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刘备为什么起兵东征?只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吗?

刘备为什么起兵东征?只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吗?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接下来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各路豪强逐鹿中原,前期霸主张角董卓袁术袁绍相继退出舞台后,终于形成了我们熟知的蜀魏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其中最为成功的必然是曹操,然而魏国这个说法其实是在曹操死后才有的。曹操一直以丞相自居,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一方代表的是汉室正统。

正因为这种局面,同样自称汉室正统的刘备,哪怕势力再强也无法称帝,古人讲究师出有名,毕竟有着正经刘家血统的汉献帝还好好地活着呢,刘备要是称帝那可就是造反了。

曹操病逝后,曹丕篡位称帝,正式建国大魏。如此一来,隐忍多年的刘备作为一方霸主,终于也称帝了,继承刘邦刘秀,号称“嗣武二祖”。

刘备为什么起兵东征?只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吗?

终于称帝后,刘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起兵东征,剑指江东孙氏。这一战打得极为惨烈,临危受命的陆逊一把大火烧掉了刘备的东征梦。

按理说刘备不是无能之辈,三国鼎立的局面如此微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他不会不懂,那为何这江东他是非打不可呢?

手足兄弟,情深似海

接受度最高的一种说法是,刘备此举是为了给关羽报仇。这一说法不仅在坊间的支持度最高,并且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也是罗贯中主要描写的方向。

刘备虽是汉室之后,但没落的他早期只能靠卖草鞋为生,从无权无势的草鞋贩子,到雄踞一方的蜀汉帝王,没有能人相助是不可能的。

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蜀国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又因小说《三国演义》的主角视角是蜀国,刘备手下的几位大将都被塑造得极为丰满,极富人格魅力。

在这其中,关羽更是人格魅力爆表,位列五虎上将之首,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等佳话百世流芳。

民间更是称其为关公,清朝时期雍正追封关羽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佛道两家对关羽也极为崇敬,道家称其为文衡帝君、协天大帝,佛家称其为伽蓝菩萨。

对百姓来说,关羽是一位被神化的人物,但对刘备来说,关羽是亲兄弟一般的存在。强盛的蜀汉帝国,最初的形状只是个白手起家的三人集团,而关羽就是其中之一。

刘备称帝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这两位兄弟,张飞是自己人害死的,报仇说报就报了。而关羽却是孙权害死的,这仇虽然难报,但是不可不报。

刘备为什么起兵东征?只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吗? 第2张

但家国之争毕竟不是山野江湖,仅凭一句报仇就要打仗,掏空国库、百姓受苦,是不是太儿戏了一点?其实东征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咱们慢慢说道。

荆州之地,立国之本

虽说《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蜀国的人物各个都塑造成了英雄,似乎随便单拎一个出来都能独当一面,这群人抱团岂不是天神下凡?

但就连罗贯中也不得不承认,三国时期真正的霸主,还必须得是曹操。还没拿下荆州之前,刘备被曹操追着打,举国逃亡,连儿子阿斗的性命也差点没保住。

直到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击溃曹军后,刘备巧取荆州,蜀汉政权才真正把腰杆子直了起来,说荆州是蜀汉的立国之本,一点儿也不过分。

可能还有人会好奇,就算没了关羽张飞,诸葛亮可还尚在,他怎么会放任刘备出这种昏招又袖手旁观呢?诸葛丞相不该出言阻止吗?

刘备为什么起兵东征?只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吗? 第3张

翻看陈寿的《三国志》,我们能找到些许答案,彼时蜀汉政权里,能说上话的能臣就那么几个,只有赵云站出来反驳刘备。

赵云的观点十分清晰,曹家在边上虎视眈眈,我们这时候去打荆州,江东必有大军驰援,我们占不到便宜,没准还会被曹家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

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但刘备却听不进去,刘备以“仁君”著称,绝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可见除了赵云外,支持他东征的人也不在少数。

诸葛丞相什么态度?丞相没有态度,三国宇宙最有智慧的诸葛亮这时候选择了沉默,发言权如此吃重的角色不说话,基本等于默认了。

理性上,诸葛亮肯定是反对东征的,毕竟蜀国刚刚建国,如此激进的决策肯定是弊大于利的。丞相只在刘备兵败后,说了一句,要是没打就好了。

但感性上,诸葛亮的家乡就是荆州,在蜀汉任职恶的诸葛氏有8人之多。当年赤壁之战,辛辛苦苦把家乡抢下来了,现在拱手送给东吴,那是怎么都不会甘心的。

刘备为什么起兵东征?只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吗? 第4张

更何况,刘备手下能臣大多都来自荆州,大将有魏延、黄忠、邓芝、宗预、李严、傅肜和傅佥父子等,重臣有陈震、郭攸之、董阙、樊建、张存、吕乂、王连、杜祺等。

虽有赵云带头反对刘备东征,但刘备这一决策出来,不仅能为武圣关羽出一口恶气,还能笼络整个荆州集团的人心,不然失了关羽,又失荆州,整个蜀国上下得多憋屈。

敌在江东,防微杜渐

其实以上两种说法多是从情感的角度去思考的,本质上是从微观的角度解剖历史,说服力终究是不够强的,国家问题还是要站在国家的角度看。

以宏观视角出发,吴国势力较弱,一直仗着长江天堑水军强盛退守江东,孙坚孙策虽然都不是省油的灯,但是从来也没对谁真正形成威胁。

可孙权就不一样了,拿下魏国他不敢想,但是拿下蜀国一直都是他的目标,而杀关羽取荆州就是这个计划的第一步。

东吴的狼子野心已经显现,就算没有东征之事,也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提防,毕竟稍有不慎,孙权可就要得荆望蜀了,东征也不过是以攻为守而已。

刘备为什么起兵东征?只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吗? 第5张

似乎这么一看,从理性和感性上,这一战都不可避免。东征的结果自然是惨烈的,但其实如果不是陆逊天降神兵,没准刘备东征也不至于惨败收场。

如今再讨论孰对孰错已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刘备不久后中道崩殂了。放开格局来看,如果没有气势澎湃的东征,对刘备来说会是个极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