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诗词名句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所作,有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所作,有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0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陈子昂,字伯玉,唐朝初期文学家、诗人,他虽然是个富二代,但却是个真正值得底层青年付出同情的富二代。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陈子昂所作的《登幽州台歌》吧。

唐代诗人陈子昂 (公元661—702年) 流传至今的诗文很多, 最令人赞赏推崇的是《登幽州台歌》。在这首短诗中, 诗人抒写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知音难觅的孤独悲伤的心境。也是这首诗,唐诗一扫齐梁宫体诗的靡靡之音,承接了汉魏那种慷慨悲壮之声,为大唐诗歌诗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陈子昂的这种心境, 又常常为历代壮志难酬的仁人志士所共有, 因而产生了共鸣。加上诗中那种对时空永恒无限、人生短暂易逝的深沉叹息, 更是上升到了普遍的、哲学意义上的人生思考。正因为如此, 《登幽州台歌》成为千古绝唱。

全诗如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所作,有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是说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的前代贤君既不可复见, 后来的明主又不及见, 真是生不逢时。这两句诗艺术地揭示了时间存在的形式和人类对时间的认识, 时间是无穷无尽的。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台远眺, 宇宙茫茫, 地老天荒, 更倍感孤独, 悲从中来, 怆然泪下。

宇宙浩瀚辽阔、空间无边无际, 人类永远只能把握“现在”。与没有穷尽的时间相比, 人只是朝生暮死的蟪蛄, 同浩瀚无垠的宇宙相比, 人只是随风飘浮的一介尘埃。因此, 在永恒无涯的时空之中, 诗人感到了人的渺小与人生的短暂, 继而感到了人生的孤独与悲凉, 于是“独怆然而涕下”, 情不自禁。

前两句写俯仰古今, 觉时间的绵长, 第三句写登台远眺, 感空间的辽阔;在时空无限的背景中, 第四句直抒胸臆, 一诉郁积于心的孤独悲凉。

读这首诗, 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面前仿佛出现这样一幅图画:北方苍茫广阔的原野, 峭然耸峙的幽州台, 凭栏悲歌的孤独诗人。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所作,有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第2张

其实, 中国历代文人常常抒发这种时空永恒无限、人生短暂易逝的思想感情。

屈原《远游》中写道:“惟天地之无穷兮, 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 来者吾不闻。”

《古诗十九首》中写道:“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相比下, 陈子昂对时空的审视与对人生的观照具有更深远的社会现实意义, 因为他的孤独感与悲凉感渗透着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焦灼与怨愤。

陈子昂的慨叹还具有更强的感染力量和审美价值, 因为他在表达人生感受时, 舍弃了一切关于自己人生不幸遭遇的具体描述, 而把人们引入“纯粹”的宇宙时空中, 诗人的情感背景全然隐去, 读者只能靠自己的历史知识补充。他的慨叹获得较高程度的抽象性、普遍性, 成为最能激荡人心的“人类感受”, 上升为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人类是一种时空的存在物, 在这种存在中, 人类是不自由的, 而且时时处处受到这种不自由感的压迫。人类的理想追求、人类的改造世界、探索世界的种种行为总受到时空、现实的制约、阻滞, 人类企图超越时空、超越现实实现理想, 往往落空。正因为如此, 当吟诵《登幽州台歌》时, 我们总会被其中的孤独情怀所包围、感染, 深深为之激动。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所作,有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第3张

总而言之,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虽是诗人个人的感情体验和表露, 但背后却暗寓人类情感的性质。它的深沉宏博和忧愤伤怀的程度, 不仅仅是陈子昂个人对时光已逝、事业难成的伤感。

陈子昂的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死荣辱的咏怀、感念, 更是超越时空, 成为人类在其发生、演变、发展、死灭过程中无可奈何的叹息, 甚至成为一种更博大悠远的人生思考。

所以, 《登幽州台歌》抒发的孤独感既有具体可感的个性, 又有普遍概括的共性。正是这种典型性的情感使得这首短诗成为耐人寻味、震古烁今、超越时空的孤独者之歌。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