其“东风”二字,古人用来比喻“天长路远,难以与亲人相见,生人做死别。”

贾探春有: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林黛玉诗文中“东风”更多。《桃花行》句句写桃花与东风,《柳絮词》更有“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东风”为从东向西之风,喻示送人西去,远嫁的目的地是“西边”,又与西海沿子地理位置契合。

关于与王昭君一样承受远嫁命运,林黛玉曾专门作诗写清。

《五美吟·明妃》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红楼梦中黛玉最后选择远嫁的原因是什么? 第2张

“红颜薄命古今同”,固然是写“红颜多薄命”,也影射她的命运与王昭君雷同。

《五美吟》的五个美人,无一不是两个势力对立,致使“美人”受累,无疑不是巧合。

林黛玉之所以会远嫁,应该受到贾元春判词中“虎兕相逢”的影响。

林黛玉判词中“玉带林中挂”的“玉带”也是强权上位者专属,判词图画“四株枯木,一围玉带”更代表林黛玉被强权围拢不得不远嫁。

关于林黛玉的结局不是死在贾家,而是远嫁异国为妃,除了芙蓉花签外还有很多线索。

一,潇湘馆有匾额叫“有凤来仪”,本是为贾元春准备。但住进去的是林黛玉,凤指林黛玉,

对应的是龙,皇帝、国王才是龙。北静王那种是蟒非龙。

二,潇湘馆典出潇湘妃子。潇湘妃子指娥皇女英二女同嫁舜帝。娥皇为主,女英为滕。巧合的是“潇湘妃子”称号是贾探春给林黛玉所取。

三,贾探春的杏花签“日边红杏倚云栽”后边是“芙蓉开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是写杏花与芙蓉经历相同,结果不同。暗示二女同嫁林黛玉很快去世,贾探春却“母凭子贵”反次为主坐上王妃之位。

四,第七十回潇湘馆放风筝,林黛玉的美人风筝先飞走,贾宝玉的美人风筝说什么放不起来。证明林黛玉离开贾家,了却了《葬花吟》“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心愿。贾宝玉追不上,宝黛爱情终究一散。

五,贾探春的凤凰风筝,被另一个凤凰风筝缠住,又遭双喜字风筝裹挟而走,也是二女同嫁两位王妃之意。

另一只凤凰不请自来,又对应贾雨村出卖林黛玉,让她顶替别人,被迫远嫁异国。与王昭君被毛延寿陷害的情节完全契合。也契合“玉带林中挂”的隐喻,虎兕相逢的贾家所面临的紧迫政治局面。

另外像第二十三回贾宝玉说的变大王八谶语,以及第六十二回“折足雁”酒令,晴雯被撵走,《姽婳词》故事都是重要线索。

红楼梦中黛玉最后选择远嫁的原因是什么? 第3张

第63回的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讲的很清楚,林黛玉一定是离开了贾家,不排除对应贾宝玉当时“逢冤(冯渊)”遭难,被忠顺王府二次刁难(虎兕相逢),情况非常危急。林黛玉为救贾宝玉,像《姽婳词》中林四娘以死酬恒王一般,答应顶替别人与贾探春一起远嫁异国。她的结局,《题帕三绝·三》中也写得清楚。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远嫁异国后,根据诗中意思,过往对林黛玉非常不错,奈何襄王有意,神女无情,林黛玉身边场景不是潇湘馆,身边人不是贾宝玉,窗前竹子“亦”不是潇湘馆的竹子,懂得她的贾宝玉也不在,林黛玉唯有泪尽而亡,最后在思念贾宝玉的绝望中孤苦死去。

林黛玉死后一定有一个托梦的情节,一如《牡丹亭》的杜丽娘一般。也契合脂砚斋批语《牡丹亭》伏黛玉之死,与秦可卿、尤三姐、晴雯、香菱死后的情况类似。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