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秋人物 > 帝王将相 > 此人功勋堪比汉武帝,最终因什么国家覆亡、身遭横死?

此人功勋堪比汉武帝,最终因什么国家覆亡、身遭横死?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4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此人功勋堪比汉武帝,最终因什么国家覆亡、身遭横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隋朝第二代皇帝杨广,有出色的政治才干、文学才能、和战略眼光,完善科举制、开凿大运河都是遗惠后世千载的不朽功绩。但他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性格缺陷,不惜民力、急于求成的施政风格,令百姓苦不堪言,难以忍受,最终招致天下大乱,国家覆亡,身遭横死,被后继的李唐王朝贬称“隋炀帝"。

其实这位中国历史地位最重要的君主之一,谈及中华第二帝国"隋唐盛世"时永远绕不过去的名字,真正庙号谥号,是大隋世祖明皇帝,可称“隋世祖”或"隋明帝"。

隋炀帝(隋明帝):杨广

此人功勋堪比汉武帝,最终因什么国家覆亡、身遭横死?

杨坚重光华夏,尽废胡俗,建立大隋王朝时,杨广初封晋王,他美资仪,性敏慧,才华横溢,得其父皇杨坚和其母独孤皇后宠爱。二十岁时,杨广便成为南征大军主帅,挥军攻灭陈国,结束长达数百年的南北大分裂。

之后,杨过主政江南十年,招揽士人,推广文教,有效促进了南北混一,终于凭借出色的才华和政绩,得到杨坚夫妇的充分认可,朝野百官的群起拥戴,取代其兄杨勇为皇太子。

即位登基后,杨广怀着成为千古一帝的高远志向,在帝国版图上肆意书写恢宏篇章。

始典定科举制度,建进士科,恢复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削夺高门士族权势,提拔平民人才;

营造东都洛阳,让政治重心脱离关陇集团控制;

修建大运河,西巡张掖,开拓丝绸之路,使全国物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南北东西各方文化经济交流得以通畅;

调兵遣将,陆续攻灭交趾、林邑、契丹、琉球、伊吾诸国,大大扩张华夏疆域,亦是东汉之后首次收复越南南部.

亲自率军远涉海拔数千米的高原,攻灭吐谷浑,征服了半个西域和整个青海,亦是华夏王朝首次将青海高原划入版图。

杨广即位仅仅五年,隋朝国势达到华夏史上空前未有的鼎盛时期,户口数直到数百年后的唐玄宗天宝年间方始超过。而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皆不能及,其各项政治经济举措功在后世,利在千秋

此人功勋堪比汉武帝,最终因什么国家覆亡、身遭横死? 第2张

此外,作为文学家和诗人,杨广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绕不过去的人物;所谓「起六朝敝,风骨凝然一洗颓风;新声竞作,为后世戏曲之萌芽;律体大进,又有以导唐人之先路」;

《炀帝集》55卷,《全隋诗》今存40多首,实为闳丽壮阔的唐音前奏,在整个中国文学占有重要地位,足可与曹操曹丕曹植这“三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相比拟。 历代名家对杨广在诗文领域的成就亦评价甚高,并不以其身后背负恶名而淹没。

甚至可以说,杨广就和魏武帝曹操、梁武帝萧衍、唐太宗李世民这几人一样,同属于在政治、军事、文学、诗词领域,均分别有达到当世一流水准的造诣,而不是如清朝乾隆帝那般,留下几万首文白不通的帝王诗,竟也自行冠以“诗人”之名。

《饮马长城窟行》“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一篇,雄迈高远,千古佳句。 然而,也正是这种骨子里的文人浪漫,要了杨广的命,葬送了煌煌大隋盛世。

隋朝与高句丽的战争,隋军与其说是输在战场上,倒不如说是明明已奋勇杀敌,几次将敌方打得几近亡国,却输在杨广这个亲征统帅的荒唐决策和帝王虚荣心上,才会屡中高句丽拙劣的诈降计,贻误宝贵战机。

此人功勋堪比汉武帝,最终因什么国家覆亡、身遭横死? 第3张

三十万府军精兵九军尽陷,仅奔还二千七百骑,如此巨大的损失几乎打断了帝国军队的脊梁,才让野心家们嗅得机会,纷纷起兵至天下大乱,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当国内民怨沸腾再难压制,天下皆反,声讨其罪状“罄竹难书”时,杨广却带着大军躲到扬州去看风景,以为北方不可收拾,便力图割据江南,坐观群雄成败,更可说是将骨子里伤春悲秋的文人秉性爆发出来,再无从前征青海越朔漠的胆气和魄力,“大好头颅,任谁斩之”,只剩下自欺欺人的怯懦、和苟延残喘的绝望。

此人功勋堪比汉武帝,最终因什么国家覆亡、身遭横死? 第4张

此刻长安洛阳两大都城、无数库存府藏积累尚在帝国手中,后来李渊和王世充皆得之而能为一方强豪。

杨广却将这些宝贵资源交于两个年幼的孺子幼儿,犹如令小儿持重金于闹市,直接放弃了自己身为帝国君主的尊严,甚至可说丧失了身为一个父亲和祖父起码的责任,没有作为一个男人起码的斗志与毅力,最终众叛亲离为宠臣侧近所杀,又何足道?

此人功勋堪比汉武帝,最终因什么国家覆亡、身遭横死? 第5张

杨广的急于求成,军政举措失当,国家四分五裂,更让本已经被隋文帝打垮瓦解、被迫臣从隋朝的东突厥汗国回光返照,竟重新复兴成为扶植北方各路代理军阀,威胁华夏民族存亡的大漠强权。

隋文帝杨坚的煌煌文治、赫赫武功,已经留下了足够丰厚的遗产。杨广接手了一个本该成就巅峰盛世的帝国,却让其短短十几年便亡国,天下离乱,人口锐减四分之三。

【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

【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通典卷第七·食货七》

古往今来败家到这种程度,虽秦二世胡亥亦不能及。从这个角度说,杨广因此被史官加以种种污名,成为古今昏君暴君的著名代言人,亦丝毫不冤枉。

传统史书对杨广确有许多明显的不实之辞,作为后继者的李唐王朝也确实需要突出杨广的“荒淫无道”来彰显自己反隋起兵的正义性。

比如杨广本是杨坚名正言顺改立的太子,明明是正常继位接班。 只能说杨坚临死前可能有废黜他复立杨勇的念头,但被他和他的同党杨素及时制止了。而《隋书》里暗示杨广弑父篡位的记载,很可能就有修隋史的唐朝史家借机渲染,以否定其统治合法性的缘故。

可是若非杨广自己治国无方,国破身亡,又怎么会给后朝史官以修史污蔑的机会呢? 就如宋朝若也是二世而亡,所谓宋太宗赵光义“斧声烛影”杀兄篡位说也必会成为被广泛认同的正史。

后世的史官或许黑了杨广如何弑父篡位,或许黑了他如何荒淫无道,却绝没有黑他如何不惜民力,如何丧师辱国,如何面对天下大乱束手无策,如何接手一个盛世却令天下户口四减其三。

此人功勋堪比汉武帝,最终因什么国家覆亡、身遭横死? 第6张

他的水殿龙舟贯通南北的千古功业,又是如何急于求成透支民力国力,如何建立在千千万万黎民百姓的尸骨之上。只因这些皆是铁一般的事实。

虽然秦隋一贯并称,但两朝实际情况大不相同。即使没有秦二世胡亥胡作非为,一旦离开了秦始皇的高压统治,关东六国的群豪一样必然会反。秦朝中枢操作得好,很大可能也就是将有生力量退回函谷关,重新回到战国时期。

而隋王朝根本不该是个短命王朝,之所以二世即亡,与杨广个人的施政缺失干系太大。

诚然,不世之奇才,一时之罪魁,却留下千秋功业,能遗惠于万世,本身又确实文武双全,军政全能,能力超卓,竟落得身死国灭下场,确实也是后世多少人为之唏嘘不已的。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李利: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帝王的祭台正是如此冷酷,容不下一丝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