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庞涓为什么要暗算孙膑?孙膑后来是如何报复的?

庞涓为什么要暗算孙膑?孙膑后来是如何报复的?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2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庞涓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兵者诡道也!”自古以来两兵交战,并不是以哪方人数众多来决定胜负的,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和还是用兵者的谋略都是决定最终胜负的必要因素,所以出现了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正所谓兵不厌诈。

春秋战国时期,堪称是我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群雄并起,诸侯争霸,战争频频发生。虽然这是一个战乱的时代,却促进了军事的发展,很多军事家横空出现。

兵圣的后人

说到军事家,可能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兵圣孙武,不过今天我们要聊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后人孙膑。

而在众多的军事家中,苏秦和张仪也是非常有名,他们的老师鬼谷子在他们出山时就感叹过:“此二人出山,天下必大乱”,而孙膑和庞涓同样也是鬼谷子的徒弟。

孙膑如同孙武一样,在军事上的造诣非常高,而孙膑平生最为人所知的是,他被同门师兄弟庞涓废掉了双腿,并在他脸上刺字。

庞涓为什么要暗算孙膑?孙膑后来是如何报复的?

据《史记》记载:孙膑与庞涓曾是同窗,二人一起学习过兵法,同为鬼谷子门下。二人同窗期间,孙膑因为是孙武的后人,无论从天赋上、造诣上都要超过庞涓。

有一次,鬼谷子让他们上山砍“百担之柴”,庞涓从第1天开始就勤勤恳恳地砍柴,几天之后发现孙膑居然每天都在房间读书,并没有去砍柴,于是替孙膑着急,庞涓劝说道:“还不快去砍柴的话,到期日你怎么把交给师父?”孙膑说:“我自有办法”

第2天庞涓看见孙膑还在房里读书,于是便按耐不住,拉着他一起上山砍柴,孙膑犟不过他,于是只好和他一起去了,上山之后,孙膑也只砍了一担柴,庞涓看后说道:“看来你免不了要受罚了”

交柴的日子到了,庞涓拿着砍好的“百担之柴”交给了鬼谷子,非常得意,以为鬼谷子会表扬他,结果鬼谷子看了看他砍的柴,又看了看孙膑,对孙膑说:“为什么你只砍了一担柴?”孙膑说道:“我砍的也是百担,因为我是用柏木扁担(百担)挑的,而筐是榆树条编的(余数),所以是百担余数之柴”。鬼谷子听后无言以对,所以并没有责备孙膑。

庞涓学成后去了魏国,替魏王效力,他虽然在能力上比不过孙膑,但顶着师父鬼谷子的金字头衔,再加上求学期间的刻苦,很快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就当上了魏国的将军,但孙膑那时却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君主。

庞涓为什么要暗算孙膑?孙膑后来是如何报复的? 第2张

被暗算致残

庞涓深知孙膑的才能,他害怕更加优秀的孙膑会超过自己,便诱骗孙膑来魏国发展,受到邀请的孙膑一点也没有怀疑,只身就前往了魏国。

却没想到,到了魏国非但没有受到重用,反而还被安上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孙膑在牢中饱受折磨,双腿被废,膝盖骨被挖,脸上还被刺字,让他被世人视作罪犯,庞涓想使他埋没于世。

好在齐国使者在接触了孙膑后,觉得此人非比寻常,于是偷偷地用车把孙膑载回了齐国,到了齐国的孙膑,由于过人的学识,很快就成了将军田忌的门客。

后来田忌赛马孙膑替他出谋划策,当时孙膑所使用的“策对论”让齐威王注意到了孙膑的才能,于是孙膑就成为了齐国的军师。

杀人诛心

既然庞涓如此残忍地对待孙膑,那么如今有了一席之地的孙膑报仇的机会来了,而孙膑又是怎样向庞涓复仇的呢?由于当时庞涓效力的是魏国,所以他要从魏国开始下手。

庞涓为什么要暗算孙膑?孙膑后来是如何报复的? 第3张

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还包围了赵国国都,赵国向齐国求助,精通兵法的孙膑反其道而行之,没有直接向赵国援兵,孙膑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战略,让赵国转危为安,齐军在这场战役中大胜魏军。

而他“围魏救赵”这一经典策略也被记录在《三十六计》当中,并且在这一战当中,孙膑生擒了庞涓。

按理来说,孙膑报仇的机会来了,但他并没有杀庞涓,反而将庞涓放走。而孙膑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在精神上摧毁他,因为他知道庞涓好胜心极强,所以要让他输得心服口服,杀人诛心。

13年后,魏国攻打韩国,孙膑再次用了“围魏救赵”的战略,而庞涓得知消息后,立马撤军并返回魏国,途中孙膑营造了齐军士兵畏战逃散的假象,将埋锅做饭的坑一天天的减少,引诱魏军进入埋伏圈加以歼灭。

庞涓日夜的追击,却不知自己早已自投罗网。孙膑提前根据地形布置好了一处埋伏,让一棵巨树挡住了庞涓的去路,庞涓随众将士近身一看,上面写着“庞涓命丧于此”,此时突然万箭齐发。

而庞涓自知败局已定,所以拔剑自刎,群龙无首的魏军也不敌齐军,被歼灭了10万余人,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从此失去了霸主地位,而齐国则在乱世中称霸。

庞涓为什么要暗算孙膑?孙膑后来是如何报复的? 第4张

假如说庞涓当初不被嫉妒所蒙蔽双眼,那么在战国时期留下浓墨重彩的,想必也有魏国了吧。

小结:

“争强好胜”能令一个人变得强大,但同时也可能成为这个人的软肋,让他在嫉妒中变得自卑,变得渺小。

三国的时期的周瑜,本应和与孙吴建立同盟的蜀汉谋士诸葛亮精诚团结,共同抗曹,却因为自己的好胜之心把诸葛亮当成了假想敌,进行了很多无畏的意气之争,不但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临终前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

庞涓在对待孙膑的态度上,也展现了这一人性的弱点,如果对方比自己强大,他不想着如何努力去赶超对方,反而是想毁灭对方来成全自己。在他们彼此间的斗争中,没有谁是赢家,他们都成了对方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