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历史上皇与帝有何区别?各代表着什么意思?

历史上皇与帝有何区别?各代表着什么意思?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4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公元前221年,秦国攻灭关东六国,完成华夏一统,成就千古未有之大业。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10]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嬴政御定的皇帝之称号,沿用了二千多年,后世帝王、儒生一边骂秦始皇,一边还沿用皇帝称号。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不外如此。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特别注重“名与器”,尤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拟定,都是慎之又慎,都有一番深意,秦王嬴政以“皇帝”自称,意为秦王嬴政功绩超越三皇五帝,功盖古今,那么追根溯源,三皇为何称皇,五帝为何称帝,皇与帝有何区别?上古三皇五帝的真相,如今早已消失在历史烟云中,只在古史上留下不知真假的一鳞半爪,但根据汉字携带历史记忆的特性,却可以通过破解皇与帝的最初字形,从造字之初理解皇与帝的区别。

01:甲骨文中的“皇”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读若鼻,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相传,秦王嬴政御定皇帝称呼之后,为了体现始皇帝,于是命人将“皇”字上部改为“自”,因为“自”本义是鼻子,引申为开始的意思,“自”字和“王”字组成的“皇”字表示最初的王,也就是“鼻祖”,与“始皇帝”的含义相符合。

清朝吴大澂(1835年—1902年)在《说文古籀补》解释:“皇,大也。日出土则光大,日为君象,故三皇称皇。”吴大澂认为金文的“皇”字由“日”和“土”构成(下图3、4),其含义为太阳从地下升起时,光亮很大,照亮了大地。

历史上皇与帝有何区别?各代表着什么意思?

但许慎或吴大澂,都没有见过甲骨文,只能在已经演化过的皇字基础上思考本义,是否正确不得而知。甲骨文中的皇字,结构非常简单(上图1、2),仿佛是一根火把,又或者是一盏灯,又或者是人与太阳等,至今没有统一解读。西周金文在下部增添两短横,中为灯盘,下像灯座,而不应该解读为“土”。

人与太阳的解读是,人站在升起的太阳前面,头顶着太阳,由于背光,于是人看起来就像一根杆子,同时他也会让人觉得神圣伟大,犹如神仙一般。

上图2的皇字非常有意思,左下部加了一个“王”字,甲骨文中的王字是一把大斧的斧头部分的轮廓图形,谁掌握了这件凶器,谁便有至高无的的权力,可以称王称霸,因此古人造字使以这大斧作为权力的象征。因此,图2显示出皇是最高统治者,又表示其音同“王”。

不过,不管皇字该如何解读,无论是日光还是火光,皇字应该都与光有关。由于上古先民崇拜火光或太阳,因此“皇”含有高贵之意,又引申出庄严、伟大,即学者解释的“皇,大也”。

02:甲骨文中的“帝”

如果说皇字有着浓厚的火光或太阳崇拜意味,那么帝字就有着更浓厚的宗教色彩。

《说文解字》中解释:“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言与帝合一为谛,有听帝说话之意。作为王的称号,这是本义的引申,就是只有王才能称帝,但在甲骨文中“帝”却是另一种形态。

甲骨文中的帝字非常形象(见下图),犹如木架或束木焚烧以祭天,本义是一种古老的祭礼,被这种仪式祭祀的对象为帝。

不过,对于甲骨文中的帝字还有一些解读:一,形像花蒂或根蒂的样子,出于古人对于生命诞生的一种崇高信仰;二,源于光芒四射的太阳;三,鸟飞上天空形状的引申等。由于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按照文字演变逻辑,在甲骨文之前帝字可能已经存在,因此甲骨文的帝字未必是最初字形,这些解读也就未必没有道理。不过,从甲骨文卜辞来看,至少商朝的帝字更符合祭祀天神的逻辑。

商朝人祭祀的“帝”矛盾而统一,原因很简单,“帝”既是天帝(或上帝),也指列代祖先。甲骨文卜辞显示:

历史上皇与帝有何区别?各代表着什么意思? 第2张

其一,在刮风、下雨、打雷、天旱等气象文辞中的“帝”,一般都是指上帝、天帝,属于自然神。

其二,在征战等军国大事上,一般都是指祖先,尤其是“受我祐”等文辞中一般指祖先神灵,最早的祖先神灵就是他们的祖先帝喾。

《甲骨文合集》6664片:“甲辰卜,争贞:我伐马方,帝受我又(祐)一月。”意思是我攻打马方,祖先给我帮助。

《甲骨文合集》14201片:“庚午卜,内贞:王乍(作)邑,帝叒(若)。八月。”意思是王建城邑,祖先使我顺利。

但在一定程度上商朝的“帝”又是统一的,就是将上帝与祖先融合于一体,比如祖先与天神都叫帝,又比如商朝最高奴隶主统治者称“王”或“我”,死后成了先王称“帝”,即“生前称王、死后称帝”。

通过皇与帝的解读,三皇为何称皇,五帝为何称帝,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上古三皇时代,社会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火光或太阳对他们的生活影响极大,因而对此加以崇拜,后人进而称三个作出重大贡献之人为“皇”。到了五帝时代,中国逐渐进入农耕社会,而农耕是靠天吃饭,先民愚昧认为祭天可得到上天赏脸,于是“帝”的概念出现了,后人将这一段时期的五个重要人物总结为五帝。从皇到帝,不仅反映出中国先民从渔猎游牧到农耕的变化,也反映出君权天授的观点逐渐形成。

可见,与宗教色彩浓郁的帝相比,皇更世俗一些。但皇与帝合一,集合了古今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字面意思就变成了最伟大的天帝,秦王嬴政对皇帝的理解大概就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大天帝、大天神吧。

与西方字母文字不同,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浓郁的中国文化,皇与帝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