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秋人物 > 帝王将相 > 史思明在安史之乱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史思明在安史之乱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7.3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时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上武力由强而弱的转折点。 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欣赏。

起安史之乱,我们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安禄山,而不是史思明。在名气上,安禄山比史思明名气大很多,这并非说史思明不如安禄山,而是安禄山的风头太大。

安禄山长得又肥又胖,经历也很传奇,从一个偷山羊的小贩,经过多年努力,化身为大唐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且深受唐玄宗信赖。

史思明在安史之乱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史料记载:

“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不可否认,安禄山是权力游戏中的佼佼者,满朝文武,他连皇帝都不放在眼中,只怕一个李林甫。别看安禄山是个三百多斤的胖人,肚子都能没过膝盖,但安禄山跳起胡舞却能流转如飞。

除此之外,杨贵妃、唐玄宗还曾给安禄山过生日,杨贵妃还给安禄山举行过三日洗澡的仪式。所以在安史之乱中,安禄山的戏份最重,也最能吸引眼球。史思明同样老奸巨猾,只是他表现得相对委婉,在安禄山死后,史思明拿来接力棒,开始了下半场。

狡诈多端,假意归降

史思明是安禄山的发小,他们曾经一起偷过山羊,一起参军,一同在朝廷身居高位。天宝年间,史思明屡立战功,任知平卢军事,唐玄宗曾经亲自召见史思明,予以重用。天宝十一年,在安禄山的帮助下,史思明升任为平卢节度都知兵马使。

唐玄宗待安禄山不薄,对史思明也不错,但狼就是狼,不论为喂他们多少肉,他们也没有满足的那一天。等到羽翼丰盈,安禄山果断举起大旗造反,而史思明是其手下头号悍将。

公元755年,史思明攻克饶阳州郡,公元756年,攻克常山,史思明长于统兵,手下部队精锐善战,在中原大地上几乎所向披靡。大致也只有郭子仪、李光弼才能暂时阻止他的前进。

公元756年,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着手派兵遣将抵御叛军。公元757年,安禄山疾病缠身,眼睛也瞎了,被次子安庆绪所杀。此刻,唐军和叛军处于胶着状态,李亨派出郭子仪和李光弼,先后收复长安和洛阳。

安庆绪接替安禄山成为伪燕的第二位皇帝,叛军不同于官军,本身就是叛乱分子,加之安庆绪水平有限,很多将领不服安庆绪的管束。史思明就是其中一位,安庆绪见史思明兵力强盛,还不听调度,就有意干掉史思明,接管他的军队。

史思明在安史之乱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第2张

阿史那承庆、安守忠奉安庆绪命令,率五千骑兵到达范阳,准备废掉史思明。史思明摆下酒宴款待阿史那承庆、安守忠,而暗地之中,史思明命军兵解除这五千军兵的武装。并给他们穿资路费,打发这些军兵回家,如果不想回家,就编入史思明的军中。

明显,姜还是老的辣,安庆绪不仅扳不倒史思明,还被其吃掉五千人。阿史那承庆、安守忠还成了史思明投降李唐的投名状。

史料记载:

“李光弼使衙官敬俛招之。遂令衙官窦子昂奉表,以所管兵众八万人,及以伪河东节度高秀岩来降。”

为了暂时的利益,史思明放下身段,投降了唐军,实际上,这只是史思明的缓兵之计。

风云再起,史思明自立为帝

皇帝是为九五至尊,上天的儿子,这至高无上的宝座,在数千年年间,无数争端都因其而起,史思明作为一位枭雄,自然也想尝尝做皇帝的滋味。

公元758年,局势稍有安定,唐肃宗着手想废掉史思明,因为双方都很清楚,此时是乱世,先下手为强。只有杀掉史思明唐肃宗才能安心,而史思明也断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史思明手下近十万人马,兵强马壮,想要解决他,最好的办法就是暗杀,效率最高,成本最低。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个名为乌承恩的人,因为他原来就是史思明的旧部。

老奸巨猾的史思明,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端倪。乌承恩的小儿子还留在范阳,这天晚间,乌承恩叫来儿子,告诉了其来的真实目的:

“吾受命除此逆,明便授吾节度矣!”

意思只要杀掉史思明,那么我就是节度使了。只是他不清楚,床下,还有两人在偷听,而这两人正是史思明安排的。很快,消息传回史思明耳中,旋即史思明将乌承恩父子抓住,乱棍打死。

史思明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告诉天下人,他史思明没有做错什么,他再二次背叛是被逼的。史思明的这一招,不仅找到了再次反叛的借口,还将口实踢给了唐肃宗和李光弼。公元759年四月,史思明自立为帝,是为伪燕的第三位皇帝,而在此之前,他已经用计将安庆绪干掉。

难兄难弟,同样被儿子所杀

史思明在安史之乱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第3张

既然再次造反,那么史思明还是梦想着夺回长安,奈何李光弼还挡在他的面前。河阳之战,在李光弼的英明指挥下,史思明被杀得大败,损兵折将狼狈不堪。然而,在公元761年,史思明在北邙山大败李光弼、仆固怀恩,找回了面子,河阳三城也再度被史思明占据。

一时间,战争再次陷入僵持阶段,史思明这个人,和安禄山有些类似,残忍嗜杀且阴险狡诈,他对待手下将领常常是非打即骂。

或许史思明忘记安禄山是怎么死的,没有安排好他的儿子们。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况且史思明也算不上智者,但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激怒了他的儿子史朝义。

史思明为人残暴,而史朝义待人温和,颇受下属追捧。一次,史思明在陕州战败,要求史朝义修筑一座三角城,并限时一天造好,用来储备粮草。

史朝义不停地赶工,但时间太短了,在史思明视察的时候,还是没有完成,史思明这家伙对儿子放下一句狠话:

“等攻下陕州,就宰了你这个杂种!”

不论史思明如何不待见史朝义,那毕竟也是亲儿子,史朝义听到父亲的话,被吓得瑟瑟发抖。据史朝义对父亲的了解,这句话并不是在开玩笑,而是他会真的会这么干。

为了保命,史朝义联合手下将领,成功抓住了史思明。安禄山和史思明不愧为兄弟,连死法都这么相似,不久史思明就被史朝义派人绞死,结束了他的一生。史思明的死,让叛军失去了顶梁柱,安史之乱不久后被平定,但藩镇割据的局面也就此开始,成为唐朝的噩梦。

之所以,史思明没有安禄山有名,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场叛变更正确的讲,应该是安禄山之乱,史思明只是在安禄山的基础上延续了叛乱。

之所以人们对史思明不了解,主要还是因为安禄山是头,人们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是截止到杨贵妃被弄死为止,后面的历史大家就不怎么感兴趣了。

帝王将相
后宫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