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战国时期哪个国家人才最多?魏国为何最终变成“人才市场”?

战国时期哪个国家人才最多?魏国为何最终变成“人才市场”?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3.1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战国时期哪个国家人才最多?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彻底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发生,到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后,天下大致形成了秦、楚、齐、燕、赵、魏、韩七个国家争霸的格局。

在那个战火纷飞、风谲云诡的时代里,七雄之间的争霸,归根结底就是顶尖人才之间的斗争,孟子的弟子景春曾如是评价张仪和公孙衍——“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由此便可看出顶尖人才在那个年代的作用。

战国时期哪个国家人才最多?魏国为何最终变成“人才市场”?

要说在战国时期,哪个国家拥有的顶尖人才最多,大家肯定会回答秦国,因为从秦孝公到秦王政,秦国拥有的顶尖人才便有商鞅、张仪、范雎等人,这些人皆是那个世代少有的人杰。

其实,在战国时期,有这样一个国家,被誉为“人才的摇篮”,前面提到的那些人要么是这个国家的人,要么就是在这个国家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人,可这个国家后来却成为了各国的“人才市场”,顶尖人才任他国“挑选”。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国家流失的顶尖人才有哪些吧!

战国时期哪个国家人才最多?魏国为何最终变成“人才市场”? 第2张

一、吴起

吴起,出生于公元前440年,卫国人士,早年出仕鲁国,因不受重用而转投名为晋国卿族,实为一方诸侯的魏氏,受到了魏氏首领魏斯的重用,被任命为西河守将,负责攻略秦国。在吴起的主持下,魏氏全面攻占了秦国河西之地,正式设立西河郡,吴起成为了首任郡守。

而后,吴起在西河主持改革魏国军事制度,建立起了那支威震天下的“魏武卒”,随后又在公元前389年,以五万武卒击败秦惠公率领的五十万大军,将秦国压制在洛水以西的狭小地块。

可是,在魏武侯即位后,吴起受人陷害,加上始终得不到重用,无法进入中枢,心灰意冷之下,吴起离开魏国,去到了楚国。

在楚国,吴起被楚悼王拜为令尹(相当于各国的开府丞相),委以改革变法的重任,史称“吴起变法”,随后,吴起为了楚国利益,率军击败了自己一手操练出来的魏武卒,攻占魏国数座城池。

二、孙膑

孙膑,生卒年不详,齐国人士,是兵法大家孙武的后人(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孙武和孙膑是同一人)。他是鬼谷子的高徒,曾与魏国上将军庞涓是同窗,因此在学成出师之后,便前往魏国投奔自己的老同学庞涓,却没想到,庞涓嫉妒自己的才能,受到迫害,成为了残疾。

后来,所幸得到了齐国使者的帮助,孙膑来到了齐国,受到了齐威王的重用,随后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军,甚至逼迫庞涓自尽,彻底摧毁了魏国的霸业,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战国时期哪个国家人才最多?魏国为何最终变成“人才市场”? 第3张

三、商鞅

商鞅,本名公孙鞅,与吴起是老乡,也是卫国人,因为世人又将其称之为“卫鞅”。商鞅年轻之时对法家学说极为推崇,尤其是对吴起、李悝的变法思想有过深入研究,其后他在秦国主持的商鞅变法也是以“李悝变法”为蓝本的。

商鞅年轻的时候在魏国丞相公叔痤府中担任中庶子,公叔痤几度向魏惠文王推荐商鞅,希望魏惠文王重用商鞅,魏惠文王皆不置可否。后来,公叔痤去世,商鞅几经辗转来到了秦国,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君臣二人携手在秦国推行变法,使得那个天下人所不齿的“弱秦”,重新成为了西陲霸主。

秦国强大之后,秦孝公派出商鞅率军收复秦国故土,也就是早年被吴起攻占的那片土地,使得秦国一雪前耻。

四、公孙衍

公孙衍,和前面几位不一样,他是土生土长的魏国人,出生在魏国阴晋,早年出仕魏国,担任犀首一职,因而后人多以“犀首”称呼公孙衍。

公孙衍在魏国长期得不到重用,而后受秦惠文王的邀请,来到了秦国,成为了秦国客卿,随后又被秦惠文王拜为秦国第二任大良造,积极谋划对魏国的作战。

公元前330年,秦惠文王派出公孙衍率军再度与魏国激战于河西,全歼魏国河西驻军,俘杀魏国上将军龙贾,使得河西之地彻底回到了秦国的怀抱里,这也包括公孙衍的家乡阴晋,秦惠文王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将“阴晋”这个富有魏国色彩的名称改成了“宁秦”这个带有秦国色彩的名称。

战国时期哪个国家人才最多?魏国为何最终变成“人才市场”? 第4张

五、张仪

张仪,魏国故都安邑人士,也是鬼谷子的高徒。他本为魏国贵族之后,但是到了张仪这一代已经彻底没落,因为出身问题,在魏国得不到重用,随后游说各国无果,辗转之下,来到了秦国,恰逢时任秦国大良造的公孙衍因为母国情结,劝说秦惠文王放弃攻打魏国,张仪一针见血的指出公孙衍的错误,被秦惠文王拜为客卿。

后来,因为秦惠文王的不信任,公孙衍被迫离开秦国,开始了与秦国漫长的对抗之路,张仪成为了秦国相国,与秦惠文王携手,成就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也被我们现代人称为“驷仪CP”。

战国时期哪个国家人才最多?魏国为何最终变成“人才市场”? 第5张

六、范雎

范雎,魏国芮城人士,早年出仕魏国,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因为范雎才能闻名天下,受到了齐国使者的厚待,而后被魏国相国魏齐囚禁,险些鞭笞致死,靠着装疯卖傻苟延残喘。

后来在魏人郑安平的协助下,见到了秦王特使王稽,在王稽的帮助下,范雎来到了秦国,见到了秦昭襄王,被秦昭襄王委以重任。范雎为了报答秦昭襄王的恩情,帮助秦昭襄王驱逐国内的权贵穰侯、华阳君等人,做到了真真正正的亲政。

随后,以“远交近攻”的策略,与秦昭襄王又成就了秦国历史上的又一个佳话。

战国时期哪个国家人才最多?魏国为何最终变成“人才市场”? 第6张

魏国流失的顶尖人才还有战略大家尉缭子等人,而就是这些魏国流失的人才,刚好给秦国凑齐了从秦孝公到秦王政数代秦君,“一条龙”的顶尖谋士团队,使得秦国能够得以灭掉六国,完成统一。

那么,魏国为什么会从“人才摇篮”变成“人才市场”,为何留不住顶尖人才?

这一切其实都是魏国国策的影响!

魏文侯在位时期,不问出身,不论贫贱,唯才是举,礼贤下士,大胆启用了一大批如西门豹、李悝、翟璜、吴起等小贵族、平民政治家,魏国开始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进而使得魏国富国强兵,成为了天下的霸主,后世史家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名。

而到了魏文侯之子魏武侯即位后,一改此前父亲魏文侯礼贤下士、唯才是举的作风,重新回到了任人唯亲、任人唯贵的老路上,生生打断了魏国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战功赫赫的吴起,在魏国不受重用便就是魏武侯任人制度的一个典型体现。

也正是因为这种制度成为了魏国不成文的国策,这才使得商鞅、张仪、范雎等顶级人才先后离开了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