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在古代作为整个军队统帅的将军,他们的实力怎么样?

在古代作为整个军队统帅的将军,他们的实力怎么样?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6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许多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剧中的某位将军才能出众,不但能够统领军队,还能够独自在敌军队伍中肆意拼杀,面对敌军的士兵就像砍瓜切菜一样,十分英勇。伴随着激昂的音乐,这位将军的一举一动都显得无比霸气,让人热血沸腾,最后在他的带领下,敌军成功被击退,成功凯旋。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艺术表现方式,不可尽信,在万军之中来去自如只是一种想象。那么,就算不能在千军万马中取敌将首级,在实际的历史中,作为整个军队统帅的将军是不是武艺高强,能不能够做到以一当百呢?

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猛将,他力能扛鼎,武艺高强,而且真正在历史上有着“百人斩”的战绩,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项羽从少年时就十分有心气,他说“要学就学万人敌”,而且面对着秦始皇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后来事实证明,他年少气盛时的这些誓言不是空话,他一步步将它们全部都实现了。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破章邯所率领的秦军,给本来就岌岌可危的秦朝致命一击。最终成功推翻秦朝,取代了秦始皇天下霸主的地位,并且分封诸侯。

在古代作为整个军队统帅的将军,他们的实力怎么样?

这些可以说明他是一个出色的将领,优秀的军事家,真正能够体现他高强武艺的,其实是在临死之前,走到末路的垓下之战。

这时的项羽因走向了田父所指的错误方向而被汉军追上,一路奔逃到了乌江边。因几次交锋,这位西楚霸王的身边只剩下了二十八骑,无处可逃的项羽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意,对手下豪言:“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将人马分成了四队,冲入了包围圈中,项羽怒吼冲下,气势让人数众多的汉军瑟瑟发抖。果然,项羽斩杀了汉军的一名将领。汉军被项羽震慑,过了一段时间才又包围上去。项羽又一次施展了高强的武艺,史书记载: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虽然最终不可一世的霸王自刎在了乌江畔,但他在生命尽头所爆发出来的璀璨光华被历史铭记。项羽是真正能够做到以一当百的猛将,但要说是砍瓜切菜,就是过分夸张了。

除了这种实打实的武力拼杀,还有另一种层面上的“万人敌”,“以一敌百”,那就是通过战略智慧克敌制胜,比如说郭子仪。郭子仪不像项羽是在战场上杀出来名声然后招募更多人马,而是进入朝廷的武官体系,一步步升迁。

郭子仪是武举出身,并以“异等”的成绩补任左卫长上,可见他本身的武力也并不弱,“异等”这种极高的赞誉就在预示着他未来不一般的经历。他稳扎稳打,一路高升,在天宝十三年(754)的春天成为了一方的封疆大吏,但不久就因母亲去世而回家丁母忧了。不过守孝不到两年,他就不得不出山,披挂征战。

在古代作为整个军队统帅的将军,他们的实力怎么样? 第2张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在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此后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役中,郭子仪指挥或是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收复两京、收复邺城等重大战役,匡扶社稷。不过他的传奇还远远没有结束,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并且说服回纥,达成联盟,再败吐蕃,策马扬鞭,平定河东。戎马一生,彪炳千秋,青史垂名,万世流芳,郭子仪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武将之一,史书给他极高的赞誉“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这两位虽然也有失败之处但不论怎样,在历史上都算得上是正面形象,能够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但是并非所有将领都是如此,平平无奇倒也罢了,至少无功无过,但还有些将领完全是自身能力不够,武艺并不怎么高强,军事战略上也水平不高,代表人物就是赵括。

赵括最出名的就是他“纸上谈兵”,长平之战大败,几乎让赵国所有的生力军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历史上也并没有任何他在突围过程中展现出过人武艺的描写,只是记载四次突围均以失败告终,最后本人被乱箭射死。兵法谋略自不必说,能被秦军一分为二切断补给就可以看出来实在是下等;本身武功也不强,丝毫没有英雄末路的悲壮,最后害人害己害了整个赵国,几千年来被后人耻笑。

将帅是一军的总领导者,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他们的风格也会影响到所统领的整个军队。其实哪怕最优秀的将领也不能做到杀人如同砍瓜切菜,剽悍如项羽也不过是杀数十百人。乱军丛中取敌将首级,就让他一直活在人们心中的大侠、大将身上吧,又何尝不是一种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