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未解之谜 > “黄肠题凑”是什么?揭秘皇帝墓中的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什么?揭秘皇帝墓中的黄肠题凑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6.8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生无常,死有份”,死亡,是地球上所有生命体的不可避免的最终归宿。然而,从古到今,人们对于死亡的认知和态度却千差万别。现代人都知道,人死之后一了百了,化为乌有。但在自然科学水平落后的古代,人们却认为,死亡是人生的另一段旅途的开始。

古人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不灭,会到达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帝王将相们,生前过着金山银山奢靡无度的豪华生活,在死亡来临之际,仍然希望到虚无缥缈的“天国”中继续他们生前的富贵生涯。在此背景下,“厚葬”一度蔚然成风。

所谓“厚葬”,就是帝王将相们死后埋葬时,会在陵墓中陪葬极为丰厚的金银财货、奇珍异宝,一来可以彰显他们的尊贵身份,二来可以供他们的“灵魂”到另一个“世界”继续挥霍消费。“厚葬”之风,自商周直到明清,跨越数千年绵延不绝,使得帝王将相们的陵墓成为一座座古代文物宝库。

“黄肠题凑”是什么?揭秘皇帝墓中的黄肠题凑

“厚葬”是非对错且不论,但这种习俗却给这些陵墓带来一个十分严重的后患:墓室中的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引来了无数盗贼觊觎的目光。从古到今,盗掘帝王将相陵墓的犯罪现象,也伴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而如影随形,相伴相生。

为了防止陵墓中的珍宝被盗走,阻止盗贼的罪恶行径,古人也是煞费苦心,从各种角度运用多种手段,想把盗贼拒之门外。其中,秦汉时期皇帝陵墓中,曾经盛行过一种卓有成效的防盗措施:黄肠题凑,堪称古代皇帝陵墓的最后一道“防盗门”,多少盗贼遇上它也只能干瞪眼。

那么,防盗能力如此之强的“黄肠题凑”到底是什么?

打个比方来说,所谓“黄肠题凑”,其实就是棺椁外围的一个“木箱”,帝王的棺椁就放置在这个“木箱”的核心部位。所谓“黄肠”,是指这个“木箱”的主要构建材料,是用去了皮的柏木芯材,颜色淡黄。所谓“题凑”,是指这些木料的排列方向,全都是以棺椁为中心,呈向心式排列。

“黄肠题凑”是什么?揭秘皇帝墓中的黄肠题凑 第2张

有人会问,古代有的皇帝“穿山为陵”,把陵墓建在坚硬如铁的山腹之中,尚且挡不住盗贼,一个柏木做成的“黄肠题凑”能起多大作用?

稍安勿躁,且听笔者细说分晓。以春秋战国时秦景公的“秦公一号大墓”为例,墓中“黄肠题凑”所用木材,都选用柏树的芯材,因为柏树木质坚实,富含油脂,具有极佳的耐水和耐腐蚀性,深埋地下历经千余年仍然保持基本完好。

制成的木料横截面呈四方型,每边长约21厘米,每根木料长约5.6米到7.3米,重约300公斤。这些粗重坚实的木料,被一根一根整齐地垒筑起来,在棺椁四周、底部、顶部围成“围墙”。木料之间有不规则的榫卯结构互相固定,一经就位极难移动。

下面说到最核心的“防盗技术”:这些木料的排列方向,全都是以墓主棺椁为中心,向心式排列。也就是说,当盗贼来到墓室中,站在“黄肠题凑”前,他所面对的,是一根根柏木的端头。盗贼要想接近棺椁,必须把一根根柏木料搞掉。

然而问题来了:怎么把这成千上万根柏木搞掉?抽又抽不出,挖又挖不动,推又推不倒,在墓室中又不敢用爆破,一旦炸塌墓室前功尽弃。最让盗贼抓狂的是,这些柏木围墙不止一层,秦公一号大墓底部和四周是双层,顶部是三层。

最为“变态”的是,有的陵墓的“黄肠题凑”,顶部直接与墓室穹顶紧密结合,起到承重墙的作用,如果贸然采用暴力破拆,可能导致墓室整体坍塌。面对这样固若金汤的防盗体系,盗贼只能徒叹奈何,因此盗贼们都怕遇见它。

最典型的事例,比如2010年长沙天马山汉墓被盗案,2011年的陕西秦公六号墓被盗案中,盗贼都被“黄肠题凑”拒之门外。经验丰富的盗贼耗时十几天,并丧心病狂地使用爆破手段,结果都难以撼动“黄肠题凑”分毫,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被捉拿归案。遗憾的是,这种极佳的防盗形式,在秦汉时代风靡一时,汉代以后不知何故被人们抛弃,具体原因有待考古学界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