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记事 > 古代一种酷刑没有任何疼痛感,但却十分耻辱

古代一种酷刑没有任何疼痛感,但却十分耻辱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5.9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酷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权,对于那些大逆不道、犯上作乱的臣子,以及犯下十恶不赦的罪犯采取了严刑酷法。据统计,古代的酷刑大致可以分为二十二种,如凌迟、腰斩、车裂、剥皮、炮烙、斩首等等。这些酷刑让人闻风丧胆,不战而栗,有效地维护了封建统治。

古代一种酷刑没有任何疼痛感,但却十分耻辱

这些酷刑在今天看来都极不人道,但在当时的社会确实司空见惯。历朝历代死于酷刑的人数不胜数,比如以严酷著称的商鞅最终也是受到了车裂之刑。一般情况下而言,被施以酷刑的大多是情节极为严重者,又或是在政治斗争中失势的一方。在二十二中酷刑中,凌迟是最为残忍的一种,也是最高统治者最喜欢的刑罚,凌迟直到清末才被废除。至于其他酷刑,并非每个朝代都会沿用。

当然,既然被冠以“酷刑”二字,必然会带给受刑者无尽的身心痛苦,其实用摧残来形容或许更为贴切。可是还有一种酷刑比较奇特,受刑者不需要承受任何的身体疼痛,而是一种精神摧残,受此刑罚的人将为世人所不容,所带来的后果也比凌迟更加残酷,这就是髡(kūn)刑。

古话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意思是连死都不怕还怕以死相要挟吗?还别说,说这话的人就是不知髡刑的厉害。髡刑最早源于西周,王族中有人犯宫刑者,以髡取代,就是剃光头发和胡须,以达到侮辱人格的目的。髡刑所应用的朝代并不多,东汉以后就慢慢废除了。

有人会问,剃掉头发和胡须也算酷刑吗?在古代,向来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在传统文化的思维下,人们往往视头发胡须为生命,甚至比生命更为珍视。设想,受髡刑的罪犯处于非正常的状态,在精神上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也势必引起人们的反感和仇视,这样的人,世俗社会认为是大不孝行为,所以当时的人蔑称他们为“髡人”。

古代一种酷刑没有任何疼痛感,但却十分耻辱 第2张

自西周到东汉这段时期,对于髡刑的实施大多持谨慎态度,即便在最高统治看来,若不是罪大恶极者也不会轻易判处髡刑,因为这样等于就是葬送了一个人未来。而对于那些受髡刑得人来说,宁愿凌迟处死也不愿意受这等人格侮辱,被视为愧对列祖列宗,还让子孙后代世人瞧不起。

三国时期,曹操在一次行军中颁布命令让军队不许践踏田地,违者斩首。可不巧的是,他的坐骑因为一时失控,冲进了农民的田地踩踏禾苗。为了严肃军纪,曹操割掉了自己的头发以代自己的头,给了将士们 一个交代。显然,当时的人将头发和头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古代一种酷刑没有任何疼痛感,但却十分耻辱 第3张

说起剃发,最著名的还是清代。1644年,清军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下达了剃发易服令,并且声明“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显然,那个时候头发和头也是并重的。对于明朝百姓来说,改朝换代是天经地义的事,服从新的统治者并不耻辱,老朱家当皇帝和爱新觉罗氏当皇帝,对于一般的百姓而言都要纳粮交税,只要有饭吃其实都一样。

可是历史告诉我们,清入关后很长一段时间,民众纷纷起来反抗清廷,其根源就在于剃发。为了保住自己的头发,人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无不告诉世人,为了捍卫民族尊严和传统文化,无数的义士抛弃生命作出了最后的抗争。

说到底,髡刑是想从根本上击溃犯人,用传统儒家思想去瓦解他们的精神和信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者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少,髡刑作为一种惩罚手段也逐渐偏离了初衷。而且对于那些罪大恶极之人来说,只有凌迟这样的酷刑才能起到震慑作用,因此髡刑也就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