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汉元帝在死前为何没废掉刘驁的太子之位?

汉元帝在死前为何没废掉刘驁的太子之位?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2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刘奭,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病重不起,身边只有傅昭仪和定陶王刘康,陪伴在汉元帝身边照顾,汉元帝不太喜欢皇后王政君,所以皇后王政君和太子刘骜,都不太敢在汉元帝身边照顾,这就让汉元帝产生了一个错觉,认为真正对自己好的只有傅昭仪和定陶王刘康。

人在临终的时候,总是想把最好的留给最重要的人,所以汉元帝不免地动起换太子的想法,想要将太子之位传给定陶王刘康,为了此事,汉元帝经常询问当时的尚书大人,汉景帝时期废太子刘荣而改立胶东王刘彻的事,就是为了试探换太子的可行性。

皇后王政君虽然很少到汉元帝的身边,但是消息还是灵通的,知道了汉元帝有了废太子的想法,非常惊慌失措,当时太子的舅舅平阳侯王凤担任卫尉,侍中,也在外面为太子刘骜奔走忙碌,希望能够为太子刘骜争取机会,就在所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史丹得到了一次觐见汉元帝的机会。

自汉元帝生病卧床之后,多少人想见汉元帝一面都难,虽然皇后王政君可以见到汉元帝,但是王政君因为是太子刘骜的母亲不便开口,为太子刘骜说话,于是史丹这次机会就显的来之不易。

史丹是在汉元帝睡着的时候,进入卧室内,跪在地上,对汉元帝说:“皇太子的人选立嫡立长,到如今已经有十多年了,已经深得民心,如今定陶王刘康被陛下宠爱,外面传出流言,说陛下有了更换皇太子的想法,我今天来问陛下,是否有这个意思,如果确实如此,公卿一下的臣子必然不再听从陛下的号令,以死相争。我愿意先死在群臣面前”。

汉元帝在死前为何没废掉刘驁的太子之位?

汉元帝虽然昏庸,但是对于朝政大事,一直惭愧于心,对于史丹这样忠心耿直的臣子,有些于心不忍,听到史丹这样感人肺腑的话,汉元帝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叹息说:“我的身体一天天的衰败下去,但是太子和其他的两个孩子都还小,怎么能不担心,心中牵挂,所以多为孩子们考虑一下,但是却没有更换太子的想法,皇后王政君是一个谨慎的人,先帝也宠爱太子刘骜,我怎么会违背先帝的意思,君从哪里听来的话?”。

史丹听到汉元帝这样说,于是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马上接着说,都是我愚蠢,听到了外面的胡言乱语,我有罪。

汉元帝便对史丹说,我的病,恐怕无力回天了,希望你能够好好的辅佐太子,不要违背我的意思。史丹哭泣着起身退出汉元帝的寝殿。后来汉元帝再也没有问过汉景帝改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的事宜,太子刘骜因为史丹的谏言从此坐稳了皇位继承人的宝座。

凭借这件拥立太子的事件,史丹从此成为太子刘骜的恩人,因为从龙之功,享尽了荣华富贵。

那么史丹为什么会为太子刘骜进言呢?他和太子刘骜是什么关系?史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后来怎么样了?

史丹,字君仲,山东济北人,后来迁居到杜陵。史丹出生于官宦世家,史丹的祖父从汉武帝的时候就做官了,史丹祖父的妹妹还是汉武帝的良娣,也就是侧妃。后来这位史良娣还生下来皇长子刘进,也就是汉宣帝刘询的父亲。

后来汉宣帝刘询的爷爷,也就是戾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被抄家灭族,汉宣帝就因此流落在民间,幸好史家这时候得以保存,所以在汉宣帝在民间了时候,始终帮助汉宣帝在民间生活。

再后来,皇太后上官氏和霍光以及群臣决定拥护汉宣帝继位,史家因为是汉宣帝外戚的原因得到了鸡犬升天的机会,史家的三个儿子,都因此被封侯,汉宣帝在位期间史家的史高,做到了最高的大司马,骠骑将军,统领尚书等高位,史家因为汉宣帝走到了权势顶峰。

公元前49年,汉宣帝去世,太子刘奭继承皇位,成为汉元帝。汉元帝上位之后,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把持朝政的局面,朝廷陷入纷乱的内耗之中,宦官和外戚为了争权夺利,党同伐异,铲除异己,很多高官都被迫离职自保,更有甚者被宦官逼死,比如太傅萧望之。

史家见到如此局面,生怕自己这个依靠汉宣帝起家的过气外戚被迫害,所以选择了急流勇退,史家做官做到了最高位的史高,在辅政五年之后请求免职,汉元帝多次挽留,史高都坚持离职,最后汉元帝恩准了史高离职,并赐予史高四驾马车和许多黄金,回家养老,后来史高过世,汉元帝念在史家的辅助汉宣帝的从龙之功,和史高为官的功绩,特赐史高谥号安候。

史高退出了核心官职之后,史家彻底离开了纷争中心,但是为了史家的长远发展,史家的人还是要入朝为官,只是不再争夺高位,这样一来,一旦朝廷的风气有所改变,史家的人就拥有了再次东山在起的机会。

史高为了自己家族的人,随时有机会东山再起,安排自己的儿子史丹做了汉元帝的伴读,服侍着汉元帝,这服侍就是十多年,经过长期的相处,史丹和还是太子的汉元帝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汉元帝在位期间,史高先后担任过驸马都尉,侍中,汉元帝出入的时候,史高常常随侍左右,汉元帝因为史丹是汉宣帝的外戚,所以对史丹格外亲厚,特意任命史丹护卫太子刘骜,就这样,史丹被安排在了太子的阵营里。

史丹知道汉元帝是要让自己辅佐太子刘骜,所以在之后对太子刘骜维护有加。

汉元帝在死前为何没废掉刘驁的太子之位? 第2张

当时汉元帝和太子的母亲王政君感性淡薄,所以连带着对太子刘骜也是淡淡的,相比之下,汉元帝更加宠爱傅昭仪和定陶王刘康母子,史丹看着这一切总是不动声色为维护太子。

建昭年间汉元帝生病,不再处理朝政,而沉迷于音乐,有时候还亲自奏乐自愉。汉元帝在音乐上的造诣后宫中没有几个人比得上,但是偏偏定陶王刘康也喜欢音乐,汉元帝会什么乐器,刘康立刻就去学,汉元帝因此更加宠爱刘康了。

史丹见皇太子刘骜因汉元帝称赞刘康而落寞,史高为了维护刘骜,对汉元帝说,所谓的才艺,都是从温故知新,敏而好学中得来的,皇太子就是这样,假如按照在丝竹,鼓乐等乐器上的成就,更擅长的人,就可以担任丞相了么?汉元帝听完史丹的话,什么都没说,只是尴尬地笑了笑。

史丹这句话是在提醒汉元帝不要因宠失正,颠倒嫡庶尊卑之别,汉元帝意识到了,所以尴尬的笑了,并没有回嘴,史丹就是这样耿直的维护太子刘骜,连汉元帝都敢怼。

公元前35年,中山哀王刘竞去世,太子刘骜前往凭吊。刘竞是汉元帝的亲弟弟,因为年幼跟太子刘骜一起学习成长。

汉元帝在刘竞死后,见到刘骜,避免怀念起弟弟刘竞,悲伤得不能自抑。但是汉元帝见到刘骜没有痛苦流泪的样子,认为刘骜不孝无情。汉元帝虽然对刘骜不满,但是没有直接对刘骜发火,而是派史丹去责备太子刘骜。

史丹听了汉元帝责备太子的话之后,立即脱下帽子向汉元帝谢罪说,皇太子之所以没有在凭吊中山哀王的时候痛哭流涕,是因为臣在此事之前,嘱咐国太子不要哭泣,以免陛下见了伤心,一切都是我的错过。

汉元帝听了史丹的话之后,立即清醒过来,意识到,不应该为了这样的小事怀疑和责备太子,史丹像这样维护太子的事情,很多的数不胜数。

也就是因为史丹和汉元帝情谊深厚,才敢对有些偏心眼的汉元帝这么大胆的何说话,与至于到了汉元帝生命垂危的时候,史丹也敢为太子说话,力保太子登基。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太子刘骜继位登基,称为汉成帝。

汉成帝刚刚登基的时候,感念史丹的维护,提拔史丹为长乐都尉,升任右将军,封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后来又调任左将军,光禄大夫。

史丹因为站队成功和维护汉成帝的功劳,被汉成帝深深记挂,所以史丹在汉成帝这里几乎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但是史丹并不是一个得陇望蜀,贪婪无度的人,等过读过快意的人生,对史丹来讲,已经很满足了。

公元前20年,汉成帝下诏表彰,念及史丹对自己多年的忠心和付出,加封史丹为武阳候,食邑一千一百户。

其实以史丹的能力和汉元帝对史丹的信任,史丹本可以爬到更高的位置,但是史丹并没有这么做,一来史丹没有这个野心,二来,史家向来知道,登高必跌重。对于权利,史家的态度是差不多就得了,所以史丹在汉成帝即位之后,只是安守本分,并不敢张扬。

史家这样的人家非常懂得知足,上进,教出来的史丹也是谨慎周密,出类拔萃。后来史丹的兄长继承了史家的爵位,将家中的遗产都给了史丹,史丹也不推辞,全部接受了。

汉元帝在死前为何没废掉刘驁的太子之位? 第3张

就这样史丹得到了大笔钱财,再加上汉成帝赐予史丹的金银,史丹彻底成了大富翁。接下来大家是不是认为史丹应该清贫的度日,但是史丹并不是什么清高自傲的人,相反,史丹认为人生得意须尽欢,既然有钱花不了,就应该尽情的享受财富带来的一切体验。

于是史丹开始花天酒地,广纳妻妾,享尽人间富贵。

永始年间,史丹因为年迈请求辞官,汉成帝特下诏,让史丹将工作交接清楚,将将军印鉴上交,赐四驾马车,黄金五十两,安抚史丹回家养老。

过了几个月,史丹去世,汉成帝赐谥号顷侯。

史家先是因为扶持汉宣帝走上权力巅峰,在汉朝最荒乱的时候退出核心竞争地带,后来又因为史丹扶持汉成帝再次东山再起,起起落落中才能见到大家族的底蕴。

史丹一生有很多子女,其中有九个人都因为史丹的关系担任朝廷官员,后来史家的爵位之位也传承了下来,史家一共有四个人被封侯了,有十多人都做官做到了卿大夫以上,在王莽的时候,才断绝,只有将陵候史曾因为小心谨慎,所以才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