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记事 > 甲午战争中的清军俘虏:刚逃脱日军虐待却迎来清朝责罚

甲午战争中的清军俘虏:刚逃脱日军虐待却迎来清朝责罚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7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发生在1894年-1895年间的甲午战争,是近代中日两国国运的大博弈。战争中,中国海陆军将士总计阵亡约二万四千六百余人。

这些为国捐躯的士兵,本应有一方享祭之所,然而晚清以降,中国命运多舛,生者尚且如蝼蚁,况死者乎。

曾经为了保卫国家献出生命的战士们,他们姓名籍贯如何?最终安息何处?在时间冲刷中却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

更因为败军不言勇的世俗传统,这些付出了生命却无法看到任何胜利希望的将士,很多时候被当做失败和耻辱的标誌,鲜有人谈及。

甲午战争中的清军俘虏:刚逃脱日军虐待却迎来清朝责罚

相比起战场上阵亡的将士,甲午战争中还有为数颇多的中国军人成为日军的阶下囚。

这些人的命运,尤其是其中在日本羁押期间去世的人们的命运,则更是成了谜中之谜。

2003年,在日本大坂学习的中国青岛留学生杨海嘉,偶然在大坂市中心的一座墓园中看到了几座甲午战争中清军战俘的墓,在现代首度揭开了那段几乎被遗忘的悲痛歷史。

甲午战争中,随着战事的演进,中国军队的大量人员被俘事件,主要发生在丰岛海战、平壤会战以及旅顺和辽东海城、牛庄之战等重要的战役中。

1894年7月25日,北洋海军「济远」「广乙」号军舰在朝鲜南阳湾丰岛海域遭日本海军偷袭,爆发了甲午海上战场第一战——丰岛海战。

「济远」逃跑、「广乙」重伤煺出战场后,运送中国陆军官兵的商船「高升」号被日舰野蛮击沉,运输舰「操江」无力抵抗,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操江」舰舰长王永发以下72名海军官兵是那场战争中最早一批成建制被俘虏的中国军人。

对待敌方俘虏,当时日军首先採取的是运回本土看押的方式。

据见证此事的人记载,为了在日本国民面前炫耀战功,「操江」舰的中国俘虏一度几乎成了日军的宣传品。

运输战俘的军舰抵达佐世保时,

「船近码头即放汽钟、摇铃、吹号筒,使该处居民尽来观看」

,尔后日军又强迫中国俘虏在街头游行示众,

「使之游行各街,游毕放收入监,以示凌辱」。

甲午战争中的清军俘虏:刚逃脱日军虐待却迎来清朝责罚 第2张

1894年9月15日,中日两国陆军在朝鲜北部重镇平壤爆发激烈的大兵团会战。因为粮弹不继,驻守平壤的中国军队于当天午夜冒雨弃城北撤,中途遭到日军伏击,伤亡惨重。

突围途中大批中国官兵或因迷路,或被包围,或是受伤,成为日军的俘虏。

根据日本军史记载,被俘清军中,47人因为试图逃跑被日军斩杀,25人因为伤势过重死去,3名在羁押期间因病死去,其余608人经由海运送去日本。

一名被俘的中国军官曾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真实再现了战俘的悲惨境遇:

「……两手背缚,发用绳联。十八日申刻,始发给饭糰一握,舌为匕箸,膝作杯盘,俯首就餐。忽尘埃上坠,泥沙兼半,口难下咽。

渴极频唿,仅给臭水一滴。如是者二十余日,忽称送往伊国。足无整履,身少完衣,由中和至黄州,奔波百余里之遥,不容喘息。

九月初八日在江口上船,如入陷阱。坐卧不出寸步,便溺均在一舱,秽气熏蒸,时欲呕吐。十六日至日本广岛下船,狂奔十余里,立毙数人,始登火车。

十七日到大坂府,住南御堂厂舍。鸟正飞而入笼,蛙欲怒而在井。一日叁餐,入口者无非霉烂萝蔔。数月间遍身儘是腌臟衣服。似僧而有发,如道而无冠。月暗风凄,频洒思家之泪。」

平壤大战失败后,甲午战争战火越过鸭绿江烧进中国内地。在接连进行的辽东战场诸战役以及威海卫保卫战中,又有大批中国军人被俘后押至日本,总计陆续被运送到日本看押的有千余人。

作为最先到达日本的中国战俘,「操江」舰的七十余名官兵被送到日本九州岛最西端的长崎,拘禁在佐世保军港附设的监狱中,按照军官和士兵区分关押,每间囚室安置11-12人。

甲午战争中的清军俘虏:刚逃脱日军虐待却迎来清朝责罚 第3张

平壤之战爆发后,数百名中国战俘到达日本,仅仅依靠佐世保海军监狱已经无法容纳,日本政府于是向一些寺庙和民间机构租赁场地当作「俘虏厂舍」,统一用于关押中国战俘,佛音缭绕的清修之地成了秘密的战俘营。

除了别名南御堂的大坂难波别院、东京浅草的本愿寺等关押人数较多的寺庙之外,在广岛、松山、名古屋、佐仓、丰桥等地也都有寺庙被用于看押中国战俘,另外滋贺大津的本愿寺还被专门用作关押患有传染病的中国战俘。

尔后从东北战场、山东战场上被俘的中国官兵,最先也被送至这些场所关押。

甲午战争是近代日本经歷的第一场大规模对外战争,清军战俘也是其第一次面对处理大批外国战俘事务的问题,其主要办法参照了欧洲国家的先例。中国战俘在日本主要是处于羁押地位,没有被投入苦役活动,不过日方经常性押送战俘外出进行侮辱性的游行示众。

羁押期间,日方不断提审中国战俘,以图获取有关中国国内政治以及各支军队的情报。

另外日方还以被俘的中国官兵作为人种範例,经常性进行各类医学测量活动。

1894年出版的日本战时刊物《日清战争实记》上,就曾以「日清两国兵体格的比较」为题,刊载过这类测量结果。

在对待俘虏的日常生活供应上,日本军方和民政部门一度互相推诿,都不愿投入过多资金,使得战俘的饮食、服装供应极为低劣。

甲午战争中的清军俘虏:刚逃脱日军虐待却迎来清朝责罚 第4张

除了这些在日本的清军战俘外,1895年初,中国东北战场上接连发生了海城、牛庄等战役,也有很多中国官兵被俘。

此时日方已经失去了最初得到战俘时急于炫耀战功的心情,反而视战俘为累赘,这些后期的清军战俘则被就地关押在辽宁海城,各项生活条件比之在日本的难友更为恶劣。

1895年春,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大战终止时,两国议及战俘交换问题,经过多次谈判,最终在当年的夏季完成交接。

8月18日,关押在日本的清军战俘最先被放回。当天早晨6点30分,满载中国战俘的日本商船「丰桥丸」抵达天津大沽口外。中国交接委员、大沽炮台守将罗荣光派遣炮舰「镇海」号前往迎接,将放回的战俘976人从「丰桥丸」接驳送回天津。

1895年8月26日,关押在海城的清军俘虏568人在城外的甘泉堡被移交给中方代表辽阳州知州徐庆璋,同时被中国俘虏的11名日军士兵交还给日方。

中国战俘刚刚脱离牢笼,很快受到了自己祖国的责罚。按照俘虏不祥的传统观念,饱经折磨重归故土的战俘中,士兵一律就地解散,军官则革除所有官职后遣散。

被放回的「操江」舰舰长王永发曾经上书为病死在日本的部下请求抚恤,结果招致清廷严辞责骂。

在平壤因伤被俘的军官谭清远等,不仅被革职,还被追究被俘的罪责。这些曾为国家付出了鲜血的「不祥之人」很快便从档案中消失。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