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明朝中后期的大臣们为什么天天都敢“怼”皇帝?

明朝中后期的大臣们为什么天天都敢“怼”皇帝?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脾气暴躁,杀掉了不少臣子,那么明朝中后期的大臣们为什么天天都敢“怼”皇帝?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其实明朝沿袭的是宋朝的风格,文人士大夫拥有极高的话语权。

朱元璋是草根出身,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得到不少文人谋士的帮助,因此,非常善待这些士大夫。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了六个“公爵”,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文臣李善长

因为是一起打天下的老哥们,李善长多少有点居功自傲的,创业元老嘛,即便没有股份,资历和威望是有的,因此,李善长敢于和朱元璋硬刚一下。

明朝中后期的大臣们为什么天天都敢“怼”皇帝?

电视剧《山河月明》中,朱元璋说了一句话:“朕是和天下老百姓共天下”。这句话说的是大义凛然,从道理上讲无懈可击,而且还颇有点现代主义特色。

但是,朱元璋忽略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老百姓”是谁,他们是一个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他们最朴实的愿望就是能有自己的土地,而不关心谁当皇帝,但是,“士大夫”却是一个能为朱元璋排忧解难的得力助手。

因此,皇权与士大夫的结合,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朱元璋是开国君主,他不按规矩出牌,直接取消了丞相,皇权,政权一肩挑。因此,在朱元璋时代的明朝,士大夫们还不是那么的嚣张。

朱棣没有他老爹那么旺盛的精力,他一个人顶不住,又把丞相给请了回来,逐步形成了明朝的“内阁”。从此以后,“皇权”和“政权”就实现了分离。

别看明朝的皇帝们都不务正业,有炼仙丹的,有玩蛐蛐的,有干木匠的,但是,明朝的行政体系却非常的高效

无论是朝廷大事,地方小事,人事调动都会汇总到内阁那里,内阁会开会讨论出来一个结果,然后“起草一份文件”,把这个文件上报给皇帝,这个过程叫作“票拟”。

“文件”到了皇帝这里,也不用皇帝操心,因为他身边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帮他处理这些事情,这个机构叫“司礼监”,全部由太监组成,而且是太监中最有权力的一个部门。

司礼监有“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秉笔太监负责对这个文件进行批复,同意还是不同意,在文件上写下意见,如果同意,那么就交给掌印太监来盖章,下发下去。

文件下发下去后,会给对口的部门去执行,如果是人事调动,那就给吏部,如果是工程建设,那就给工部,如果是财务开支,那就给户部。

六部之中,还有一个岗位叫“给事中”,这个人负责对内阁发下来的文件进行审核,如果发现有违规操作,给事中是有权进行弹劾的。

在这个大框架之下,内阁,司礼监,给事中,三方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形成了一套相互制衡的机制。

士大夫们这么能干,皇帝自然就当起了“甩手掌柜”。

对于文人们的劝谏也好,顶撞也好,明朝皇帝都看很淡,原因只有一个,你蹦跶得再欢,到最后还不是你干活,反正你们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当然,士大夫们再强势,他们也大不过“皇权”,明朝的皇帝们看似很弱,其实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老板毕竟是老板,CEO再牛,也是老板任命的。

比如嘉靖皇帝时期的“大礼议事件”。

明朝中后期的大臣们为什么天天都敢“怼”皇帝? 第2张

嘉靖的皇位,不是来自于他老爸,而是来自于他的堂哥正德皇帝。正德皇帝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让“兴献王”朱厚熜来继承皇位,就是后来的嘉靖。

朱厚熜不是皇子,他要继位,首先就得解决身份的问题,这个好办,历史上有很多的先例,把他过继给明孝宗,这样,他和正德皇帝的关系,就从“堂兄弟”变成了“亲兄弟”。

嘉靖是个孝子,当了皇帝以后非要追封他的亲爹为皇帝,这下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士大夫们不干了,你这是不按规矩出牌了,按照“游戏规则”,你已经过继给了明孝宗,那么你的亲爹就成了你的“叔叔”,怎么能称皇帝呢?

嘉靖一开始还很温和,士大夫们就来劲儿了,这个来劝谏,那个来劝谏,最后嘉靖生气了,开始口头批评,扣工资,免职等处理。

相持了3年,最后士大夫们妥协了,嘉靖获得了胜利,在正式为嘉靖亲爹立庙的那一天,士大夫们做了最后的争取,跪在庙外嚎嚎大哭,嘉靖一生气逮捕了143人。

明朝的士大夫们敢这么和皇帝对着干,根本原因就在于皇帝需要他们干活。

一个能干的员工,才有发牢骚的资格,一个没有任何业绩的员工,只能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明朝的皇帝,看似昏庸,其实他们很聪明,他们是真正的“老板”,充分放手让士大夫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且他们纵容“党争”,让不同派系的士大夫之间,相互争斗,这是领导用人的最高境界。

而且,明朝的皇帝,也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人,把他们逼急了,他们会拿出大杀器“廷杖”。

这是朱元璋定下的一个规矩,文人们不能杀,但是能打,谁要是蹦得欢,皇帝就可以打他的屁股,而且就在开会的地方,当着众人的面打。

别看是打屁股,身体柔弱,被当场打死的也不在少数。

“直言劝谏”,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们的“精神脊梁”,这是他们存在的价值,是他们存在的荣耀,如果能因为劝谏而死,他们会千古留名。

因此,即便是被“廷杖”,即便有可能会被打死,也挡不住他们给皇帝提意见,甚至发展到后来,有的御史会鸡蛋里挑骨头,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为了杠而杠”,反正越“杠”越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