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古代举人换做现在是什么学历 现在的研究所考得上吗

古代举人换做现在是什么学历 现在的研究所考得上吗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6.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还不了解:古代举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举人”相当于如今的什么学历,如今的研究生可以考上举人吗?

中国的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古代非常公平的一项选拔人才的方式,其中程序的繁琐和透明度相较于如今的高考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许多寒门出身的子弟都是通过科举制度来改变命运了。

那么在科举还未诞生之前,朝廷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士大夫的门阀当中进行提拔;另一种则是推举贤才。在汉代的时候就采用这样的方式。

因为汉代时期没有考试这一说,只能通过举荐来实现任用贤才的目的。在《论语·卫灵公》中也有“君子不以言举人”的说法,因此“举人”这个称呼就诞生了,后期还把参加科举考试的称为“举到之人”。

古代举人换做现在是什么学历 现在的研究所考得上吗

科举制度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程,正所谓“寒窗苦读数十年,只为今朝中状元”,从参加科举考试到中状元要历经好几年的时间才行,而且要一层层的进行选拔。

如今的高考模式,九年义务教育在两天之内见分晓,已经算是精简流程的了。但是古代的科举可没那么简单,要经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步骤,每个步骤都要通过考试才能进行下一步。

可见古代对选拔官员的层层把关是相当严格的,童试一般是在县级单位进行考试,高中者即称为“秀才”;乡试便是省级考试,中者即为“举人”;会试则是国家级的考试,高中的话即为“贡士”。

如果以上你都顺利通过的话,那么就能直接参加“殿试”,考中的人即为“进士”,而且同时还诞生前三甲,即状元、榜眼和探花。

寒门子弟中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但有些人可能考了大半辈子依旧是个秀才。比如鲁迅作品中的《范进中举》就是很好的例子,他连续考了二十多次,直到54岁才勉强得个秀才。

为了在科举之路上前进,以至于他生活得穷困潦倒,哪怕借钱也要去考举人。最后他也如愿以偿高中举人,但由于太过于激动,反而“疯了”,这也侧面反应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所在。

古代举人换做现在是什么学历 现在的研究所考得上吗 第2张

但即使是这样,依然有很多人前仆后继地奔赴在科举这条道路之上。但也有人问,《范进中举》的描述是否太过于夸张了,真实的举人考试真的有那么难吗?也许整个过程连你自己都意想不到。

中举艰难

为何范进成功考上秀才之后还要沉迷于去考取举人呢?这是因为秀才仅是一种身份,但举人却是具有当官的资格,正是这个便利条件吸引着他。

虽然中了举人之后不一定能当官,但可以通过“大挑”进入官场。向清代时期的收复台湾的姚启圣、平定苗疆的鄂文端尔泰、平定大小金川的阿文成桂和收复新疆地区的左宗棠都是举人出身。

乡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一般会定在秋天举行,因此也称为“秋闱”。主考官一般安排的是进士出身的官员或者翰林,各地的行政长官担任监考。应试者们必须取得秀才的身份后,才能参加乡试。

那么乡试具体考什么呢?我们以清代时期为例,乡试一共分为三场,考试内容为八股文、试帖诗、表、判、论、策等。

八股文是清代时期考试的一种特殊的文体,主要是在“四书五经”中取题,书写的字句要求也很严格,必须是遵循孔孟的语气,不能自由发挥,句子的长短、繁简、声调的高低都有要求,字数也有限制。

古代举人换做现在是什么学历 现在的研究所考得上吗 第3张

试帖诗也称为“赋得体”,是一种以诗为形式的考试题目,这种形式始于唐宋。到乾隆年间将它改革为八股文形式,在乡试当中增加了五言八韵诗。

试帖诗除要求对仗工稳外,最难以掌握的便是用典,又叫做用事,就是要求所用之辞要有出处,或是历史典故,或为前人用过的辞句。由此看来,乡试也不是一项简单的活儿。

这样能理解了范进中举的困难之处,而八股文和试帖诗也仅是其中的两项,后面的策论才是真的考验人。如果前面是为了考察应试者的学识是否渊博,那么后面要考的则是他们的思想以及政治看法。

因此对实事有见地并且能引经据典,做到有理有据的话,那么中榜是指日可待的。而且成功高中举人的话,朝廷也会赋予很好的待遇。

举人地位

科举制度从隋文帝开始发展,一直到清代末期结束,共历经了13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科举制度也随着不断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制度体系。

举人在科举制度中处于中等的地位,但朝廷同样赋予了它肯定。举人不仅在入朝为官中享有“绿色通道”,在生活上也享有诸多权益。

古代举人换做现在是什么学历 现在的研究所考得上吗 第4张

比如他们从考上秀才开始就可以吃皇粮,年薪是四两白银,钱不多但对于家境贫寒的人来说已经不错了。除此之外还能领取粮食、不用交税、也不用服兵役,有什么官司纠纷也不用受刑。

如果有幸考上举人那待遇更加不错,每年有20多两银子、国家还发放一统的服饰,身份也直接上升了一个台阶,进入了士大夫的圈子。

那么举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如何呢?如果让现代人去考乡试的话,大概有几层把握?从举人的考试难度来看,它的地位相当于现代的博士,它的难度级别更是高过注会、司法考这些。

由于古代科举制度跟现如今的学历考试是两码事,如果一定要相提并论,那么举人的文化程度比现在的研究生还要高,甚至研究生穿越到古代去参加乡试都不一定能中举人。

据统计举人的录取率是非常低的,乾隆年间大省的录取率仅为1.25%,一万人参加乡试,估计能中举的只有200人不到。可想而知,当时的竞争有多激烈,比起现在这座高考的“独木桥”,古代的学者们行走得更加艰难。

不过现代的研究生想增加中举的概率,恐怕只有从私塾最基础的四书五经开始学起,这样才有机会中举。而举人还有一点优势,是现代研究生没有的,那就是包分配工作。

古代举人换做现在是什么学历 现在的研究所考得上吗 第5张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才让很多寒门为此趋之如骛,为了一朝中举,埋头苦读数十载。

虽然研究生不包工作,但在这个社会中也具备很大的竞争优势,许多世界500强企业都是在这类人群中选拔,所以学者们趁着年轻有机会就为自己努力一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