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真相 > 五代十国政权频繁更替,那么最强大的是哪个政权?

五代十国政权频繁更替,那么最强大的是哪个政权?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3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中国北方一直是战乱频发,而南方大部分时间其实是相对和平发展的。而其中的南唐更是曾经一度十分强大。五代时期南方最为强大的南唐,为什么在北宋面前不堪一击?

五代十国政权频繁更替,那么最强大的是哪个政权?

五代十国的南唐和宋朝一样,都是“借鸡生蛋”似的王朝,都是别人打天下,他们投机取巧坐天下。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原名徐知诰,是杨吴权臣徐温的养子。徐温虽然有好几个亲儿子,但没一个比得过徐知诰。最终,徐知诰夺位成功,于公元937年建立了齐朝。

两年后,徐知诰乱认祖宗,自称唐朝之后,改名李昇,国名易齐为唐,定都金陵。南唐初的疆域,和杨吴最强盛时没有变化。杨吴是五代十国前期,对中原王朝最具威胁的势力之一,另一为李存勖的晋国。

杨吴地盘有多大?北以淮河为界,但淮河以北的泗州、海州皆为杨吴控制。西边最远处,控制了鄂州西,然后沿着现在的湖南与江西两省的边界往南划到底。换言之,现在江西省的西、南、东三线边界,就是当时杨吴的南方边界线。然后就是安徽省的皖南部分,以及苏南

这些地盘都是杨吴太祖杨行密打下来的。可惜杨行密的儿子不争气,权力被徐温夺走。没想到徐温也是个“二传手”,弄到手的权力,在自己手上是捂热了,最终被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李昪给划走了,自己辛苦一世,白忙一场。

李昪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以他的能力,在乱世中只能自守,不敢进取。大臣冯延巳讽刺他是个不思进取的土老头,他却微笑着说:能守住这巴掌大的地方,传之子孙,我就知足了。在李昪当皇帝的七年时间里,南唐毫无进取之心,谁都不打。即使是吴越国库发生大火灾,李昪都没有趁火打劫,反而给吴越送大量财物。

南唐疆域的巨大变化,出现于南唐中主李璟时期,即李昪长子。李璟继承的是杨行密、徐温、李昪三代人打造的无敌江南,实力足以争雄天下。《旧五代史》记载,南唐的地盘东及衢婺,南及五岭,西及湖湘,北及长淮,割据三十多个州,广阔数千里,尽为其所有,近代僣窃之地,最为强盛。

李璟对外扩张的第一战,选择了福建,也就是闽国。闽国的地盘包括福建全省,因王氏兄弟自相残杀,国势危如累卵。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44年,南唐大军进入福建。闽王王延政不是南唐的对手,没撑多久就在建州投降了。

但由于李璟用兵不当,闽国国都福州始终没有打下来,最终落到死敌吴越的手上。福建五州,南唐最后只得到了建州、汀州,泉州和漳州建立了清源军。南唐虽然没有拿下全福建,也没有得到出海口,但地盘确实扩大了,拿下闽西地区。

李璟是典型的虎头蛇尾,第二次洋相紧接着又出现了。南唐江西部分西边的楚国又发生兄弟内乱,公元951年,南唐大军进入湖南。形势不错,很快拿下长沙,如果李璟不糊涂,南唐的地盘将伸到贵州。

可李璟搜刮湖南全境,人称边菩萨的南唐军头边镐又在长沙胡闹,最终把湘人都得罪了。楚国旧将刘言、周行逢,把南唐军全部乱棍打出。李璟折腾一圈,湖南的地盘,一寸也没拿下。

但即使如此,南唐依然保持着大国骨架,有能力威胁到中原王朝。可是,中原王此时已换人了,就是宋朝真正的建立者——千古一帝周世宗柴荣。柴荣要征服天下,必须拿实力最强的南唐开刀,不用李璟出门,柴荣就扛着大砍马找上门了。

后周和南唐的战场在淮南十四州(含泗、海二州),这是中原军队进入江南的必经之地。经过三年苦战,公元958年,李璟被柴荣彻底打服,甚至在文件上称比自己还小5岁的柴荣为父。李璟把江北十四州全部割让给了柴荣,后周的疆域从淮河北岸推进到长江北岸,为北宋灭南唐打下基础。

而南唐的北线则从淮河北岸退到长江北岸,防线彻底崩溃。此时的南唐,只剩下苏南、皖南、江西、闽东,比吴越大不了多少。从此,伤筋动骨的南唐再无争夺天下的可能,只能混吃混喝,等着最后那一刀。

公元961年,李璟在南都含恨而死,词帝李煜即位。如果换了个有作为的皇帝,也许南唐还能撑下来,可李煜是文艺天才,政治昏君,不停的自毁根基。直到公元975年,一切都结束了,作为俘虏的李煜“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五代时期南方最为强大的南唐为什么在北宋面前不堪一击?

征讨马楚失利,失去战术主动

李璟执政时的南唐,周围有许多较小的政权,其中战略地位最为重要的就是占据了荆州南部的马楚。因为自古以来凡是偏居江南的政权,但凡想北伐中原,最重要的战略地区就是荆州。只有占领了荆州才能兵出襄樊,对中原地区造成比较大的压力。

当时楚地的领导者是楚王马希萼,他是在击败了马希广之后夺得的帝位。在内战结束之后,马希萼荒淫无度,不理政事,因此当时楚地的政治情况十分糟糕。与他一起起兵推翻马希广的将领中,有王逵,周行逢等大将。但是在夺得政权之后,马希萼并没有给予这些将领应有的奖赏,引起军心变动。

于是王逵,周行逢等人便拥立马希崇为楚王,公开反对马希萼的统治。当时的马希萼在失去了这些将领的支持之后,已经没有能力平定叛乱,于是向南唐求援。南唐于是派出大将边镐进入楚国地界打击叛军。

周行逢等人率领的叛军,并不能抵抗强大的南唐军队,因此在南唐大军兵临长沙的时候,马希崇便出城投降。此事在《旧五代史》中有如下记载:“其弟希崇因众怒咄咄,与其党窃发,擒希萼囚之于衡阳,又自立。未数日,江南遣袁州刺史边镐乘其乱领兵来伐,希崇度不能敌,遂降。”

此后李璟要求马希萼和马希崇都离开马楚故地,至此马楚政权彻底败亡。南唐获得了荆州南部的控制权。但是南唐并没有在此基础上,继续对荆州北部进行开拓,反而因为自己的问题,丢失了对于楚地的控制权。

在马希崇投降之后,南唐让边镐镇守长沙,但是边镐在长沙并没有励精图治,更没有安抚人民,反而大肆抢夺楚地百姓的财产,导致楚地的人民对于南唐的统治十分不满。

加上之前就暴露出野心的周行逢等人,也并没有真正臣服于南唐,于是他们纠集曾经的部队,拥立刘言为头目,对南唐军队进行了反攻。当时的边镐,并没有做好战斗准备,只得逃离长沙。在周行逢等人的追击下逃回了南唐旧界,南唐对于楚地的控制告终。

虽然南唐政权丢失楚地控制权的罪魁祸首是主将边镐,但是南唐中主李璟在夺取楚地后,安于现状的态度以及对于地区政治的漠不关心也是存在重大问题的。之后的时间里,楚地的实际控制权几经易手,但是无一例外都是亲近北周以及北宋的,他们也在西部对南唐造成了极大的军事压力,是造成后期南唐兵败的重要原因。

难平闵地,失去战略纵深

在北宋消灭南唐的时候,南唐后主李煜曾经向宋太祖赵匡胤求和,希望能够以藩属国的身份偏居一隅。但是宋太祖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为由拒绝了李煜的提议。在南唐全胜的时候,其身边其实也有着比较弱小的政权,那就是闵。

自古以来,偏居江左的政权都习惯将都城建立在南京一带,但是他们也无一例外的都要平定背后的福建地区。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自然是为了接触背后的威胁,而另一条更加重要的原因则是福建地区多山地,易守难攻,一旦建康城破,还能为南方政权提供足够的战略纵深。

后来的南宋以及南明政府都在福建地区坚持抵抗了很长时间,从中也可以看出福建的重要战略地位。当时福建地区在晚唐节度使王潮后人王延政手中,自从王氏称帝以来,其家族之间相互攻伐,发动政变的次数数不胜数,而闵国的国军也多是骄奢淫逸之辈,导致闵国的经济以及军事都十分孱弱。

在南唐入侵福建的时候,闵地依然内乱不止,因此他们几乎没有收到太大的抵抗就攻陷了闵的国度建州,并且占据了建州旁边的剑州地区,擒到了闵主王延政。

对于此事,在《新五代史》中有如下记载:“被以衮冕,率诸将吏北面而臣之。已而又杀俨明,乃自立,送款于李璟,璟以仁达为威武军节度使,更其名曰弘义。而璟兵攻破建州,迁延政族于金陵,封鄱阳王。是岁,景保大四年也。”

但是在他们向福建重镇福州进军的时候,却遭到了吴越援军的强烈阻击,拥有兵力优势的南唐军队由于准备不充分,因此被吴越军队大败。至此福建地区的福州一带落入了吴越政权的掌控之中。

南唐出动了大量的军队投入到对于闵地的讨伐之中,最后却只收获了建州一带,得不偿失,而且他们就连闵国败亡后,在闵地割地自立的小势力都无法铲除,没能拿下泉州一带,令南唐的战略纵深极小,这也是后来李煜只能坐守孤城的原因。

更为重要的是,在南唐大举入侵福建的时候,北周正在遭受契丹的进攻,当时是南唐收复中原的最好时机,然而李璟却让这样的机会白白溜走,实在可惜。

五代十国政权频繁更替,那么最强大的是哪个政权? 第2张

亲信奸臣,偏安自得

南唐中主李璟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其在战争上的失利,而是其志向的缺乏。南唐开国皇帝李昇之所以改姓李,就是立志于恢复唐代河山,在其一生中,无时不想收复中原。而善于文辞的李璟比起自己的父亲,少了沙场上磨练出来的豪气,更少了统一天下的信念。

在李璟在位期间,后周曾经两次南伐南唐,李璟不但没有积极作战,反而在皇宫之内饮酒作乱。而其身边的亲信大臣们更是以此夸赞李璟有着英主的气质。他们嘲笑之前李承裕曾经因为战争失利失去了几千战士就茶饭不思,不想李璟在大战之时依然可以怡然自得。此事在《资治通鉴》中有如下记载:

“安陆所丧才数千兵,为之辍食咨嗟者旬日,此田舍翁识量耳,安足与成大事。岂如今上暴师数万于外,而击球宴乐无异平日,真英主也。”

这样的称赞蒙蔽了李璟的双眼,但是战事却不会因此发生扭转,北周的军队很快就占据了淮河两岸的全部地区。自古以来守江必守淮,淮河沿线的失守其实已经昭示了南唐的气数将尽。

但是这个时候李璟依然没有考虑反抗的事,反而积极向北周求和,甚至不惜称臣,自退帝位,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位南唐中主的胸无大志。在和议签订之后,李璟又觉得建康城距离长江太近,十分危险,于是在南昌一带建造新都,并且很快迁都于此。

从这样的举动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只想苟延残喘,丝毫没有反抗的精神。就连后主李煜,都在即位后迁回南京,并大力发展城防,还抱有收复失地的理想,如此看来,这位中主是在远远比不上自己的儿子。

五代十国时期,所有的政权几乎都是唐代晚期的节度使创建的,大家的实力一开始都比较接近。而南唐占据了富庶的扬州,又有着雄主李昇的精心打理,成为了当时中国大地上最为强盛的政权。但是这样的大好局面在李璟的手中被完全葬送了,南唐也没有完成李昇光复唐室的愿望。

李璟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其胸无大志,却好大喜功,欺软怕硬。他在拿下马楚之后不考虑如何以此为跳板进攻中原,反而放任手下大肆搜刮财宝,并且自己乐在其中,可谓鼠目寸光。而错过北伐中原的最佳时机,反而进犯实力最为弱小的闵地,就是他欺软怕硬,好大喜功的表现。

而且其本身能力也有不足,征伐福建的失败与其错误的路线制定,以及后期糟糕的指挥也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作为一国之君的李璟没有丝毫的进取精神,这几乎可以为他所有的错误做出解释,南唐后主因为亡国被调笑已久,但是与自己的父亲相比,李煜已经可以做到无愧于心了。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