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唐三彩是哪三彩 唐三彩属于什么技术

唐三彩是哪三彩 唐三彩属于什么技术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英文名:Tang Tri-Color Glazed Ceramics),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唐代,是一个开放、包容、鼎盛、富足的时代,经济的发展对艺术产生根本影响,造成在文化领域争奇斗艳。唐三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造型多样,富有生活气息。唐三彩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初创——鼎盛——衰落的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洛阳唐三彩烧制技艺得到恢复与再创造。

一、初创至鼎盛时期

我国制陶业已有近万年的历史,在陶器上施以釉料的技术在2000年前的两汉时期出现。当时,均为绿釉、栗黄釉等单色釉,这个时期的手艺人已经注意到,器物在窑炉内放置的位置不同,所受到的温度也不相同,导致出窑后的釉色显现各不相同,釉料流动的幅度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艺人们不断积累和摸索,逐渐掌握了各种金属元素之间的变化规律,最终在唐朝初期成功烧制出了唐三彩。

根据考古资料的证明,最早的三彩器物并不完整,它属于唐代麟德元年,出土于郑仁泰墓穴之中,是一件残缺器物的盖子。完整的三彩器物,出土于上元二年,分别为三彩榻和三彩双联盘。麟德和上元都是唐高宗的年号,按照唐代历史阶段划分,属于初唐时期。这说明,唐三彩在初唐时已经出现。

初唐时期的唐三彩,流釉现象严重,施釉较为粗糙,多用蘸釉法,色泽不够明亮,釉面不均匀,颜色以赭黄色为主,间或有白色或绿色的釉层。器物只有器皿和模型,种类和数量都不多,在墓中随葬并不普遍,仅在达官显贵墓葬中有发现。出土陶俑225件,全部陶胎彩绘。随葬品种有三彩器:三彩双联盘——1件,三彩长方形榻——2件。这几件三彩是目前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早期产品,但工艺上尚未成熟。

唐三彩是哪三彩 唐三彩属于什么技术

  唐三彩

盛唐时期是唐三彩的兴盛时期,它的时间范围是武则天执政时期到唐玄宗开元年间。这时的唐三彩色彩多样,除了原有釉色,还出现了蓝色釉料和黑色釉料,多种釉色集聚一物。器物类型除了器皿和模型外,还出现了三彩俑,几乎所发现的三彩俑类都为这个时期所产生的,器皿和模型的数量、种类也空前增加。生活用具形式多样,瓶、罐、壶、樽、碗、盆、洗、灯等各有出现。俑类包含了生活中的各种角色,文官、武官、胡人、贵妇人均有。

动物类体现了当时畜牧业的发达,马、骆驼、牛、驴、鸭等均有见到。这一时期的三彩器物上的装饰内容也十分丰富,花草、人物、鸟兽都作为装饰。如鸳鸯踩莲,四瓣划花、飞雁穿云等等。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流行以三彩随葬,可以说这是唐三彩发展欣欣向荣的时期。洛阳关林59号唐墓中,随葬器物共38件,多为干子土所制。三彩文吏俑——1件。三彩天王俑——2件。三彩女俑——3件。三彩镇墓兽——2件。三彩马——2件。三彩骆驼——2件。

二、发展与衰落时期

唐朝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文化上兼容并蓄,异彩纷呈。此时,欧亚的一些国家还处于蒙昧野蛮时期。由于倾慕唐朝文化的强盛,诸多外邦前来中国学习,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唐三彩成为见证历史的使者。

唐朝时,有通向罗马的丝绸之路,有通向日本的遣唐使航线,道路交通的畅通使得东都洛阳十分国际化,常可见到波斯人、阿拉伯人、中亚人、日本人、非洲人等等,这在唐三彩器物中可见一斑。唐朝时,繁华先进的城市面貌吸引了世界各地人。以胡人为例。胡人大多眼睛凹陷,鼻梁高挺,络腮胡,他们以游牧生活为主,善于调教马和骆驼。

在唐三彩中,出土许多牵马、牵驼的胡人俑,他们深目多须,与所牵动物之间神态交流和谐。还有胡人经商俑,胡人在洛阳开店经营家乡土特产。大多三彩胡人俑形象憨厚勤快。还有载乐驼俑,骆驼身上放置一个圆垫,垫上架平台,上铺毛毯,毛毯上数人奏乐,所用乐器许多为胡乐器,如琵琶、箜篌、横笛、铜钹等。随着丝绸之路的通行,唐三彩也不断向外输出。

日本1954-1969年间,在玄海滩发现唐三彩陶残片22块,拼合后是一件三彩长颈贴花瓶。在奈良发现了唐三彩。韩国1973年在庆州市野山麓出土了一件三彩三足罐。意大利曾出土三彩盒和三彩凤首壶。在外国出土的唐三彩全部是中、晚唐时期的作品,已基本不作为随葬明器,全部是生活用具。除了泽披外邦的唐三彩烧制技艺传播,在我国内部也有再生更新的唐三彩烧制技艺传承。

唐三彩是哪三彩 唐三彩属于什么技术 第2张

  唐三彩

三、恢复与再创造时期

清代光绪25年(公元1899年),修建陇海铁路开挖路基时,经过洛阳城北的邙山,发掘出一批唐代墓葬。挖出的金银玉石被工人们争先恐后地抢走,一些釉陶罐、釉陶马被扔在一旁,工人们觉得这些釉陶器物只是陪葬品,留着觉得晦气,便未加留意。但闻讯赶来的古玩商感觉这些釉陶器也应该有来头,便拿了些出土釉陶运往北京。

在北京琉璃厂古玩市场,许多古玩商弄不清这些釉陶器应该叫什么名字,便丢在店铺角落。直到罗振玉发现了这些釉陶器,并与王国维经过查阅文献考证后才把这些釉陶器定名为“唐三彩”,又因多在洛阳出土,所以人们多称其为洛阳唐三彩。从此之后,名不见经传的唐三彩被竞相搜求,高价收购,邱墓间物充斥都市。也就是说,“唐三彩”这个名字是20世纪初才出现的,并非从唐代延续至今的名字。

在洛阳地区,可将唐三彩烧制技艺划分为三个阶段。农民个人仿制时期(20世纪初到40年代)。如前所述,唐三彩在修筑陇海铁路时被发现,唐墓所处的位置是洛阳北邙山,历来被看做墓葬的风水宝地,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孟津县南石山村正处于北邙山腹地。唐三彩被挖掘发现后,有些器形不完整的唐三彩在古玩市场上的价格远低于完整器。

于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修复唐三彩的技术在市场需要中产生。南石山村的老艺人高良田在修复过程中练就了精湛的复制技艺,据《孟津县志》记载:“1920年前后,孟津南石山村陶塑艺人高良田仿唐三彩制品,首获成功,历代家传,秘其技法,手工产业,小窑烧制,其色彩造型可以乱真。”这一时期的唐三彩主要由个体户经营,除了高良田老艺人之外,还有其他几位老艺人都从事唐三彩器物烧制。

唐三彩是哪三彩 唐三彩属于什么技术 第3张

  唐三彩

国营单位集体仿制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1949年之后,我国政府对所有人群进行了新的阶级分层,手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唐三彩烧制技艺得到洛阳市政府的重视,将南石山村的13个唐三彩手艺人招到洛阳市并成立了民间美术社,以合作化形式小批量仿制唐三彩制品。唐三彩烧制的模式转变为国营单位的集体仿制,成为社会合作化生产。合作化时代对手艺人的艺术水平和技艺水平带来影响,手艺人在合作化时代,其技艺传承的壁垒打破了,在国营单位内的成长环境是得天独厚的,产品供不应求,成为红极一时的“国礼”,也培养了一批唐三彩烧制技艺人才。

个体户和国有单位的多元仿制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由于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允许唐三彩个人仿制,南石山村的仿古作坊如雨后春笋,一度形成井喷状态。提起这段历史,当地人这样说:“那时候估计建了有一百多家厂。是一个家庭都要垒一个窑,那时候不像现在规模这么大,垒一个窑,找一个工人,拼拼接接烧出来,货都马上拉走了⋯⋯后来形成了恶性循环,后来就没啥质量保证了,就是靠量,不停地压价。质量相当不好,跟现在没法比。”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南石山人吸取经验教训,无论如何都要保证质量,不能打价格战。加之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南石山村的唐三彩仿制行业得到恢复。这个时期的美陶厂也在继续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