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世界史 > 德军的步兵战术:闪击战的军事理论构建在这上面

德军的步兵战术:闪击战的军事理论构建在这上面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7.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人谈论二战德军的闪击战的时候,往往和坦克联系在一起,似乎是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闪电战”理论的形成,然而,实际上闪电战的出现早于任何机械化战争理论,现代意义上的闪击战,是在20世纪初,由德国军事家冯。

施里芬提出的。“闪击战”是由“闪电”和“战争”两个词组合而成,是形容行动犹如闪电一样迅速,给敌以措手不及的迅猛打击。其实质是利用攻击的突然性、兵力兵器优势等因素,从战争刚开始时就给敌战略第一梯队(掩护部队)以决定性杀伤,然后向敌国腹地迅猛进攻。在敌人动员和使用其军事和经济潜力之前,将其粉碎。

德军根据此理论,在一战前就制定了大名鼎鼎的“施立芬计划”。按照施立芬计划,在战时出动5个集团军穿过比利时,5支大军齐头并进,其右翼进攻速度要快,左翼速度比较慢,这样当右翼包围巴黎的时候,左翼部队就可以对试图救援的法军主力以逸待劳。

而预计法军主力在开战后将全力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在这里仅仅有第六和第七两个集团军,施立芬的目的是利用右翼的快速战略迂回,就像一闪旋转门一样把法军主力消灭在野战中。因此,在行动中,德军作战的核心思想是包围战,既不断向敌军侧翼迂回,遇到不易攻击的目标便绕过。这样可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搅乱敌军的防御体系。

德军的步兵战术:闪击战的军事理论构建在这上面

在这一阶段,骑兵是德皇威廉二世最给予厚望的部队,因为在普法战争中,骑兵的迂回作战就为歼灭法军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德皇很希望能把那次战争简单的重演。但是,此时的欧洲毕竟不同于1870年的普法战争。新式火炮和机枪的大量应用导致进攻方面对的阻力大为增加,而此时德国仍习惯用增强进攻兵力的密度提高进攻效率。

在第一次伊普雷运河战役中,德军士兵在协约国军队的机枪和训练有素的英军步兵射击下尸积如山,很多英国战地记者对德军士兵的印象就是他们是机器人,在战场上毫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对于德国来说,如此惨重的伤亡使得他们称此次战役为:无辜者的大屠杀。

事实上,德军士兵的战术素养很高,只不过对于那些作为旋转门门板的士兵,除了向前冲击毫无选择,对于资源匮乏的德国而言,停下就代表着坐以待毙。而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同法军主力周旋的第六军和第七军的战士,却表现了很大的灵活性。他们不断派出连排级别的小部队向敌军侧翼渗透,并且通过这种渗透袭扰敌军的进攻节奏。下面的一个小战例就很能说明问题。

1914年8曰20日,一个法军步兵连参加了对阿尔萨斯的一个山脊的攻击。进攻路线是一个曲线,在法军向进攻发起线前进的时候,德军小部队利用树木的掩护,向两侧渗透。当法军跨过曲线的底端。德军的交叉火力就开火了,此时一个法军排长命令手下人以散兵线向山顶冲锋。由于越向山顶接近,队形越密集,法军的伤亡也越来越大,更多的法军士兵也就暴露在德军火力下。根据平时的训练,法军开始蹲姿进行还击。

但是在短短几分钟后,法军的凝聚力就荡然无存。他们发现敌人的火力来自四面八方,因此不少人认为保命成了更实际的问题,因此一些士兵开始不听命令后退,随后变成了全线溃退。那个年轻的连长很快发现只有他一个人在交叉火力中。在战斗结束后,他沮丧地对自己说:“1870年又开始了。”

然而,尽管德军左翼拖住了法军主力,但右翼的进攻还是被遏制了,双方开始了堑壕对峙。在那个时代,勤奋的防守者很容易取得上风。由于日复一日地增强防御体系。一战西线的堑壕体系往往达到3条主壕之多。在第一道主壕之前,还包括掩体,碉堡,等火力支撑点。更外则是铁丝网,鹿砦和chevaux aux frises(好像是法军特有的障碍物)。数百门大炮和机枪组成的火力形成了数公里纵深的“无人区”,而且随着更多机枪火炮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无人区日复一日变得几乎不可能突破。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