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诗词名句 > 《初秋》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初秋》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9.3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初秋

孟浩然 〔唐代〕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译文

《初秋》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

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

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

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注释

不觉:不知不觉

初秋:立秋左右

清风:清凉的风

习习:微风吹的样子

重:再次

《初秋》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第2张

凄凉:此处指凉爽之意

茅斋:茅草盖的房子

莎:多年生草本植物

露光:指露水珠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