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红楼梦一书中是如何描写香菱的一生的?

红楼梦一书中是如何描写香菱的一生的?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1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香菱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甄士隐独女,眉心有一点米粒大小的胭脂记。这是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如果不是后来的意外,香菱的一生,也许会过得富足安康,但她既入了薄命司,且居副册之首,冥冥中早已注定了其悲凉一生。

香菱的一生,曹公先是通过两首诗进行了暗示,随后又详细为我们展现了这个可怜的女孩,短暂而凄凉的一生。

第一回到第八十回止,短暂的十几年光阴中,香菱少有欢娱,更多的是来自拐子八九年的打骂,薛蟠夏金桂夫妇长期的折辱,她的命运如草芥一般,荣短枯长,卑微渺小,如蝼蚁般被呼来喝去,棍棒相加,心机谋害,致使这个花朵一般的姑娘,最终魂返故乡。

第一回里,甄士隐抱着香菱出场时,就碰到了一个要度香菱的僧人,甄士隐作为痴心父母,自是不肯,于是那僧人念了四句谶语: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这首诗已然透露香菱一生命运,通读红楼后我们知道,四句话句句有所指,第一句写香菱出身,第二句写香菱之后会遇到薛蟠,并被他霸占为妾,显然他并非香菱佳偶,最后两句既是说香菱之后的丢失,又暗示香菱最终命运。

而最能表现香菱命运的,则是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一回看到的关于她的判词,我们今天重点来分析香菱判词。

宝玉看了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橱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红楼梦一书中是如何描写香菱的一生的?

香菱判词里的一幅画,画有桂花、池沼,池沼里“水涸泥干,莲枯藕败”这八个字看似写景,实则暗示了香菱的悲惨命运。

香菱从一个“粉妆玉琢,乖觉可喜”的高贵娇气的小姐,到最终“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的奄奄一息之人,不正验证了“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八个字么?

其中,“莲枯藕败”四字,还有深意,莲即英莲,香菱,藕通偶,藕败意即香菱与薛蟠的婚姻是失败的。僧人度香菱一回,有一句“菱花空对雪澌澌”,脂砚斋即作批:生不遇时。遇又非偶。这也是在透露,薛蟠与香菱并非佳偶,如今“藕败”即透露两人婚姻关系的解体,暗示香菱命不久矣。

“根并荷花一茎香”说的是香菱的出身,香菱本名英莲,莲即荷,菱与荷皆生于水中,一个“香”字写出了香菱的品格,这句话也隐了香菱之名。

“平生遭际实堪伤”可以说是曹公对香菱一生悲惨命运的同情与喟叹,而香菱短暂的一生,也的确是“实堪伤”的。

她出身高贵,却被拐卖,致使家破人亡,父亲出家,母亲构疾,认在拐子身边被打骂生活了八九年之久,之后被呆霸王抢夺,后霸占为妾,没多久又喜新厌旧,把香菱丢在一边。夏金桂进门后,命里暗里辖治呆霸王,折辱香菱,薛姨妈气极又要卖香菱,最终致其病倒……

在批者脂砚斋眼中,香菱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子,香菱学诗一回,他曾如此高度评价香菱: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青年罹祸,命运乖蹇,至为侧室,且虽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

由此可知,无论是根基、容貌,还是端雅、贤惠,香菱丝毫不比贾府中的那些主子小姐差,毕竟她本也是高贵小姐,可惜的是“青年罹祸,命运乖蹇”,因此不能与钗黛等人尽情驰骋于诗社之中。

如此优秀的一个女孩,却沦为一件被争来抢去的商品,成为被人呼来喝去的丫鬟,成为呆霸王之妾,最终被折辱而亡,这即是她命运“堪伤”之处,实在令人心伤和痛惜。

“自从两地生孤木”句是曹公擅长的拆字法,两地即两土,加上一个孤木,组成一个“桂”字,与前面画里的“一株桂花”相呼应,代指夏金桂。这一句与“菱花空对雪澌澌”句对看,都是写香菱先后遇到薛蟠与夏金桂,也是她凄凉命运的转折点。

红楼梦一书中是如何描写香菱的一生的? 第2张

一个是夏之桂花,一个是冬天之雪,香菱一个本就娇弱的女子,生活在冰火两重天之中,比之在琏凤夫妇夹缝中生存的平儿,命运更令人同情,她从一朵散发着清香之气的菱荷,到在炙烤冰冻交替下的秋菱,结局已经无需多言,即“致使香魂返故乡”。

很明显,香菱最终的结局是死亡,但如今的续本,关于香菱和夏金桂等人的情节,却有些狗血,夏金桂想毒死香菱,最终却把自己害死了。这样,香菱命运的悲剧意味就大打折扣,完全把曹公对古代女性悲惨命运的同情,变成了一个因果报应的剧情,这违背了曹雪芹的本意,也误导了不少读者。

根据香菱判词最后一句,我们可以做一个推断,她魂归故乡时,一切都在梦境里发生,也许会遇到出家的父亲,也许会托梦给头发花白的母亲,又或者,在香菱弥留之际,父亲甄士隐前来度她,带她一起回到故乡,在拜别母亲后,与父亲二人随同一僧一道,飘飘而去。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