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诗词名句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怎么去理解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怎么去理解呢?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9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怎么去理解呢?

“醉书”是喝醉时写的诗。每次读这首诗,都会想到醉汉醉酒的情形:微醉时妙语连珠,重醉时情绪多变,酩酊大醉时或哭或笑,或惊恐而痉挛,或极乐而痉挛,大醉之后是安静的深睡。

不知苏轼写这首诗时是微醉,还是重醉,还是酩酊大醉。从诗的内容看,似乎是写老天的酩酊大醉。

“黑云翻墨”,是惊恐而痉挛。

“未遮山”,是有限度的痉挛。

“白雨跳珠”,是极乐而痉挛。

“乱入船”,是无限度的痉挛。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怎么去理解呢? 第2张

“卷地风来”,是再度惊恐而痉挛。

“忽吹散”,是再度极乐而痉挛。

“望湖楼下水如天”,是大醉之后的安静的深睡。

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这天,杭州西湖畔的望湖楼(又叫“看经楼”)上,苏轼是自己先醉了再欣赏老天的大醉,还是欣赏了老天的大醉之后自己也醉了,不得而知。但从他这么精彩的诗句看,他大体上是微醉,最多是重醉。苏轼这天醉中一共写了五首,这是第一首,如果他也与老天一样酩酊大醉,一般是不能这样准确地描述老天大醉的样貌来的。

可惜看不到苏轼的字迹了。如果字迹一片癫狂,那也许就是他在大醉之中写老天大醉吧。我更愿意这是真相。

真醉之人,用真醉之语,挥真醉之毫,状真醉之天,是为真“醉书”。

人们常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大概这样的时候李白是有的。不过我相信苏轼也是有的。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谪仙人啊!

两位谪仙人给我们留下了最伟大的诗篇,是因为他们都是谪仙人的缘故吗?也许吧。他们来到人间,看到什么都是新鲜的,看到什么都是非同寻常的,于是总能于寻常处见不寻常,于不寻常处见极不寻常。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正是这样的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