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真相 > 慈禧给“杨乃武与小白菜”案鸣冤昭雪,这是为什么?

慈禧给“杨乃武与小白菜”案鸣冤昭雪,这是为什么?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2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清同治年间,浙江余杭县有一个卖豆腐的小贩,叫葛品连。葛品连虽然身材矮小,却娶了一个漂亮媳妇,叫毕秀姑。毕氏生得白净,又常穿白色上衣、绿色裤子,颇似娇嫩欲滴的小白菜。所以,也就有有了小白菜的外号。夫妻二人与葛品连的母亲葛喻氏,租住在举人杨乃武家中。

杨乃武早年丧偶、毕氏年轻漂亮。于是,街头巷尾自然脑补出各种桃色故事。绯闻流传,正常;没有绯闻,异常。当时的精神生活要多匮乏有多匮乏。所以,不搞出点儿绯闻,大家都无法承受逼仄生活的折磨。

在传统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女人最大的美德就是不被谈论。这是一种对男人独占权的保护。总是整出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故事,传统社会也就没法运行了。所以,女人在当时就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而一旦被人谈论,女人就要升级为主角。这种情况,哪个丈夫也受不了

慈禧给“杨乃武与小白菜”案鸣冤昭雪,这是为什么?

葛品连疑心善妒、葛喻氏凶悍泼辣,这母子俩早就憋了一肚子气、无处发泄。有一句古话,叫“小丑备物终必亡”。意思是小人物得到的东西太多太好,总要给自己招致祸害。此时,葛氏母子就是小人物,而这个“物”当然是小白菜。坏事一定要发生,没啥道理;但是,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却一定能把坏事盼出来。因为你总是能够把坏事跟自己的猜疑联系起来。

而杨乃武呢?

杨乃武是当地举人。如果听过范进中举的故事,也就知道举人在明清是多重的分量了。放在现代,至少相当人大代表的角色,而且随时能升级为官。明朝的海瑞,就从举人当上了朝廷大员。杨乃武要地位有地位、要钱财有钱财、要前程有前程。所以,自然不想困在绯闻中。于是,借故提高房租,让葛品连一家赶紧搬走。葛品连一家也明白怎么回事,也没纠缠、就搬出了杨宅。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自然啥事没有。但是,1873年秋天,街头卖豆腐的葛品连,突然腹痛,于是歇业回家。回到家中,就让媳妇小白菜给自己煮了一碗参汤。要么是喝完了、要么是还没喝,就在这个档口,葛品连竟突然暴毙了。然后,就是坏事一定要发生了。葛喻氏一个看这场景,立即联系到西门庆和潘金莲合伙毒死武大郎的故事了。于是,马上报官,儿媳妇毒杀亲夫,把自己的儿子给杀了。

余杭知县刘锡彤赶紧带上三班衙役,亲赴罪案现场。死一个卖豆腐的小贩,至于惊动县太爷吗?非常至于。传统时代是个礼法社会,谋杀亲夫这种人伦惨案,在当时就是惊天大案。如果情况属实、上报朝廷,朝廷动起手来可不是杀小白菜一个人,而是可能要对整个余杭县动手。皇帝动怒,葛品连一家周边的邻居,首先就得遭殃,发配充军都不是没可能。而且,朝廷也会停你余杭县几年科举,直接打击当地的精英力量。甚至把余杭县城楼、削掉几尺,也不是没可能。

现场仵作检查,银针一探、变黑。没错,葛品连是中毒而死。然后,就是锁定嫌疑人,嫌疑人肯定不是葛品连的母亲葛喻氏。葛喻氏不仅是原告苦主,而且还得指望儿子葛品连给自己养老。于是,凶手立即就锁定到了小白菜身上。再后,就是走访调查,小白菜守不守妇道、平时跟谁勾三搭四。余杭县才多大地方?所以,小白菜绯闻满满、杨乃武就是西门庆,立即成了刘大人的确认偏误。

行了,前因后果、证据动机,全都有了。老百姓痛快嘴皮子靠脑补,刘大人办案也靠脑补。一起潘金莲勾结西门庆毒杀武大郎的案子,立即出现在了大清朝。但是,证据是什么?证据就是口供、口供就得靠打。但是,不能打杨乃武,因为杨乃武是举人。所以,刘大人首先刑讯逼供的,一定是小白菜,小白菜挺刑不过,只能招认:奸夫是杨乃武、毒药也是杨乃武给的。

好了,革去杨乃武的举人功名,投入监狱。但,毒药是怎么来的呢?当时也没几种毒药,能买到的也就是砒霜了。砒霜从哪来?肯定是药店。而余杭县才几家药店?药店能找到,药店卖砒霜给杨乃武的人也能查到,查不到也能打出来。而杨乃武被革去功名之后,自然也就可以打了。一通水火无情棍,杨乃武也招了:我是西门庆、我通奸小白菜、我俩合伙毒死了葛品连。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刘大人和余杭县的衙役去办了。而办这种事情,大家都是专业的。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然后逐级上报、做成铁案,而接下来只能是死刑。当时的杭州知府陈鲁,估计也是个《水浒》迷,认准了这就是一起西门庆通奸潘金莲害死武大郎的大清版。但因为是要杀人的大案,所以还得上报到省里。但省里给驳回了一次,因为有疑点。你们办案不能纯靠脑补啊,人家杨乃武都跟葛品连一家早划清界限了,怎么还成了西门庆?但是,余杭县和杭州府咬死了这是铁案。于是,浙江省也就没心思折腾了:好了,铁案就是铁案。于是,上报朝廷。但是,朝廷也觉得不对劲儿,发回重审。重审基本不会有啥结果。因为重审翻案了,从余杭县到浙江省的官员全都算渎职。于是,铁案仍旧是铁案。

这就是大清的官僚集团。你不能说它程序不严谨,关键是没啥用。在官僚集团面前,程序就是再多往来几次公文而已。官僚集团和司法系统,可以马虎行事。但,马上就被判处死刑的杨乃武,则必须“垂死挣扎”了。关键是杨乃武有挣扎的本钱。

第一个本钱是杨乃武的举人身份。杨乃武对官场办事程序并不陌生。你们别唬人,程序还没彻底锁死。因为朝廷有一个京控制度,就是允许老百姓进京喊冤。简单说就是一起案件,完全可以打到朝廷的。当时,有两个衙门,即步军统领衙门和督察院,是能接民间诉状的。杨乃武的姐姐一直奔走相告,最后竟然真的把诉状递交到了步军统领衙门。朝廷发回重审,但重审还是没有结果。浙江方面认定了这就是铁案,朝廷也无能为力,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

但是,杨乃武还有第二个本钱:人脉。举人在当时已经是统治阶层了。在这个圈子里面,杨乃武有一个关键人脉,就是他的同学吴以同。吴以同,是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幕僚。而胡雪岩的能量也就通天了,不仅掏得起银子上下打点,而且能继续发动人脉。这时候,恰巧有一个叫夏同善的进士要进京当官。于是,胡雪岩就委托这个人去北京打点。银子重要,但银子是撬不动整个官僚集团的。然而,人脉却可以。银子铺路、人脉开路,关键是人脉可以实现多米诺骨牌的连锁效应。夏同善也发动了自己的一个关键人脉,就是翁同龢。翁同龢是谁?光绪皇帝的老师。杨乃武的官司已经从同治朝打到了光绪朝。现在掌权的是两宫皇太后。于是,翁同龢就把官司递到了两宫皇太后手中。

你看,杨乃武这个人脉够牛吧?但你还是不能说他的人脉够牛,只能说杨乃武的运气太好。而这种上达天庭的好运气,并不是无本之末。否则,凭啥就能落到杨乃武身上。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浙江省。这个地方人杰地灵,给朝廷“贡献”了一堆进士,在各地还有一堆师爷。当时没有人大代表,那谁能代表地方利益呢?自然是各地在朝中的进士和官员们。而银子在这个时候也发挥了作用,因为银子可以把消息送上去。一群在朝的浙江官员立即躁动了。怎么地?一群外省官员竟然在浙江作威作福了,冤枉我家举人是西门庆,这就是在欺负我们浙江人。于是,十八名浙江籍官员联名上书,替杨乃武伸冤。

到这个时候,杨乃武一案,已经不是什么司法问题了,而是政治问题。之前说了,这种案子要是做成铁案,朝廷一动怒都可能把余杭县一起收拾了。所以,为了家乡不被欺负,这伙浙江籍官员也不能袖手旁观。

然后呢?然后就是两宫皇太后也不想把这起案件当成司法案件来处理了,一定要上升到政治高度。为什么?

一个原因是天平天国起义之后,南方的地方势力已经盖过朝廷。而这股地方势力中,最厉害的就是曾国藩的湖南系。军权、财权,基本上都跟朝廷没关系。所以,两宫皇太后就要收权。但收权总得有借口吧,而杨乃武一案恰恰提供了借口。

另一个原因是南方一片乱战之后,朝廷就把死刑复核权也给了地方。所以,地方督抚完全可以不必请示中央,直接将犯人就地正法。最初的目的,肯定是针对天平军和南方盗贼。但秩序恢复后,朝廷就想把这个死刑复核权也给收回来。

同时,地接浙江的上海,借助现代传媒报纸,把这起案子炒得满城风雨。当时的主要推手就是《申报》。这是当时最大的民间自媒体了。而一旦媒体参与进来,那大家就只怕事小、不嫌事大了。所以,大清朝廷就是想压都压不住了。

于是,杨乃武一案,一定要搞成举国大案。最后,搞到多大?

慈禧给“杨乃武与小白菜”案鸣冤昭雪,这是为什么? 第2张

大清朝廷,越过各级官僚,直接把案件的全部人证物证,包括葛品连的尸首,一起调到了北京。然后,由刑部主持,在朝阳门外的海会寺,重新开棺验尸、重新审理定案。验尸结果:葛品连是病死、不是中毒。于是,案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反转之后,则凡经手此案的官员一个也别想跑。据称,牵扯其中的三百多名官员中,有30多人被问罪处刑,有150多名六品以上的官员被革除顶戴。

然后,也就明白慈禧在内的两宫皇太后为什么要插手此案了。是因为两宫皇太后爱明如子吗?是因为杨乃武之案确实冤枉吗?关系都不大。之所以成为通天大案,政治的因素比司法的因素更大。

一个是浙江籍官员已经行动了,两宫皇太后要给这伙人一个交代。你不把案子搞大,这伙人就要闹事。

一个是申报的推波助澜,申报对这起案子进行了持续地追踪报道,江浙知识精英想不关注都不成,民间舆论也推动案件向通天的方向发展。

一个是两宫皇太后以及大清朝廷的政治目的,试图借机打压湖南系官员,借机把死刑复核权给收回来。

两宫皇太后和大清朝廷都有这样做的动机。此时他们也必须这样做了。否则,南方到底谁说了算就真心不知道了。

但是,南方最后由朝廷说了算吗?哪有那么容易,权力一旦放出去,再想收回来,几乎就不可能。所以,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大清朝廷怎么也控制不住南方了。而死刑复核权呢?也没收回来。朝廷是想收,但各地督抚却各种抵制。光绪中后期,每年秋审的人数,甚至都不如光绪初年多。指望一起案子改变经年累月的大势所趋,几乎不可能。

这起案件有胜利者吗?

杨乃武和小白菜沉冤得雪,案件真相大白。这怎么也得说是好事吧?

但是,杨乃武后来是什么遭遇?因为刑讯被打成了残疾,后半生拖着病体残躯。小白菜更惨,那个年代就是一个对女人残酷无比的年代。大清朝廷还了小白菜清白,但小白菜已经无法重新融入社会,于是出家当了尼姑,后半生青灯为伴。

但是,真相呢?你总不能说冤案得雪,却连个真相都没有吧。

这起案件到最后就是一笔糊涂账。

真相到底为何,已经无从知晓。不是说:杨乃武和小白菜就是西门庆和潘金莲。而是说:这个葛品连到底是怎么死的,根本弄不清楚。

1873年,农历十月,突然暴毙;1877年,农历二月,重新验尸。然后,大清朝廷给出的定案结论是:余杭仵作验尸有误、葛品连是病死的。从1873年到1877年,已经隔了多少年?就当时的医疗水平,怎么可能确定葛品连是病死的还是毒死的?连死者到底是怎么死的都搞不清楚,你怎么说是真相大白了?

也许真相永远都不会知道,我们要接受这个现实。即便是现代司法、即便是刚刚发生的案件,你就一定能恢复出本来真相吗?

如果给出肯定的回答,那就是一种理性的自负。理性再怎么进步也总有局限,科技再怎么发达也只是手段。所以,我们根本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还原真相。越早承认这个现实,就能越早认识真实世界,也能越早豁达。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以前,难免认为孔老夫子只会和稀泥,儒家的保守就是祸国殃民。但是,当认识到理性有局限后,只能对孔夫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