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刘备在曹操死后,派使者向曹魏示好是为何?

刘备在曹操死后,派使者向曹魏示好是为何?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9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魏、蜀、吴,自三分天下之势形成之后,任意一方要对其中一国发动战争,都要看第三方的态度,以免在战争期间遭到两面夹击。

当然,这其中曹魏又最特别,实力最强,也只有曹魏能同时应对另外两国的进攻。

比如蜀汉建兴六年时(公元228年),曹魏就一边在跟蜀汉进行街亭之战,另一边又在跟东吴进行石亭之战

再如蜀汉建兴十二年时(公元234年),蜀汉跟东吴联手攻魏,曹魏也是由曹叡和司马懿分兵拒敌。

刘备在曹操死后,派使者向曹魏示好是为何?

所以,曹魏底气最足,在三国之间的外交谋划上游刃有余。

蜀汉和东吴就没有曹魏的底气,互相攻伐之时,必须要盯着曹魏的动向。

必要时,该认怂就认怂。

即使是如刘备这样视曹魏为汉贼和死敌的顽固分子,也不例外。

蜀汉跟东吴在三分之势形成后,有过两次比较大的战争,一次是关羽大意失荆州,一次是夷陵之战

而在战争之前,双方都对曹魏有过示好行为。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末,孙权想攻打荆州。

当年的七、八月份,还在合肥跟曹魏进行大战的他,在行动之前,就赶紧向曹操表示臣服。

希望曹操在自己攻打荆州时,不要出兵攻打自己。《三国志·吴主传》中记载:

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

曹操同意后,孙权才敢出兵荆州。

其后,孙权还接受了曹操以朝廷名义授予他的骠骑将军、荆州牧的官爵,更是向曹操上书称臣。

荆州丢失,关羽被杀,刘备当然要报复,但他也忌惮曹魏的态度。

一年后的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死。

平生大敌加汉贼去世,刘备并没有放鞭炮庆祝。

宁愿从北方跑到几千里外的南方,也不向曹操投降的刘备,此时竟然派出使者向曹魏示好。

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就加入了相关的历史记载:

备闻曹公薨,遣掾韩冉奉书吊,并致赙赠之礼。文帝恶其因丧求好,敕荆州刺史斩冉,绝使命

曹丕心里明白得很,刘备跟孙权不一样。孙权身上没有多少政治包袱,该认怂时绝对会认怂,偶尔值得拉拢。

刘备不同,以大汉皇叔自称的他,以及他代表的整个势力集团都是以“复兴汉室”为行为准则,视曹家为贼,曹丕才不会对刘备妥协。

不过,虽然刘备的热脸贴上了曹丕的冷屁股,但他的目的却在其后曹魏的政治变动中达到了。

刘备通过韩冉(曹魏拒绝刘备遣使后,他停留在上庸打探消息),在第一时间得知了曹丕代汉的情报。

为此,刘备不但赶紧的称帝以示正统,也判断出,曹魏在新朝建立之后,短时间内无法干涉蜀汉跟东吴之间的战事。

于是,刘备称帝后的第一年(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放心大胆地出兵伐吴。

而一直担心刘备出兵报复偷袭荆州之仇的孙权,这个时候自然也不会得罪曹魏.

七月,刘备出兵,孙权先向刘备求和被拒,八月,孙权继续向曹丕称臣,《三国志·文帝纪》中记载:

刘备在曹操死后,派使者向曹魏示好是为何? 第2张

秋八月,孙权遣使奉章,并遣于禁等还。丁巳,使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

如此,孙权也能一心一意应对蜀汉的进攻。

由上述事例可以看到,蜀汉跟东吴,这两个相对于曹魏的弱者互相攻伐时,必须以曹魏的态度为主。

在曹魏的强势下,连刘备这样的顽固分子,为达成目的,也得低头。

不过,夷陵之战也是蜀汉、东吴在亡国前,对曹魏最后的妥协了。

孙权翻脸相当快,夷陵之战击败刘备后,在不称帝的情况下,他马上公布年号“黄武”,以表示跟曹丕其实是平起平坐的,并随即遭到了曹魏的讨伐。

跟曹魏翻脸的孙权,在刘备临死前,于白帝城又跟蜀汉达成了友好协议,第二年,东吴跟曹魏正式断绝关系。

此后,蜀汉和东吴都再没有进行过战争,双方是轮流或偶尔一起上,跟曹魏开干,直到双方分别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