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记事 > 河南大饥荒是在什么样的背景发生的 河南大饥荒简介

河南大饥荒是在什么样的背景发生的 河南大饥荒简介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3.1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河南大饥荒一般指的是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春发生在河南的旱灾。平息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由于河南地处前线,有下级瞒报、政策失误、交通堵塞等原因,导致饥荒遍及全省111个县。

河南大饥荒是在什么样的背景发生的 河南大饥荒简介

根据现有的材料显示,河南111个县中有96个县受灾,其中灾情严重的有39个县,受灾总人数达1200万人。据详细的统计,在河南1200万受灾人口中,大约150万人死于饥饿和饥荒引起的疾病,另有约300万人逃离河南。

事件背景

国际形势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成功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二天凌晨1时,消息传到了重庆。大约3个小时后,专门负责国际宣传的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打电话报告了美日开战的消息。美国总统罗斯福很快致电蒋介石,提议设立中国战区,并由蒋介石担任战区最高统帅。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苏四国为首的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孤军奋战四年多的中国,从此不再孤独,并且在名义上成为了反法西斯同盟“四强”。

国内形势

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中原地区就作为中日对决的战场,遭到战争的反复蹂躏。1938年兰封会战后河南战区进入相持阶段,各地战争难民大批汇入河南,加快了国统区社会生态的失调,加重了河南省百姓的粮食负担。而双方参战部队本身也消耗了大批粮食。民国时期,中国还没有能力构筑机动化的军事后勤体系。军队沿用的是几千年来中国军事后勤的古老方式,即包括军粮、马草甚至是兵源补充在内的军事后勤,大部分由军队驻扎省份供给,即所谓的“就地取材”,以节约运输损耗。河南境内在抗战时期,长年有国军、八路军以及日军等数十万军队驻防,这构成了压在河南人民身上的沉重负担。

河南大饥荒是在什么样的背景发生的 河南大饥荒简介 第2张

1942年,湖南长沙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攻防战。日军为了牵制第九战区国军南下,以便其顺利攻占香港,集结7万余人大举进犯湘北。在付出了高于香港作战两倍多的伤亡后,仍未能攻入长沙,反而在撤退时遭到国军强有力截击,仓惶撤回原防。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当时日军正横扫东南亚英美荷等盟国军队,国军取得的这一战绩振奋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心。但豫北、豫东、豫南60多个县均已沦陷,国民政府管辖的区域三面临敌,只剩下豫中、豫西。

1941年5月,华北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国军惨败。蒋介石认为中共方面未采取配合行动,为此迁怒于卫立煌。1942年1月,蒋介石作出人事调整,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安办公厅主任蒋鼎文对调职务,汤恩伯升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因蒋鼎文同时兼任冀察战区总司令,所以第一战区的实际负责区域涵盖河南省大部。

河南大饥荒是在什么样的背景发生的 河南大饥荒简介 第3张

1942年1月,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驻守河南,很快就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河南部分地区1941年就开始遭遇旱灾。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没有第一时间把河南遇到的困难上报政府。由于他的失误汇报,给国民政府高层造成错误的判断,所以李培基对于河南大饥荒负有很大的责任。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