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东周列国志》: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东周列国志》: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7.5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清代蔡元放改编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周平王东迁,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小说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贯穿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引人入胜。

《东周列国志》: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简介

《东周列国志》叙述春秋战国五百年间的历史故事。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按照时间的先后串联起来,熔铸成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全书108回,前83回写春秋五霸,后25回写战国七雄。小说叙写周幽王残暴无道,引起西戎之乱。周平王东迁洛邑,从此周王室逐渐衰弱,诸侯国互相兼并,互相争霸。在诸侯国内部,大夫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他们之间也互相兼并,致使有的诸侯国为大夫所瓜分。

接着出现了七雄并峙的局面,各国征战不断。其间谋臣摇唇鼓舌,武将东征西讨,天下多事。最终秦王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其中包括许多历史故事,如:烽火戏诸侯、曹刿论战、弦高退敌、赵氏孤儿、二桃杀三士、伍子胥过昭关、勾践复国、商鞅变法、西门豹治邺、孙庞斗法、苏秦合纵相六国、屈原投汨罗江、田单复国等。

《东周列国志》: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第2张

创作背景

《东周列国志》的成书经历了三个阶段。关于春秋战国故事的平话,最早产生在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字畏斋)撰《列国志传》,分节不分回,共8卷,226节,每节随事立题。内容起于武王伐纣,终于秦统一天下,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列国故事。其中若干章节,把流传在民间的神话故事穿插进去,如“苏妲己驿堂被魅”“穆王西游昆仑山”等,但并未改变历史演义的简朴面貌,文字也稍显粗糙。

到了明代末年,冯梦龙“本诸左史,旁及诸书”,加以改编,改名为《新列国志》,凡余邵鱼疏忽或遗漏的地方,都根据史书做了订正。全书共108回,篇幅较原书大为扩充;在文字、故事情节、人物描绘等方面也做了许多艺术加工,使原书的艺术水准大大提高。

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对《新列国志》做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23卷,108回。这实际上是冯梦龙《新列国志》的评点本,叙事起于周宣王,止于秦始皇,删去了《新列国志》中某些虚构情节,改正了谬误,更符合于史实,同时“敷衍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