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真相 > 丁宝桢是晚清名臣,他都为大清做了哪些功绩?

丁宝桢是晚清名臣,他都为大清做了哪些功绩?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1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丁宝桢是晚清名臣,为官生涯中,勇于担当、清廉刚正,一生致力于报国爱民。任四川总督十年间,改革盐政、整饬吏治、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兴办洋务抵御外侮,政绩卓著、造福桑梓、深得民心。

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人,1853年考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不过,由于母亲去世,丁宝桢不得不辞去官职,回到老家为母亲守制。就在为母亲守制期间,家乡有人起兵造反。丁宝桢立即散尽家产,组建了一支800人的队伍,保卫家乡。

后来,苗民教匪发生叛乱,贵州巡抚蒋霨远奏报朝廷,请求调动丁宝桢部参与平叛。朝廷同意了,还授予丁宝桢翰林院编修一职,让他师出有名。经过多次招募,丁宝桢拥有了一支多达4000人的军队。

后来,丁宝桢守制期满,朝廷将他调任岳州知府。这支军队怎么办呢?总不可能拖到岳州去吧?丁宝桢只好忍痛决定就地遣散。可是,由于之前一直拖欠饷银,处理不好分分钟闹出兵变。丁宝桢掏出500两银子,推心置腹地对士兵们说:“与诸君共事久,今库馈诎,徒手归,奈何?”听了丁宝桢的话,大伙儿感动得哭了:“公毁家纾难,我等敢他求乎?”士兵们纷纷离开。一场遣散风波就此化解。

丁宝桢是晚清官场上少有的硬骨头。1863年,丁宝桢升任山东按察使。走马上任前,按照规定,一定要前去参见驻扎在山东、河南的僧格林沁亲王。僧格林沁亲王是蒙古贵族出身,历任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等职,颇得道光、咸丰两帝宠信,为人十分倨傲,在朝廷里属于横着走的角色。

僧格林沁亲王看不起汉人官员,他在接见巡抚以下级别的官员时,从来不给他们留座位,让他们站着说话。丁宝桢不愿公然受到这种羞辱,但又不能不去见僧格林沁亲王。他便提前给僧格林沁亲王送了一份帖子,事先申明:留座位,就来见;否则就不来。

僧格林沁亲王见了,很佩服丁宝桢的刚强,不但给他留了座位,还以礼相待。这还没完,山东巡抚阎敬铭知道此事后,惊讶异常。在丁宝桢上任时,亲自到郊外迎接。以后不论大小事务,都要咨询丁宝桢后才实行。

丁宝桢是晚清名臣,他都为大清做了哪些功绩?

丁宝桢杀了炙手可热的安德海,并没有遭到慈禧太后的“秋后算账”。1876年,丁宝桢还升官了,署理四川总督,兼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授一品顶戴。56岁的丁宝桢,终于位极人臣,走到了人生的巅峰。

不过,当时的四川,吏治腐败、财政亏空、盗贼四起,简直就是一个烂摊子。为了勉励丁宝桢,慈禧太后亲笔写了四个大字“国之宝桢”,送给他。事实证明,丁宝桢对得起朝廷对他的厚望。从1876年到1886年,丁宝桢扎根于四川,潜心治理,办了不少实事,得到了四川民众的拥戴。

丁宝桢在四川推行洋务运动,创办了四川近代第一座机器制造工厂——四川机器局,填补了四川兵器制造的空白,开启了四川的近代工业。他治理都江堰工程,疏通了淤塞百年的河道,建成永久性的防洪堤,让都江堰这座千年水利工程重新焕发生机,继续发挥作用。四川老百姓为感谢他,在都江堰便为他塑了一尊雕像。

他改革四川盐政百年弊政,打通西南数省数百公里盐运航道,给云南、贵州、四川以及湖北、湖南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堪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886年,丁宝桢病逝于四川总督任上,享年66岁。

丁宝桢为官清廉,朝廷所发俸禄大多数救济了贫困百姓,以至于债台高筑,无钱办理丧事。最后,是下属一起凑钱,为丁宝桢办了丧事,扶柩回乡。《清史稿》评论丁宝桢:“宝桢政尚威猛。至今言吏治者,常与沈葆桢并称,尤励清操。”

丁宝桢非常注重个人修养,并且言传身教,将自己的修身处世、为官做人之道传之后人。丁氏家风主要体现在丁宝桢与子侄们的大量书信往来中,后人将其整理成《丁文诚公家信》,形成了一套系统规范的家规家训,内容包括励志、修身、治家、爱民、报国等。

在书信中,丁宝桢教育在外做官的儿子丁体常如何为官做人,成为其家风家训的鲜明特色。其中很多方面今天仍能给我们以启示,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其一,修身正心,这是为官的基本前提。

《礼记·大学》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个人的身心修养,是齐家、治国的基础。丁宝桢深知个人修为的重要性,十分注重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他在给儿子丁体常的信中说:“至作官一事,原是讲求做事,其补署一切,应听之天命,万不可有心其间。一涉有心,即易入于钻营,将顺卑鄙一路,切毋以此为念!”丁宝桢告诫儿子,为官之道,心念很重要,为官的初心就是为民做事,不应该涉及其他目的,若有心钻营,则只会走入卑鄙的邪路。

他不断叮嘱身居高位的儿子“居官之要”就在于“和以待人,忠厚居心”“反己内省,益存好心”。丁宝桢自己也常常“深自刻责,时时省过”。显然,不断加强身心修养是丁宝桢能存好心做善事的根本保障。丁宝桢的言行指引后人,为官者要端正初心,要一以贯之秉持为民做事的思想。

其二,爱民养民,这是为官的第一要务。

丁宝桢为官,一切以老百姓利益为思考的出发点和行动的归宿。他告诫在山西做官的儿子:“至作官,只是以爱民养民为第一要事,即所谓报国者亦不外此。盖民为国本,培养民气即是培养国脉”“不使一事不可对民,一念不可对民”“凡有害民者,必尽力除之。

有利于民者,必实心谋之”。丁宝桢认为“民为国本”,爱民养民,就是为官者报效国家的第一要务。他经常叮嘱儿子:“须刻刻以爱民为心。遇有词讼各事,民事即己事,切不可忽略延玩”“发钱须求滴滴到百姓身上,使民霑实惠,钱不虚糜,方为尽职。”

丁宝桢的为官之道就在于以民为本,诚心诚意为民做事。政措实施与否、效果好坏与否,权衡的依据皆是百姓利益。他治理黄河水患、筹措西南边防、改革四川盐政、建书院修水利、整顿辖区吏治等,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百姓利益上。丁宝桢认为,官员是否尽到职责的判断标准在于老百姓是否得到实惠。

他还特别给年轻的从政者以忠告:“年轻人作官,须求吃苦耐烦,时时以百姓为心,斯得之矣。”有损百姓利益的心念一点不能存,有损百姓利益的事情一件不要做。诚心实意,勤勤恳恳为民办事才是为官的正道。爱民养民不但是晚清重臣丁宝桢的做官要务,也是古今从政者所应牢记的为官本质。

丁宝桢是晚清名臣,他都为大清做了哪些功绩? 第2张

其三,廉洁奉公,这是为官的基本操守。

个人品德高尚,为官动机纯正,这些只是为官的基本前提。但一个官员仅有这些基本前提,不等于能做一个好官,因为做官要落实在365天的具体行动之中。因此,如何在官场中始终如一地保持良好操守尤为重要。

丁宝桢在给儿子体常的家书中写道:“其职则尤重表率。尔既作知府,持心须公正,操守须廉洁,作事要勤速,问案更细心。”丁宝桢认为,官员要为身边人做好表率,廉洁奉公是做官的基本操守,要时时铭记于心。

作为官员,不但自己要严以用权,同时更要严格约束家人和亲属。丁宝桢反复叮嘱为官的儿子,“尔当于‘利’之一字,斩断根株,立意做一清白官,而后人则受无穷之福”,坚决反对官员做“伤天害理虐民之事”,坚决反对收受贿赂。丁宝桢告诫在山西作官的儿子,即使家中再缺钱粮,也决不可挪用官家一丝银钱。

“不可妄取民间一钱”“作官讲操守,必须穷而益坚,分毫不为外物所摇夺,斯为真操守”。廉洁奉公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这是丁宝桢始终坚持的为官操守。丁宝桢如是说,也是如此做,而且丁家为官的子孙后代也无不以此为训,丁氏一门为官者两袖清风,为世人所景仰。

口头上说为百姓做好事容易,但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就不那么容易;为百姓做一件好事容易,但一生坚持为百姓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坚持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是丁宝桢一生为官的价值追求,也是今天的人们特别是为政者值得学习借鉴的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