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秋人物 > 帝王将相 > 北宋初年名臣:王旦生平简介 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北宋初年名臣:王旦生平简介 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3.0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今属山东聊城市莘县)人。北宋初年名臣,兵部侍郎王祜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澶渊之战时,权任东京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并监修《两朝国史》。他善于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力劝真宗行祖宗之法,慎作改变。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深为真宗信赖。但受王钦若说服,未能阻止真宗的天书封禅之事,颇受后世诟病。晚年屡请逊位,最终因病罢相,以太尉掌领玉清昭应宫使。

天禧元年(1017年),王旦去世,年六十一。获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宋仁宗题其碑首为“全德元老”。宋理宗时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及《全宋文》录有其作品。

北宋初年名臣:王旦生平简介 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人物生平

早有美称

王旦出生于后周世宗显德四年(957年),因其生于凌晨,故取名旦,字子明。王旦先天相貌较丑,脸、鼻皆偏,喉部有突起,曾有华山道人预言其有异于他人的面相,说:“日后必大贵”。王旦小时候沉默寡言,却好学不倦,颇有文才。王旦的父亲王祜很器重他,说:“这个孩子应当会官至公卿宰相。”

初入仕途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进士及第,担任大理评事,后出任平江(今属湖南)知县,平江县官舍旧传有怪物占据暴戾,居住无法安宁,王旦到任前夕,看守的官员听见群鬼啸呼说:“宰相公到了,我们应该避开离去了。”怪物便从此绝迹。后就地改任将作监丞。当时,转运使赵昌言凭借威望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使得下属官吏退避害怕,但赵昌言进入王旦辖境,便称赞他的善政,看出他高远弘大的志向,把女儿嫁给他。

雍熙元年(984年),赵昌言受替回朝,命王旦监潭州(今湖南长沙)银场。何承矩典掌潭州,推荐王旦入朝担任著作佐郎,参与编修《文苑英华》、《诗类》。升任殿中丞。

雍熙二年(985年),出任郑州通判,上表请求朝廷建立天下常平仓,以堵塞兼并的路径。

雍熙四年(987年),改任濠州(今安徽凤阳)通判。

淳化元年(990年),王禹偁推荐他的才能,任转运使。通过驿站被召到京城,王旦不喜欢吏员的职务,便进献文章召试,改在弘文馆当值。

淳化二年(991年),被授任右正言、知制诰。最初,王祜凭借重名长久主掌制书诏命,王旦不到十年继承他的职位,时论都称美此事。钱若水有识别各类人的能力,见到王旦说:“这真是宰相之才。”他与王旦同事,每每说:“王君凌霄耸壑,是栋梁之材,显贵不可限量,不是我所能赶得上的。”李沆以同举进士同学的身份,也推重王旦为远大之器。

淳化三年(992年),王旦与苏易简同知贡举,加官虞部员外郎、同判吏部流内铨、知考课院。当时其岳父赵昌言正任要职,王旦为避嫌,引用唐代独孤郁、权德舆原有的成例辞职。太宗称赞他识大体,改任他为礼部郎中、集贤殿修撰。

淳化四年(993年),赵昌言出任凤翔知府,太宗当天就任命王旦为知制诰,仍兼任修撰、判院事,太宗当面赐予金紫,挑选牯犀带以示对他的荣宠,又令王旦位居西阁第一。

至道元年(995年),王旦知理检院。次年,升任兵部郎中。

咸平二年(999年),宋真宗赵恒即位不久,即拜王旦为中书舍人,数月后,任翰林院学士兼知审官院、通进银台驳司。真宗素来认为王旦贤能,王旦曾奏事后退下,真宗目送他说:“替朕招致太平的,必定是此人。”钱若水被免除枢密院职务,得以在苑中召对,真宗询问大臣中可以任用的人,钱若水说:“王旦有德行威望,能够胜任大事。”真宗说:“这本来是朕心里所属意的人。

拜相当国

咸平三年(1000年),主管贡举,被锁闭于科举试场内应试十天,授任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实际上已位居宰辅,跻身于北宋统治核心。从这时起直至逝世,王旦作为真宗的辅佐大臣连任要职共十八年。

咸平四年(1001年),任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即副相)。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南侵,真宗听从寇准建议,御驾亲征澶州,王旦随行。而担任东京留守的雍王赵元份患重病,王旦受命秘密从军前回京接任留守之职。王旦临行前说:“希望陛下宣召寇准,臣有所陈述。”寇准到后,王旦奏请说:“十天之内没有捷报时,应该怎么办?”真宗沉默了很久后说:“立皇太子。”王旦既到达京城,径直进入禁中,下发命令很严格,命人不得传播消息。等到真宗返回后,王旦的子弟及家人都在郊外迎接,忽然听见后面有骑士的呵斥声,惊异之下一看,才发现是王旦。

北宋初年名臣:王旦生平简介 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第2张

景德二年(1005年),王旦任尚书左丞。景德三年(1006年),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拜相。不久,又加拜集贤殿大学士、明德皇后园陵使。景德四年(1007年),任大行皇后园陵使,并奉命监修《两朝国史》。

追悔天书

当时契丹已接受“澶渊之盟”,寇准把此事当作自己的功劳,脸上有得意的神色,真宗也自为得意。王钦若憎恨寇准,想要搞垮他,便从容不迫地说:“这是《春秋》里的城下之盟,诸侯还以之为耻辱,而陛下认为是功劳,臣私下认为不可取。”真宗凄怆地说:“有什么办法呢?”王钦若估计真宗已厌倦战争,便诡言道:“陛下用军队攻取幽燕之地,才可洗去耻辱。”

真宗说:“河朔百姓才免于战争,朕怎么能这样做?可以想想第二个方案。”王钦若说:“只有封禅泰山,可以镇服四海,夸耀显示外国。但自古封禅,应得到上天祥瑞希世绝伦的事情,然后才可以。”接着又说:“上天祥瑞如何能够必定得到,前代大概有人力造成的,只要人主深信而尊崇,以明示天下,那么与上天祥瑞没有什么不同。”

真宗思考了很久,才表示同意,但心里害怕王旦,说:“王旦要是认为不行呢?”王钦若说:“臣如果用陛下的圣意晓谕他,应该没有什么不行的。”便趁机会向王旦说了,王旦勉强同意。真宗还犹豫不决,没人与他筹划。恰逢真宗前往秘阁,突然问杜镐说:“古代所谓河出图、洛出书,果真是什么事呢?”杜镐是老儒,不能推测真宗的意思,随意应付说:“这是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已。”真宗由此心意断决,于是召王旦饮酒,非常高兴,把一尊酒赐给王旦,说:“这酒极佳,您回去与妻子家人共同享用。”等回家后打开,都是珠宝。由于这样,之后凡是天书、封禅等事,王旦只能不再有异议。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决心封禅泰山,假造祥符,诏令改元。封禅泰山已成定局,王旦阻止乏策,无奈顺水推舟,违心地率官吏百姓上书请求封禅。真宗拜王旦为天书仪仗使、封禅大礼使。王旦奉命撰写歌功颂德的《封祀坛颂》,其碑刻至今仍存于泰山岱庙中。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任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不久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任祀汾阴大礼使、右仆射、昭文馆大学士,撰《祀汾阴颂》。真宗欲再加官,王旦固辞乃免。又兼门下侍郎、玉清昭应宫使。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任玉清奉圣像大礼使、躬谢太庙大礼使。景灵宫建造,又任景灵宫朝修使。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朝廷雕刻天书,王旦兼刻玉使,真宗挑选御厩中的三匹马赐给他。玉清昭应宫建成,王旦为司空。京师举行真宗特许的大聚会,王旦悲伤忧虑没有赴会,真宗赐诗开导他的心意。王旦任天书使,每有大礼,他就奉天书以行事,常常悒悒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