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历史上的鲁肃和张昭是怎样的?

历史上的鲁肃和张昭是怎样的?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8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任,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任,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接下来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虽然取材于陈寿的《三国志》,但却有大量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情况存在,比如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吐血而亡。它把大政治家诸葛亮写成妖里妖气的神棍;把意气英发、雅量高致的周瑜写成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小人;把孙、刘联盟的主谋和组织者鲁肃写成老实而无用的老好人;把孙吴重臣张昭写成没有骨气的“投降派”。

历史上的鲁肃和张昭是怎样的?

周瑜就不用多说了,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他的同窗蒋干说他“雅量高致”;刘备说他是“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器量广大”;就连毛主席也多次替他“翻案”。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演讲中提到,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并非诸葛亮,而是周瑜。

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中,直接点明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说:“大敌当前,谁人挂帅?还是后起之秀周瑜挂了大都督的帅印,结果打了胜仗。”

那么老好人鲁肃和软骨头张昭是否也如周瑜一般被罗贯中抹黑了呢?真实的鲁肃与张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张昭

张昭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会写隶书,治左氏春秋,博览众书,是个中原学者。汉末避难渡江,孙策任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因为张昭年长许多,孙策还称其为“仲父”。

历史上的鲁肃和张昭是怎样的? 第2张

孙策去世时,托孤之臣就是张昭,孙策还拉着孙权的手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可见对张昭能力的认可!

孙策去世时,孙权只有17岁,是44岁的张昭亲自扶着孙权上马出巡,以示辅佐之心,才稳定了人心,又是在东吴拥有巨大声望的张昭梳理内政,令群臣恪尽职守,使东吴朝堂平稳过渡,可以说如果没有张昭的扶保,孙权能否继承江东基业尚在两可之间。

因此,孙权也以“师礼”待张昭,后来孙权每逢战事,都将后方的内政交给张昭,张昭也不负众望,事无巨细处理得井井有条。

曹操在南下征伐孙权之前,曾让阮瑀捉刀代笔给孙权写了一封软硬兼施的长信,开出条件,如能“内取子布(张昭字),外击刘备”,则江东之地永远归你,并且加官进爵永不相伐。

虽然曹操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但也足见曹操对张昭的重视,最起码是把张昭摆在了与刘备同等价位。

张昭不仅是孙权的“萧何”,还是“魏征”,张昭每次上朝议事,言辞都非常激烈,对于孙权的错处经常毫不留情地当面指出,“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比如,孙权好射猎,在孙策死于游猎的情况下,还不知收敛,张昭见到后,当着群臣的面直接对孙权说,“身为君主,当外御敌寇,内用群贤,能么能像野兽一样四处奔驰,一旦发生祸害,怎奈天下人耻笑!”令孙权相当难堪。

历史上的鲁肃和张昭是怎样的? 第3张

甚至张昭还因为孙权不听劝告,而赌气不上朝。有一次,张昭因为劝谏孙权不听,赌气不上朝,孙权恼羞成怒,直接派人封了张昭家的大门,意思是,你不是不上朝吗,有本事永远别出来,张昭一看,牛脾气也上来了,直接安排家人,在门内用泥土也封了起来。最后以孙权道歉、慰问张昭而告终。

如此一个直言敢谏之人,又怎么会是软骨头呢?张昭主张投降有自己的考量。

作为后来人,我们看待赤壁之战,自然认为“主战者”是明智的一方,但当时的实际情况却很难让人相信东吴能够战胜曹操。赤壁之战前,曹操上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下有百万能征善战的虎狼之师,曹操本身又是出色的军事家,“麾下战将千员”,如果曹操不是骄傲大意,被火烧赤壁,东吴取胜的几率很低。

况且张昭以善“内事”著称,“外事”本就是张昭的短板,所以张昭在分析了曹、孙之间的力量对比后,错误的认为一旦双方发生大规模的冲突,东吴是必败无疑。张昭力主降曹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说,张昭原不主张鼎足三分,是主张统一的。当时形势,对吴国的地主、官僚来说,分立有利,但对整个历史,对当时人民来说,曹操的统一,利益更大。假使没有赤壁之战,孙权降曹,刘备孤军无援,统一的局面根本不用等到公元280年,对当时的人民来说,对生产的发展来说,应该是件更大的好事。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就说,张昭的主张还是有道理的。

历史上的鲁肃和张昭是怎样的? 第4张

所以,张昭的主张并没有错,他的主张也没有太多私心。

张昭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非常关键,特别是在孙权即位之初,张昭更是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无愧“吴有张昭,万无所忧”。

张昭晚年因直言而不受孙权所喜,于是以年老多病为由,不再参与政事,在家著书立说。

尽管如此,张昭也甘之如饴,张昭一直活到了八十一岁,死后孙权身着素服前往吊唁,谥号文侯,以太牢礼仪祭祀。

鲁肃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川人,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事母至孝。据记载鲁肃体貌魁伟,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兼之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一副美男子形象不输周瑜。

同时他还仗义疏财,人缘很好,钱不够就“摽卖田地”,贩济穷人。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其家中一半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

除此之外,鲁肃还是一个有决断的人。当时袁术兵势强盛,请鲁肃作东城长。鲁肃看出袁术不成器,便携带老弱,举家南到居巢投奔周瑜。

周瑜介绍鲁肃给孙权,鲁肃指出当时形势,一、汉室不可复兴;二、曹操力量壮大,消灭不了;三、只能鼎足江东,看形势发展作打算。

“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

这就是堪比诸葛亮“隆中对”的“吴宫对”,也叫“榻前对策”,而且比诸葛亮早了整整七年。是不是诸葛亮有抄袭鲁肃之嫌?

鲁肃在孙权面前的出场,也比得上诸葛亮的待遇,“(孙)权甚敬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权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

历史上的鲁肃和张昭是怎样的? 第5张

而且,相比诸葛亮的隆中对,鲁肃的吴宫对实施得更早!尽管诸葛亮为刘备所做的战略规划同样堪称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但刘备三顾茅庐那会儿,却并没有条件实施。而鲁肃的吴宫对因为孙权的大力支持,“权闻言大喜,披衣起谢”、“权依其言”,从向孙权提出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公元208年,荆州刘表死,虽然孙刘两家有世仇,鲁肃还是建议吊丧,以观察形势。这时刘备失败,寄寓荆州。他认为如刘备能和刘表二子团结一致,便该和刘备结盟,共拒曹操,如情况相反,另作打算。还必需先走一步,免得被曹操走到前头。

不料鲁肃才到夏口,曹操已向荆州,鲁肃连夜赶路,才到南部,刘表子刘琮已经投降曹操,刘备正没办法,鲁肃乘机劝他和孙权联兵共同抵抗曹操。刘备很赞成,派诸葛亮作代表到孙权处商议军事,鲁肃的目的达到了。

由此可见鲁肃在曹操取荆州之前,已经定计,和刘备结成军事联盟,并且还努力争取时间,和曹军赛跑,虽然没有能够阻止刘琮投降,却及时地争取了刘备,在战略上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取得了主动。

在赤壁之战中,他是一个决策的人物,是坚决主战派的首领。

鲁肃回来复命,曹操声言东下,来信恐吓,孙权的谋臣都主张投降,只鲁肃反对。这时周瑜出使鄱阳,鲁肃劝孙权追还周瑜,拜为都督,鲁肃作赞军校尉(参谋长)。

很多人认为周瑜在劝说孙权抗曹方面的的作用远超鲁肃,小编认为不然,因为就惯例来说一般武将主战,文臣主降,周瑜主战只能是不出所料,以张昭为首的文官集团一力主降,使孙权犹豫不决,是鲁肃的一番话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

历史上的鲁肃和张昭是怎样的? 第6张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载:当孙权诸将皆劝权投降曹操时,“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众人可降,不失为下曹从事,独将军不可降,才是孙权抗曹的决心所在。

赤壁之战后,东吴方面对于刘备一方,有不同声音,有的主张趁曹操势弱,向西进军川蜀,再图中原,也就是甩开刘备或者把刘备纳入自己战略意图,独立对抗曹操,先来个二分天下,这种声音以周瑜、吕蒙为代表;还有一种声音,是主张借荆州与刘备,让刘备有自保能力,共同对抗曹操。这种声音的代表就是鲁肃。

对于“三分天下有其一”中最弱的一角,鲁肃的主张显然对于刘备来说是及时雨,但对于孙权来说则是两可之间,很难判断是对谁错,小编更倾向与鲁肃是正确的。

因为,一是曹操的魏国无论是在人口、地域、富饶程度在三国中都是一家独大,就算东吴能够取了川蜀,也不一定能够抗拒曹操。二是如果按照周瑜的主张则必然要与刘备对抗,那很可能反而形成曹刘联盟共同对付东吴的局面,那时的情形就不是能不能一统天下的问题,二是江东基业能不能保住的问题。

所以鲁肃对天下大势的判断,是很准确的。孙权对于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也是极认可的,虽然因为周瑜力主西进,孙权出现了短暂的犹豫,但最终还是采纳了鲁肃的政策,为曹操树敌,为自己结援。

所以,在对东吴政策影响力方面,鲁肃是要超过周瑜的。

历史上的鲁肃和张昭是怎样的? 第7张

鲁肃如此一个优秀的战略家为何在罗贯中笔下成了一个“忠厚长者”般的老好人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罗贯中刻意给刘备一方加持的“主角光环”,为突出诸葛亮的深谋远虑不得不让鲁肃牺牲,最终鲁肃在赤壁之战前后起到的作用都安排给了诸葛亮。

还有一个次要原因就是鲁肃不是一个阴谋家,他实施得更多的是阳谋,有点类似于曹操手下的荀彧,“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大隐隐于市”,故而名声不显,才让诸葛亮独美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