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邓晓身为使者,为何会被李渊嫌弃呢?

邓晓身为使者,为何会被李渊嫌弃呢?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2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历史上尽忠于君的臣子,无不受到后世的敬佩,而那些墙头草似的人,多少都要被人低看一眼。

平定薛举后,李渊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西北。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二月,李渊派使联络吐谷浑共同出击河西,策反河西政权的大臣安修仁发兵攻凉州城,擒河西大凉王,之后,大唐又占河西五郡,完成了对西北的统一。

当时被李渊扣押的西北政权使者邓晓,听说大唐已收复西北,入朝恭贺李渊,不料李渊却说说:“你称臣于李轨,出使来此,闻其灭亡,而没一点哀容,竟然手舞足蹈来讨我欢心。你不尽心于李轨,怎能尽节于我呢?”

邓晓身为使者,为何会被李渊嫌弃呢?

李轨

自此,李渊不再起用邓晓。

这就是小人的下场。

实际上,在初唐的历次统一战争中,统一西北之战是代价最少,时间最短的,这并不是说西北政权有多low。

想当初,西秦霸王薛举在金城起义反隋的时,甘肃武威郡鹰扬府司马的李轨就坐不住了,他明白薛举一定会西进袭击武威郡。

于是,“忧国忧民”的李轨,以开家庭宴会为名,宴请同郡好友曹珍、关谨、粱硕、李安仁,安修仁(安兴贵的弟弟)等人商议。

桌上,李轨开门见山,说:“薛贼必定会来侵犯我郡,郡守胆小如鼠,如何能抵御?到时候,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妻小都会被俘虏,郡守是靠不住的,不如我们自己组织起来进行防卫。”

由于李家是河西名门望族,且李轨为人机智多谋,能言善辩,又曾赈济贫穷,在河西一带,很有名声。

既然李轨都这么说了,谁敢反对?

加上当时家喻户晓的歌谣《桃李章》传唱到河西,大家认为李轨当老大是天命所赐。

公元617年7月初八,李轨命安修仁召集胡人,和自己一帮江湖朋友在武威起兵反隋,接着攻破宛城,逮捕大隋官员--虎贲郎将谢统师和郡丞韦士政,自此,大隋在西凉的统治结束。

关谨等人强烈要求将俘虏的隋朝官员咔嚓,却被李轨制止,说:“这不行,乱杀乱砍那不成了土匪,我们兴仁义之师是为了拯救老百姓,既然大家推举我为首领,那就得听我的号令,放掉那些无辜的,只有依靠他们我们才能成功。”

就这样,不杀一人,李轨还妥善安置他们,封谢统师为太仆卿,韦士政为太府卿。

不久,自封“河西大凉王”的李轨,模仿隋文帝杨坚开府设僚,建元安乐。

当时占据会宁川的西突厥阙可汗阙度设,听说李轨称王,连忙带着两千多突厥骑兵归降。

可见李轨深得人心。

大败西犯的薛举兵马后,李轨又一口气攻占薛举在河西占领的五郡,这下薛举的老窝金城完全暴露在敌方的刀剑之下,害得他赶忙迁都天水。

薛举东进后,李渊远交近攻,一边同薛举干仗,一边拉拢李轨。双方往来书信不断,两人还认了祖宗,李渊还称李轨为弟弟。

李轨很高兴啊,认为有李渊这个大哥,以后就好混了,于是,就派亲弟李懋入朝。

李渊也够兄弟,封李懋为大将军,还好吃好喝地将他送回凉州,并下诏鸿胪少卿张俟德持节册拜李轨为凉王、凉州总管,送羽葆鼓吹一部作为见面礼。

不过,当时李轨正好称帝建制。

张俟德抵达后,李轨召集文武官员商议,说:“李氏据有天下,是历运所属,已经占据京邑。一姓不可竞立,如今除去帝号,东向接受册封,行吗?”

曹珍说:“隋亡天下,英雄竞起,称王称帝,瓜分鼎峙。唐国自保关中、雍州,大凉自处河右,何况已为天子,怎能接受别人的官爵呢?如非要以小事大,可依照萧察旧例,自称梁帝而称臣于周。”

李轨认为他说得对,就派尚书左丞邓晓带着文书去见李渊,希望大唐承认大凉国。

李渊见李轨竟敢自称“从弟大凉皇帝”,大怒,说:“李轨称我为兄,这是不愿臣服啊。”

于是将邓晓囚禁起来。

两人的兄弟情到此结束。从侧面反映李轨并非治国之才,毫无全局观念,要知道当时实力远比他强的李渊都还没称帝。

此外,李轨还做了一件自毁长城的事:杀了重臣梁硕。

想当初,李轨起义时就是以梁硕为军师的,称帝后封他为吏部尚书。

实际上,梁硕确实有谋略,不过人缘不是很好,大家对他都有一种敬畏之心,不敢亲近他。

梁硕见从前西域迁来的胡人种族繁盛,还劝李轨加以提防,这样一来就得罪了是胡人的户部尚书安仁。

还有一件事,也可看出梁硕不善于搞好关系。李轨之子仲琰曾问候梁硕,梁硕不为他起身,仲琰很是反感。于是一起诬陷梁硕。

李轨也不认真查明真相,就派人拿着毒酒到梁硕家,让他喝下。当时正逢李渊令吐谷浑出兵进攻大凉,正是用人的关键时刻,李轨却将重臣梁硕杀了,不是自毁长城么。

更可怕的是,一些跟随李轨起兵的人逐渐心怀疑惧,不再帮他出谋划策。

当时,西凉国流传着一个胡人的咒语:“天帝将派遣玉女从天而降。”

邓晓身为使者,为何会被李渊嫌弃呢? 第2张

李轨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就命兵士修筑楼台,好让玉女降临,但是这却是劳民伤财的工程,要知道当时西凉国自然灾害频发,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尽管李轨拿出自己的积蓄赈济,但这只是车水杯薪,就和大臣们商议开仓发粮,曹珍也劝他这样做。

可是却遭到谢统师等人的反对,谢统师曾当廷诘难曹珍说:“百姓饿死者尽是弱而不任事的人,壮勇之士终不为此困顿。况且仓储粮食要备意外之需,岂能胡乱施惠于弱小之人呢?仆射如想附合下情,就不是为国考虑了。”

这次李轨又不假思索地答应了,说:“对。”就关仓而不发粮,这下更加招致部下的怨恨,反叛之心日益加强。

实际上,谢统师等人是前朝的官员,内心根本不服李轨,经常结交胡人作为党羽,排挤李轨的旧臣,引起曹珍等旧臣的强烈不满。

两派纷争,大凉国逐渐衰弱。

当时的开国功臣安修仁与在长安为官的安兴贵是亲兄弟,且往来不断。安兴贵对李轨政权的内部情况了如指掌,主动向李渊提出出使凉州说降李轨,并制定了如不能说降就就地擒拿的方法。

安兴贵到凉州,李轨拜他为左右卫大将军,并问其保全凉州之策。

安兴贵乘机劝说李轨顺应潮流,归附唐朝。李轨非但不接受,还怀疑他是唐朝的说客。

这下安兴贵急了,就与安修仁密谋造反。

安氏兄弟在凉州很有威望,加上都是胡人,所以很容易发动少数民族兵马包围了凉州城。

这下轮到李轨慌了神,连忙率兵出战,却大败而归,在城头上观看,安兴贵大喊:“大唐使我来擒李轨,不从者诛三族!”

李轨见大势已去,就带着妻子登上玉女台想自尽,安修仁迅速冲上玉女台将他捉住,送往长安。不久就死在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