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为什么古人会觉得“娶妻不娶颧骨高,嫁汉不嫁连眉梢”?

为什么古人会觉得“娶妻不娶颧骨高,嫁汉不嫁连眉梢”?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9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正所谓人不可貌相,那么为什么古人会觉得“娶妻不娶颧骨高,嫁汉不嫁连眉梢”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本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对于这句俗语我们先来看看前半句,人们说“娶妻不娶颧骨高”,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娶妻不能找那些颧骨比较高的女子,乍一看感觉有些奇怪,颧骨高有什么问题吗?有为何不能娶这样的女子呢?

其实站在古人的角度上来看主要有两方面原因,这第一方面原因就是从颧骨高这点来说,人们认为颧骨高一般是男人的特征,毕竟男性的骨骼和骨相更加立体、更有突出性。

为什么古人会觉得“娶妻不娶颧骨高,嫁汉不嫁连眉梢”?

可以看看自己身边的很多男性朋友,他们的颧骨很有很可能是比较高的,而且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有很常见,但是要是女性颧骨高的可不多见,所以人们也就认为女性出现这种特征是不好的表现。

她们会更加强势,很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不愿意听从丈夫的话,甚至连公婆都不听从,要知道在古代人们需要温柔贤惠,百依百顺的妻子,不需要女子有什么个性和想法,只需要她们在家相夫教子即可。

若是丈夫连自己妻子都管不住岂不是让人笑话,相反的,要是被妻子压制,连同公婆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所以为了避免娶这样性格特征的女子,就从外貌上来看。

第二方面就是从长相的美丑上来说,一般女子颧骨高会影响颜值,给人感觉脸型特别突兀,不像女子的长相,毕竟从大众审美的角度来说,女子有这种外貌特征的情况很少,影响颜值也是必然的。

若是说颧骨高还长得好看的女子想必屈指可数,而像清朝末年的隆裕皇后,她就是颧骨高,皮肤黝黑,这便是很典型的丑陋例子,而古人又喜欢小家碧玉,温婉可人的女子,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妻子长相独特,要不然街坊邻里很容易议论纷纷,到时候自己岂不是很没面子。

那话说“嫁汉不嫁连眉梢”是什么意思呢?“连眉梢”是指什么,说白了连眉梢就是男性的眉毛比较浓密,生长的过程中连接到了一起,所以看上去好像眉毛连成一条直线,一般都是雄性激素比较旺盛,或者是体毛比较多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不常见,但是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是在古人眼中却是很不好的外貌表现。

要知道在古代连眉梢的人除了那些粗糙大汉,就是街边流浪的乞丐,而这样形象的人基本上都是穷人。

毕竟谁家的地主豪绅或者是富家子弟会这么不修边幅,不注意形象,即便是连眉梢也会进行修整,注意仪容仪表,不为自己的形象,也不能给家族丢脸,所以也就导致古时候的人们普遍认为连眉梢的男性都是穷苦命,未来很难有大的发展,搞不好真的会穷苦一生或者是沦为乞丐。

为什么古人会觉得“娶妻不娶颧骨高,嫁汉不嫁连眉梢”? 第2张

对于女方父母或者是女子本身来说,她们肯定想嫁给一个有钱有势的,就算不是太富有,起码能够衣食无忧吧!怎么说结婚也是女儿的人生大事,同时也是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正所谓“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找一个合适且能够养家糊口的才是最好的。

若是连眉梢这种粗糙大汉定然不是他们渴望的如意郎君,因此就被排除在外,而且随着人们观念的固化还成了穷苦的典型代表,当然,就算是不穷,连眉梢的形象也不好看,影响男性的颜值,哪个女子不喜欢俊俏的帅哥,所以自然不会去选一个长相普通甚至是粗鄙的人。

客观来说老一辈人这样的观点并不是正确的,正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单单看外表去判断一个人肯定是错误的想法,只不过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普遍认为某种长相或者是外貌特征等等是他们所不喜欢的,也不愿意接触的,久而久之,也就导致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并且还演变成了传统的俗语。

虽然说通过面相确实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一些特点,比如个人气质、外显的性格特征、言行举止等等,但是要说直接去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好坏,命运如何?那肯定是无稽之谈,毕竟人心隔肚皮,仅看脸就评断太过肤浅。

话说回来,长相普通或者是丑陋未必就没有成就,例如明太祖朱元璋,他的长相就很奇特,宽脸凸下巴,实在是难以言喻,这无论是放到现在来看,还是在古代肯定不能算是帅哥,但是他却是明朝的创建者,受人敬仰的一代传奇帝王。

还有就是清朝时期的刘墉纪晓岚等人,这二人也都是相貌平平,甚至可以说是丑陋,可他们无一不是很有才华的人,在朝中也是地位显赫的大臣,这些人的面相要是放到社会底层,肯定不会被重视,搞不好连找媳妇都费劲,但不可否认,他们都过着大富大贵的日子。

对于民间的一些俗语我们要加以甄别,不能盲目的相信,有的可能有道理,值得我们的借鉴,那就继承下来,但是要是不合时宜或者是完全是旧社会的封建迷信思想,那我们自然就没有必要继续遵循,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唯有这样才能得到想要的生活,开创更好的文明和社会主义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