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实理由是什么?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实理由是什么?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7.8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想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实理由是什么?其实就是因为他没有才能,诸葛亮已经给他一个简单的任务让他刷刷“简历”,给他机会让他晋升,没想到到头来自己给自己坑了,不仅搭上了性命,还被后人嘲笑,枉费诸葛亮苦心培养他,也是辜负了他老人家的期望。

马谡是早期就跟随刘备的将领,那个时候他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小子,但是却精明强干,能言善辩,看上去也是气宇不凡,绝非等闲之辈,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马谡的才华也渐渐展露出来,他经常和他人探讨军事理论和作战计划部署,重要的是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点,讲出一些奇招,这让人们越来越认可马谡的军事才能。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实理由是什么?

后来马谡成了诸葛亮手下的一员大将,只不过因为年龄下的缘故迟迟没有上战场,也没什么过多的作战经验,更多的时间是跟随诸葛亮学习一些谋略以及军事策略,虽然说没有拜诸葛亮为师傅,但也算是他的半个徒弟,而且诸葛亮对于马谡的个人才华也很看好,想将他培养成未来蜀国的栋梁之才。

不过当时马谡的才能仅仅表现在纸面上没有用于实践,谁也不知道他在战场上究竟会表现如何,所以诸葛亮一直没有派给他重要的任务执行,也没有让他参与到一些重大战役中来,而是想慢慢的磨炼,让他积累更多的经验。

而马谡给人的表现就是可以独当一面,也能对很多军事技巧运用自如,就比如当年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就有马谡的提议,他认为攻心为上,武力为次,只有让孟获心服口服才能彻底收服,对此诸葛亮也是很赞同他的想法,不得不说他确实是有着过人的智谋,也因此被诸葛亮不断提拔。

等到后来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而后方的街亭位置需要有一个人镇守,以免被曹操偷袭,这样一个咽喉要塞一旦被占据那前线所做的努力就都白费了,所以这个镇守的将领一定得是信得过又具备很强的应变能力的,思来想去,诸葛亮便将这个重任交给了马谡。

马谡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是喜出望外,自己在诸葛亮身边多年,总算有机会大显身手了,为此他还特地立下军令状,若是街亭失守他提头来见,可见马谡是信心十足,而且还很兴奋,紧接着他便按照诸葛亮的指示前往街亭镇守,按理说他应该找一个合适的、隐蔽的位置驻扎,可是马谡太过骄傲,根本没有把临行前诸葛亮的嘱托放在心上,而是彻底放飞自我,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直接就让军队驻扎在半山腰上。

本以为这样可以居高临下,更好的观察敌人的动向,不成想魏国的大将军曹真派张郃为先锋,带领五万人马前来攻打街亭,不过等到张郃了解敌情之后差点没给他乐坏了,马谡居然胆敢把自己军队驻扎在半山腰,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张郃只需要断其粮草和水源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街亭,于是让士兵封锁山林,切断水源,阻断一切可能逃离的路线,就这样马谡被围困在半山腰上,为了活命他只能带领将士们拼死一搏,可长时间没有粮草,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根本抵不过张郃,没打几回合就落荒而逃,马谡也险些被杀,还是众人掩护,这才死里逃生。

归根结底这次失守街亭根本原因就是在马谡身上,要不是他只知死搬兵书教条,违背了诸葛亮的安排,还自以为是,不听从部下王平的正确建议,也不会落得如此惨败的下场,更重要的是,街亭失守也让诸葛亮在北伐战争之中取得的战果都付诸东流,为了回防不得不收缩军队,只能说好好一手牌因为马谡一个人全毁了。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实理由是什么? 第2张

按照马谡之前所立的军令状,他没能守住街亭理应处死,但是当时很多官员都纷纷为其求情,希望诸葛亮能让马谡戴罪立功,以马谡的才能重新夺回街亭也并不是不可能。

更何况蜀国正是用人之际,能遇到并培养出马谡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可遇不可求,诸葛亮要是杀了马谡绝对是一大损失,可是诸葛亮还是没有听这些官员的劝说,秉持军令如山的规定将马谡斩首示众。

而对于诸葛亮来说,他也不想杀马谡,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又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实在是舍不得,所以当时诸葛亮为此还为他落了泪,让人看了倍感忧伤,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情深义重,可是从深层次来看诸葛亮也不得不杀马谡。

首先马谡违背命令,没有遵循诸葛亮最初的安排和指令,而是一意孤行,要知道在军队之中,身为下属就应该执行命令,而不是肆意妄为,再加上马谡很早就想脱离诸葛亮,建功立业,已经不愿意被诸葛亮掌控,还曾说出“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的话,可见马谡已经自我膨胀了,如今酿下大祸,诸葛亮自然不能留他,要不然日后恐生变故。

其次就是诸葛亮想试试马谡到底具不具备独当一面的实力,平日里对很多战事见解说的有理有据的,万一也就只是嘴上说说呢?所以就让他参与到战争中来,试试他的本事,只不过诸葛亮没想到马谡这么自大狂妄,明明很好镇守的街亭转身就被敌军攻打下来了,这可不在诸葛亮预料之中,那这样一位徒有其表的将领确实是没有留着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