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诗词名句 > “吾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典故是什么?伯仁又是谁?

“吾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典故是什么?伯仁又是谁?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吾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出自哪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句话是东晋王导说的,原句出自唐代房玄龄编写的《晋书·卷三十九》。

“吾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典故是什么?伯仁又是谁?

王导是谁呢?王导口中的伯仁又是谁呢?话说西晋末年,北方战乱,江南一带远离战乱,相对安宁一些。朝廷就任命琅琊王司马睿为安东将军,坐镇建业(今南京市),都督扬州军事。其中王导就是司马睿的一个谋士,深得司马睿的信任,而且王导一直追随在司马睿的身边。

王导出身士族家庭,很有胆识,对当时的形式有很强的判断力,是司马睿的得力帮手,王导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司马睿招募了很多的有才能的人,很快帮助司马睿在江南站稳了脚跟。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了东晋。

王导也是一个很有韬略的人。东晋的建立在很大的程度上归功于王导和王氏家族,王导也被称为“江左王导”。在东晋的大官贵族中,王氏家族名望最高,权利也很大。

周顗是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人,字伯仁。在西晋动乱时期跟随司马睿一起渡江来到建业的,很得司马睿的信任。东晋建立后,被司马睿被任命为吏部尚书。王导和周顗的关系是非常好的,相处非常融洽,《世说新语·排调门》中有一则关于他们两人的故事:

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王丞相就是指王导,相传周顗体态丰腴,肚皮很大。夏天天气很热,周顗坦胸露腹的躺着乘凉,王导指着周顗的肚皮开玩笑地说:“你的肚皮这么大,里面装的是什么?”周顗也开玩笑地说:“这里面什么也没有,不过能装下两三百个像你这样的人。”王导听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由此可见两人的关系是非比寻常的。

“吾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典故是什么?伯仁又是谁? 第2张

东晋 永福禅寺

《世说新语》还有一则叫做“新亭对泣”的故事,也是说王导和周顗的: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候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秋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吾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典故是什么?伯仁又是谁? 第3张

可是这么好的关系,去因为王导的叔伯弟兄王敦而改变。东晋建立后,王导在朝中执政,王敦驻扎在武昌统领东晋兵马,掌握兵权。随着王氏兄弟的权力越来越大,司马睿渐渐不放心了,就把国家大事都交给周顗等人,慢慢的疏远王氏兄弟。

王敦就沉不住气了,经常在背后说周顗的坏话,王导也开始记恨起周顗来了。而且王敦是一个非常残忍,脾气很暴躁的人,他担心自己大权旁落,直接在武昌发动兵变造反。这可把王导吓坏了,赶紧领着全家宗族人口到司马睿跟前请罪。

周顗上朝时,经过王导一家的面前,王导看见周顗,大声呼喊“伯仁,我家一百多口人,全靠您照顾。”周顗听到王导的喊声,就像没有听到一样,昂着头走过去了。下文中的引言全部出自于《晋书·卷三九》

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司空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

“吾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典故是什么?伯仁又是谁? 第4张

但是周顗见到晋元帝司马睿后,和司马睿谈论起王氏兄弟的事情时,周顗又极力地为王导开脱。说王导是忠诚的,他不光辅助您在江东站稳脚跟,而且是不愿意和王敦一起造反的,周顗还说王导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周顗在司马睿跟前全力地营救王导,总之能说的好话都说了。司马睿觉得周顗说得很有道理,就没有治王导一家的罪。周顗很喜欢喝酒,一直在皇宫里喝了很长时间的酒,喝醉了才出来。

顗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 帝纳其言。顗喜饮酒,致醉而出。

“吾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典故是什么?伯仁又是谁? 第5张

周顗出来的时候,王导还在宫外等候。王导看见周顗出来,就大声呼叫周顗,王导这个时候心里很急呀,他不知道王导在皇帝的跟前有没有营救自己,就希望周顗能停下来和自己说一下现在的情况。

可是周顗根本不理王导,一句话都没有对王导说,还故意对身边的随从人员说道:“今年要杀掉这些造反的乱臣贼子,把金印和兵权要从他们手里夺过来。”

周顗回到家里之后,又马上给司马睿写了一封奏折,言辞恳切地为王导说情。在周顗的努力之下,司马睿不但没有怪罪王导,反而对王导委以重任,可是这一切王导都不知道。王导认为周顗在皇帝面前没有营救自己,心里一直暗暗痛恨周顗。

导犹在门,又呼顗。顗不与言,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导不知救己, 而甚衔之。

“吾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典故是什么?伯仁又是谁? 第6张

由于王敦在武昌发动兵变,司马睿组织的抵抗兵力不足,很快就被打败了。王敦只是想巩固王氏的地位和利益,并不想取代司马睿,所以他就假惺惺地和司马睿讨价还价起来,说杀掉皇帝身边的几个奸臣就行了。

司马睿没办法,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王敦为所欲为了。王敦最痛恨周顗和戴若思了,就把他们抓了起来,并且征询王导的意见,王敦问王导:“周顗和戴若思两个人名望最高,大江南北都很尊崇他们,是不是应该让他们位列三司,任命为朝廷重臣呢?”

王导没有回答王敦的询问,王敦又问:“你不发表意见就是不同意他们做朝廷重臣了,既然不做朝廷重臣,那让他们做一个低级的令仆,你看如何?”王导一声不吭。王敦又说:“既然不能用,就一起杀掉算了。”王导还是没有说话,一声不吭,态度不明朗,好像一副既不赞成又不反对的样子。

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 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 导又无言。

周顗被杀后,王氏兄弟继续大权在握。王导主持朝政,有一次王导清点大臣们给皇帝的奏折,无意中见到了周顗曾经为了营救自己而给司马睿写的奏折。

王导反复读着这一封奏折,奏折中周顗的言辞恳切,极力地为自己开脱。在奏折中,周顗没有说一句对自己不利的话,而且王导又知道了周顗曾经和司马睿面谈的时候,也是在不遗余力地营救自己。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周顗,周顗的死完全是自己的态度不明朗而一手造成的。王导感到非常内疚,悔恨周顗的死和自己有直接的关系,回想起曾经两人的关系,心中很悲伤。王敦手里拿着奏折痛哭流涕的说道:“我虽没有亲手杀了伯仁,伯仁实际上是因为我才被杀的,九泉之下,都对不起这样一位好朋友。”

导后料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 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吾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典故是什么?伯仁又是谁? 第7张

这就是“伯仁之死”的故事,王导虽然没有直接杀伯仁,但是伯仁的死却和王敦有直接的关系。是由于王敦不明确的态度而造成的,由于明白了事实的真相,王导对自己的行为十分悔恨,心中也是很不安的。

王导说的这句话便在历史上流传了下来。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被人们提起的一句名言。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