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历史上的大额虚币:白金三品到咸丰大钱是怎么登场的?

历史上的大额虚币:白金三品到咸丰大钱是怎么登场的?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8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历史上的大额虚币:白金三品到咸丰大钱是怎么登场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此后历代王朝一遇国库空虚时便会发行大额虚币以此来弥补财政缺口,由于大额虚币的购买力远远超过其本身的价值因此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历朝历代虽都有大额虚币身影的出现,但无一例外这些大额虚币的发行流通都只是“昙花一现”。

汉武帝连年征伐致使西汉国家财政空虚,为弥补财政缺口西汉朝廷铸发了“白金三品”大额虚币,大额虚币登上了历史舞台

汉武帝所铸造的“白鹿皮币”仅限于王侯宗室朝觐聘享时垫在玉璧下面呈献皇帝所用,是汉武帝对宗室贵族的一种明火执仗的盘剥。由于其作为货币流通的性质较薄弱,所以白鹿皮币并没有在民间得以流通。

《史记•平准书》有明确记载:“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值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

历史上最早具有作为货币流通性质的大额虚币是汉武帝所创的“白金三品”银铸币,上品、中品皆为方孔圆形,其中上品币以龙为图案定价三千钱,中品币以马为图案定价五百钱,下品币外形呈椭圆形表面有龟纹定价三百钱。

历史上的大额虚币:白金三品到咸丰大钱是怎么登场的?

《史记•平准书》记载:元狩四年,汉 武帝造银锡为白金。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 曰‘白选’,直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三曰复小,椭之,其文龟,直三百”。

《汉书•食货志》记载:“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银一流直千。”

由于大额虚币带来的巨额收益,各朝统治者在财政出现缺口时都以发行大额虚币的方式来解决财政危机,因此在各朝大额虚币的铸发屡现高峰

西汉末年到王莽新朝建立这一时期,民间市场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货币改革,在这一时期至少朝廷向市场中发行了数十种大额虚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了如此多种大额虚币在历史中是独一无二的,成为大额虚币在历史发行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所发行的大额虚币使用时间最短的只发行了短短两年给当时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汉书•食货志》记载:“农、商失 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王莽建立新朝后由于私铸、拒绝使用大额虚币的民众太多而被迫下令减轻刑罚,但违反法令者仍源源不绝。王莽新朝时期草率又频繁的货币改革导致社会经济一片混乱,这也是王莽新朝迅速崩溃的重要原因。东汉王朝建立后有鉴于此所施行的货币制度都以五铢钱为本位未发行过大额虚币。

然而自黄巾起义之后董卓废除五铢钱开始铸小钱稳定了 150多年的货币制度被破坏,大额虚币再次粉墨登场并且维持了相当一段时间。东汉建安十九年长期颠沛流离的刘备占领了成都,刘备听从了属官的建议发行了大额虚币以此到民间筹备购买物资。

“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

蜀国官吏以此收购了民间物资,使蜀国朝廷在数月之间府库充实。在这一时期社会经济严重被破坏,百姓宁愿以物易物也不愿使用货币,在这一时期货币的发行量也由此大大减少。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自两汉以后的大一统的时期,这一期间国家经济繁荣大额虚币很少存在。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各国之间分裂割据混战不休,大额虚币也再度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但由于割据政权统治区域狭窄统治时间不长,因此这些大额虚币在流通时间和流通范围上都受到了很大限制。

历史上的大额虚币:白金三品到咸丰大钱是怎么登场的? 第2张

两宋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货币的市场需求量开始加大这一时期铸币的发行量为我国历史之最,后来伴随着宋朝铜产量的下降铸钱发行量也大为减少。由于宋徽宗倡导“丰亨豫大”之说而挥霍无度,在严重的财政压力之下宋朝统治者再次发行了大额虚币。

清朝建立之初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定下不铸“大钱”的规矩,从顺治到道光近两百年间只发行了面额一文的小平钱且形制、重量和材质也都相对稳定,但到了咸丰年间大额虚币开始在清朝发行流通。

早在嘉庆年间就有官员提议铸大钱到了道光年间愈演愈烈的鸦片贸易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现象日益突出以铜钱为标示的物价随之高涨,清朝市场流通中的铜钱越来越不敷需用。而清朝铜矿铜的产量也在不断下降更多的官员提议铸大钱来应对,嘉庆、道光二帝慑于“祖宗家法”始终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