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未解之谜 > 清朝时期的死刑犯为何死都不愿意去宁古塔 其实道理很简单

清朝时期的死刑犯为何死都不愿意去宁古塔 其实道理很简单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7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清朝宁古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两句诗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的过程里写的,彼时他适逢皇帝施行大赦之令,于是内心感慨,作诗抒怀。回望历史,许多帝王都对前朝设置的流放地做扩展和变更,先秦尧舜设幽州崇山为流放地,北宋设沙门岛为流放地,仍有许多被流放的犯人没有经历和李白一样的幸运时刻,就此丧命。

清朝时期的死刑犯为何死都不愿意去宁古塔 其实道理很简单

流放是我国古代就开始的一种刑罚,它经历了多种变化。在隋唐时期的各种刑罚的残酷性之中,流放排第二,可见,流放对于人的摧残是极大的。据史书记载,清朝时期关于流放的相关规定已经非常完善,而晚清的死刑犯为什么宁可被斩首,也不肯去宁古塔?原因其实很简单

清王朝统治者给流放者划分了三个以距离为标准的等级。后来又从2000里到4000里增加为五个等级,环境最为恶劣的就是第五级4000里,常年严寒或酷暑。要到达距首都4000里的流放地,就得途径许多原始森林,原始森林中有大量的豺狼虎豹,有许多犯人在原始森林就被那些豺狼虎豹叼走。

清朝时期的死刑犯为何死都不愿意去宁古塔 其实道理很简单 第2张

即使能成功到达流放地,国家给犯人的口粮也只是保证犯人不被饿死,然后接着受折磨,可谓是生不如死,这种折磨的时间长,摧残度大,所以残酷程度仅次于死刑。从2000公里到4000公里,无论距离远近,都有规定的到达时间,必须要在这个时间赶完所有路途。

据史学家们讲述,2500公里的距离要求犯人必须要在50天内就赶到。犯人只能靠步行进行赶路,他们穿着囚服脚上铐着锁链,脖子上戴着枷锁,行走困难,无论风吹雨打,电闪雷鸣,他们都必须继续赶路,没有丝毫停歇的机会。

清朝时期的死刑犯为何死都不愿意去宁古塔 其实道理很简单 第3张

有许多被流放的犯人是受牵连的,因为他们家族的首领犯了错,他们就得跟着首领一起接受惩罚。统治者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才能警示后人不要犯诸如此类的错误,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树立威严,统治好国家。

流放的时候,犯人的死亡率很高。有些妇孺和老年人身体本就柔弱,平时都是极其注意身体健康才不会生病,遇到流放那么恶劣的环境,往往撑不了几十里路就死掉。那些年轻力壮的男性也很难战胜沿路遇到的豺狼虎豹,就此丧生。

清朝时期的死刑犯为何死都不愿意去宁古塔 其实道理很简单 第4张

而那些到达了流放目的地的人,要饱受折磨的时间多达几十年,这相比死刑来说似乎更为悲惨。许多电视剧里都提到了“宁古塔”,有许多史学家也对宁古塔这个流放地展开过研究。清朝的宁古塔,是满清统治国家的重要组成地点。从首都京城到宁古塔,路途4000多里,已经达到了五级中的最高一级。

单单是从京城行走到宁古塔,就要花费四个月到五个月的时间,只有少数犯人可以走到宁古塔,大部分的人在半路上就因为各种原因死掉。宁古塔遍地荒原,寸草不生。据古人所记载,宁古塔七月仍然飘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看到这样的记载,如果不是了解过历史的科学家,都会感到不可信。

清朝时期的死刑犯为何死都不愿意去宁古塔 其实道理很简单 第5张

但其实,三百多年前,世界正处于小冰河时期,气候比现在寒冷得多,可见古人的记载并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宁古塔与京城的距离之远,气候之恶劣,使得人们听到这一个词都会浑身战栗,有许多胆子小的人在知道自己要被流放宁古塔的当天就活活被吓死。

清朝覆灭的时候,宁古塔还有大批的犯人存在,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国家派往宁古塔看守犯人的官员。宁古塔气候寒冷,那些犯人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看守犯人多年从未回到首都,那些官员也已经满鬓白发,他们的家人也早已放弃期盼他们会到身边,他们也无力再返回首都。

清朝时期的死刑犯为何死都不愿意去宁古塔 其实道理很简单 第6张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律条款完善的国家之中,更要遵纪守法。虽然流放之刑已不再有,也不会再牵连到与案件无关的人士,但是触犯法律和古代一样,要受到相应的处罚。所以,我们都要谨慎行事,不要违法乱纪。

参考资料:

《早发白帝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