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秋人物 > 帝王将相 > 秦穆公死后究竟用了多少人来为自己殉葬

秦穆公死后究竟用了多少人来为自己殉葬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2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秦穆公死后,人们对他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为何穆公对秦国的发展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后期却没能因功绩被后世所歌颂、所赞美、所怀念呢?  

秦穆公死后究竟用了多少人来为自己殉葬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因为,在穆公死时他做出了一件极其荒谬的事情,这便是找人殉葬。

其实殉葬的风俗并非起源于秦国,而是在殷商时期变兴起的,那时稍有身份的显贵人士觉得如果死后没有人殉葬便是一种耻辱,是一种颜面无光的事情。

这个风俗在秦国时期也没有被废止,但却有所收敛。

秦穆公在早秦时期是有历史意义的,他的作风,他的开明,他的视百姓疾苦为自己的失职,他辛勤的为扩大秦国的疆土而孜孜努力,他付出了很多,才能成就历史上的春秋霸主地位。

礼贤下士,积极引进人才,听取不同的意见,融合不同人才的才能,并将其用之刀刃之处,他体恤百姓,常常下访民间,看到百姓的流离

为此,人们对秦穆公有很高的期许,觉得此国君与众不同,能带给我们全新的秦国风貌,能吸纳好的意见和建议,废止掉不合适的、苛刻的国家弊政。

虽然秦穆公生前并未明发诏令废止殉葬的陋制,但百姓们以为这个风俗已然终止,当秦穆公死后,下属竟然有117名殉葬,其中还有三位谋略很强大的谋臣随之赴死,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大大地颠覆了他们对秦穆公的看法和评价,这也是造成穆公评价褒贬不一的重要原因。

秦穆公儿子是怎样的人

秦穆公在秦朝历史上的诸位国君里,算是比较长命的,在位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他的子孙也是比较多的,据非官方统计,秦穆公的子嗣达10余位。这里的子嗣特指儿子。  

秦穆公死后究竟用了多少人来为自己殉葬 第2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太子只有一位,继承人也只有一位,那边是公子罃,他的生母是穆姬,也就是说他其实跟晋国有着姻亲关系,如重耳便是他的舅舅。

秦穆公一生英明,他的儿子是不是也是同样英明呢?秦穆公死后,他的儿子在政治上有何功劳,对秦国后期的整体发展又起了什么样的关键作用呢?

公子罃在秦穆公死后即君主位,史称秦康公,秦康公与其父亲的行事作风没有半点相似之处,其实这里我也有所疑惑,为何父亲如此伟大,生下的儿子却如此萎靡,为何一定要立此子为自己的继承人,这里原因不得考究,但据我推测,可能是因为穆姬的缘故,毕竟穆姬与晋国国君有着千丝万联的关系,所以秦穆公轻易不会去罢黜继承人。

秦康公的为人确实太上不得台面,他无勇无谋,登上国君位后,只顾自己享乐,丝毫没有将民生疾苦放在心上,也没有说想去任用贤臣谋士去发展秦国的事业,光大其父的业绩,他只是一味的享乐,为了达到自己享乐目的,居然劳财伤民,花费了3年的时间建好自己的香榭亭台,以供自己游乐,结果导致民心充满了怨愤。

另一方面,在与晋国的交锋中,屡战屡败,实在是将其父穆公的脸丢光了,也让秦国的进步一度停滞,反而倒退回了穆公治理的初期时代。

 秦穆公的形象特点如何

要是说秦穆公有什么突出之处,有什么外部形象特点让人一眼记住,那我倒觉得并无特殊之处,只是依据史记中的记载,他在我脑海中倒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一个瘦削、硬朗的男子,有些刻板、有些固执、甚至可以说有些呆板,面部表情不是很丰富,甚至是很少有面部表情的,但目光却是灵活的,精明的。  

秦穆公死后究竟用了多少人来为自己殉葬 第3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在我脑海里,穆公会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呢,下面我将告诉你原因。

瘦削是因为古时的男子整体形象并不算高大,尤其是在早秦时代,那时候贫苦,皇室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待遇。但穆公既然为君,那么他的身板一定是挺直的,整个人物形象必定是硬朗的。

刻板、固执乃至面部表情不会过于丰富,也是基于整个人物设定,穆公有野心,一心想攻打晋国,但因各种原因使得初期的他不得不放弃这个目标,但他仍然是想扩疆拓土的,收复西戎便是他这个霸业的第一开端,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秦国的发展壮大埋下了伏笔。收复西戎后,穆公并没有平息自己的野心,相反的攻打晋国的愿望变得更为强烈,这也为晋国最后沦陷的命定结果做出了说明。

目光灵活精明是说明他为人精明,且目光如炬能作为伯乐,选择更好的人才,这也是为后期的战争胜利、政治地位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这就是穆公在我心中的形象,作为君主他的形象,作为伯乐他的形象。

帝王将相
后宫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