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他本是曹魏大臣,因亲近曹丕被曹丕赐死

他本是曹魏大臣,因亲近曹丕被曹丕赐死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8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三国时期,杨修出身弘农杨氏,为人恭敬、好学,有俊才,知识渊博,极聪慧,建安年间(196—220)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后改任丞相府曹操的主簿。后来,杨修数次助曹植通过曹操的考验,在曹植与曹丕争夺魏太子的事件中,杨修选择了站在曹植的阵营中,然而曹植逐渐高傲,最终曹操选择了曹丕作为魏王的继承者。杨修在曹植失宠后,有意疏远曹植,但是因为曹植毕竟是曹操的儿子,所以不敢过于明显,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来往密度。

后来,曹操知道了杨修参与了夺嫡事件,颇为气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天,杨修被曹操下令杀死。在杨修之后,还有一位出自弘农杨氏的大臣,因为和曹植比较亲近,所以遭到了曹丕的嫉恨。最终,此人被曹丕除掉。那么,问题来了,此人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此人就是杨俊。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杨俊(?~222年),字季才,河内郡修武县(今河南省获嘉县)人。汉末三国时期的魏国大臣。对于杨俊来说,出身弘农杨氏,受业于东汉末年的名士——边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杨俊的老师边让,最终被曹操击杀了。

他本是曹魏大臣,因亲近曹丕被曹丕赐死

边让(?-193年),字文礼(一作元礼),兖州陈留郡浚仪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东汉末年名士。公元193年,曹操进入兖州,平定兖州黄巾军,自领兖州刺史。而边让仗着自己的才气,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多次轻视和贬低曹操。于是,曹操一怒之下,就将边让诛杀了。

在边让被杀后,杨俊曾到并州躲到战乱,并在中途遇到了司马懿。司马懿十六七岁时,与杨俊相遇,杨俊说:“这可不是一般的人呀!”司马朗早就有了名声,他的族兄司马芝却不被众人所知,只有杨俊评论说:“司马芝虽然平时的声望不如司马朗,但实际上的治理才能却只会比他强。”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很早就结识了,所以,等到后来曹丕要处死杨俊的时候,司马懿选择为杨俊求情。

公元196年,曹操迎奉汉献帝刘协,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此基础上,曹操以东汉朝廷的名义来征召和任用人才。其中,就出自弘农杨氏的杨俊,就被曹操任命为曲梁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安陵县的县令,并因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以被曹操晋升为南阳郡的太守。在汉末三国时期,南阳郡是人口最多的郡之一了。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杨俊因为自己的才能,获得了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在南阳郡太守之后,杨俊改任征南军师,从而为曹操出谋划策。魏国建立以后,杨俊升任中尉。在古代历史上,对于中尉这一官职,为战国时赵国初置,掌管荐举人才等事。秦汉时为武职,主管京畿治安。汉代改称执金吾。不再指挥禁军,专门负责都城等重要城池的治安。

公元219年,曹操征伐汉中,魏讽在邺县谋反,杨俊自己弹劾自己,到曹操营中请罪。杨俊因为自己刚刚有罪被赦免,写信向太子曹丕辞职。曹丕不高兴,说:“杨中尉说走就走,未免太过高深了吧?”于是下令将杨俊贬为平原郡的太守。对此,在笔者看来,杨俊这一次得罪曹丕,无疑为他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正式结束了东汉王朝的历史。曹魏建立后,杨俊又任南阳郡的太守。当时王象任散骑常侍,向魏文帝曹丕推荐杨俊说:“(杨俊)自从出仕任职以来,所任职的地方都被他治理得很好,两次任南阳太守,广施恩德,相邻地方的百姓都背着孩子来投奔他。现在境内安定,无处施展他的才能,应该将他调回都城,在陛下跟前效力,以光大帝业。”不过,对于曹丕来说,显然不愿意重用亲近曹植的杨俊。

他本是曹魏大臣,因亲近曹丕被曹丕赐死 第2张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杨俊从小到大,以品评人物为己任。同郡人审固、陈留人卫询本来都是士兵,杨俊提拔帮助他们,二人都成了优秀的人才,后来审固历任郡守,卫询历任御史、县令。

同时,临菑侯曹植和杨俊关系很好。公元217年,曹操还没有册立曹丕为太子的时候,私下询问百官的意见。对此,虽然贾诩等人都比较支持曹丕,但是,杨俊却倾向于曹植。彼时,杨俊虽然分别谈出曹丕、曹植才能资质上各自的优点,没有明确说出应该立谁,但赞美曹植的话更多些,曹丕常常为此怨恨他。

最后,黄初三年(222年),魏文帝曹丕驾临南郡的治所——宛县,因市场上没有繁荣安乐的景象,曹丕大怒,将杨俊逮捕入狱。在曹丕准备处死杨俊这位魏国大臣的时候,尚书仆射司马懿、散骑常侍王象、荀纬都为杨俊求情,叩头出血,魏文帝曹丕仍不肯赦免。得知这一情况后,杨俊明白曹丕是一定不能容忍自己了。于是,杨俊说:“我知罪了。”说完这句话后,杨俊就自尽了。杨俊去世后,众人都因为他死得冤枉而痛惜。

对此,在笔者看来,曹丕除掉杨俊的借口,实在太过牵强了。毕竟,杨俊在南阳郡取得的成绩,获得了朝廷上下的认可。所以,曹丕显然是因为杨俊更加亲近曹植,才要对他痛下杀手了。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杨俊被逼自尽,对于曾经和曹丕争夺魏国太子之位的曹植,境遇也是比较凄凉。

黄初三年(222年)四月,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黄初四年(223年),32岁的曹植徙封雍丘王。太和三年(229年),38岁的曹植徙封东阿。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为陈王,同年11月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曹丕和曹叡在位时,为了防范曹植,多次迁移他的封地,避免曹植形成自己的势力。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曹丕、曹叡对宗室的打压,导致司马懿篡夺曹魏大权后,曹魏宗室缺乏反制的力量,这无疑为曹魏的灭亡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