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哥伦布大交换的意义 哥伦布大交换对中国的影响

哥伦布大交换的意义 哥伦布大交换对中国的影响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9.3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

玉米、番茄、马铃薯、烟草、可可……看到这些词你会想起什么?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作物其实都来自一个15世纪才被世界“其他”地区发现的“新”大陆。1492年,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首次航行到达美洲,开了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的往来;同时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生态学大转换,历史学家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这一横跨东西半球的“交换”涉及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等等一系列内容的交换,意义深远。可以说,它甚至改变了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及亚洲人的生活方式。

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有一些交流是生物种群方面的: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以及病菌都传播到未曾到达过的地区。这些生物意义上的交流对于人类来说有着迥然不同甚至出乎意料的作用,一些人因为传染病而死亡,而另外一些人由于食物供应的增加和品种的丰富而发展壮大。航海探险带来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为了寻求贸易机会,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实际上,到18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建立起环球贸易和交通网络。

 哥伦布交换

在现代社会之前,物种交流的进程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特征。例如,在700—1100年这段时间里,伊斯兰教早期的扩张推动着植物和粮食作物品种传播到了东半球的大部分地区,这些移植的品种在它们所到之处生根发芽,促进了当地的人口和经济增长。但是“哥伦布交换”(the Columbian exchange)——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与疾病。因为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新一轮的物种交流,永久性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和自然环境。

16 世纪伊始,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罪魁祸首是天花,麻疹、白喉、百日咳和流行性感冒也是帮凶。在大航海时代之前,这些疾病从来没有到达过西半球和大洋洲,这些地区的人对这些传染病没有先天的或是后天的免疫力。而在东半球,这些疾病几乎成了流行病:婴幼儿是易感人群,幸存者由于幼年的感染而获得免疫力。例如,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天花的正常死亡率是10% 至15%,绝大多数受害者是十岁以下的儿童。虽然对于单个家庭和社区而言,天花的危害是巨大的,但是对整个欧洲社会而言并没有构成威胁,因为成人是不会染病的,也就不会影响社会经济生产和组织机构。

当传染性疾病传播到以前没有发生过此种疾病的人群中时,就会引起大瘟疫,有时甚至会摧毁整个社会。从1519 年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的人口就减少了90% 之多,由1700 万锐减到130 万。当西班牙征服者在墨西哥确立统治时,土著民族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传统或是消失殆尽,或是为西班牙所同化。

哥伦布大交换的意义 哥伦布大交换对中国的影响

外来的疾病在像阿兹特克和印加帝国这样人口密集的地区肆虐,同时也没有放过其他地区。天花和其他疾病的传染性极强,甚至在欧洲探险者到来之前就传播到了北美和南美最偏远的地区。到16 世纪30 年代,天花从墨西哥开始传播,向北传到五大湖区,向南到达阿根廷的彭巴斯。

同美洲大陆上一样,在太平洋的岛屿上,传染病蹂躏了毫无抵抗力的人民,造成了悲惨的后果,只是规模稍小。总之,在哥伦布交换过程中,欧洲人所带来的传染病可能造成了世界历史上最悲惨的人口灾难。1500年至1800 年之间,1 亿以上的人口死于传播到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疾病。

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粮食作物和牲畜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哥伦布交换带来的人口增长是大于人口损失的。从18世纪开始直到现在,世界人口持续增长,营养较好的世界是促进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小麦、稻米、蔗糖、香蕉、苹果、樱桃、桃子、豌豆和柑橘类的水果,从欧亚大陆来到西半球。非洲则贡献了甘薯、秋葵、羽衣甘蓝和咖啡。马、牛、猪、绵羊、山羊和鸡等动物也从欧洲来到了美洲,使得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

美洲本土的作物在交换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有玉米、马铃薯、豆类、番茄、美洲辣椒、花生、树薯、番木瓜、番石榴、鳄梨、凤梨和可可,这里列举的只是最为重要的几种。东半球的居民对美洲作物的口味逐渐培养起来,到了18 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在热带的土地上,花生和树薯生长茂盛,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

动植物品种的哥伦布交流使世界人口激增。1500 年,亚欧大陆从黑死病的折磨中复苏,人口约为4.25 亿。到1600 年,人口增加了25%, 达到5.45 亿。到1750 年,人口达到7.2 亿, 1800 年人口突破9 亿,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口增长了50%。人口的增加大部分要归功于由全球交流所带来的饮食营养的改善。

哥伦布交换不仅带来了各种疾病和动植物的广泛传播,也使人类移民自愿或者被迫地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上生活。1500—1800年间,最大的移民浪潮是非洲的奴隶被运往南美洲、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移民浪潮,包括欧洲移民来到美洲,在传染病过后人烟稀少的土地上定居。19 世纪,欧洲移民大量来到西半球和南非、澳大利亚和太平洋的岛屿,而亚洲人移民来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总而言之,这些移民浪潮给世界现代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贸易的开端

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商人所建立的贸易帝国连接着亚洲的市场和欧洲的消费者,为欧洲商人参与亚洲贸易创造了机会。实际上,到16 世纪晚期,在印度洋的贸易世界中,欧洲商人经营着地毯、香料、丝绸和白银,已然取得了与阿拉伯商人平起平坐的地位。

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例如,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和美洲建立了殖民地,在大西洋海域建立了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欧洲人生产的产品向西越过大西洋,换来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这些都是欧洲市场的紧俏商品。贩奴也是大西洋贸易的特征。欧洲人的产品向南来到西非,用来交换非洲的奴隶,然后这些奴隶被运送到西半球热带和亚热带的种植园中劳动。

哥伦布大交换的意义 哥伦布大交换对中国的影响 第2张

  贩奴也是大西洋贸易的特征

马尼拉大帆船是太平洋海域早期全球经济的产物。从1565年到1815 年的250 年中,西班牙大帆船——坚固、快捷、装备精良而且载货量大——定期往返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西岸的阿卡普尔科之间,从马尼拉满载着亚洲的奢侈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大部分的贵金属流入中国,这是因为中国经济繁荣,白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一些来自马尼拉的亚洲奢侈品留在了墨西哥,或是被运到秘鲁,供那里的西班牙统治阶层维持奢华生活。但是,绝大部分的奢侈品是从墨西哥通过陆路再经大西洋运到了西班牙和欧洲的市场。

在白银成为全球贸易迅速增长的催化剂的同时,一些动物不幸成为世界市场上的重要商品。有毛皮的动物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猎人猎取兽皮卖到中国、欧洲和北美。17世纪,估计每年有20万到30万张紫貂皮从西伯利亚流入世界市场。18世纪,有超过1600 万张北美海狸皮被制成了帽子和斗篷。无节制的捕杀产毛皮的动物很快使许多物种灭绝,或者濒临灭绝,并且永远地改变了这些物种从前生存的环境。近代早期的猎人还大批量捕杀鹿、鳕鱼、鲸、海象以及其他动物,以满足世界市场对动物产品的需要。

在17世纪和18世纪,全球贸易量快速扩大。例如,在17 世纪,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贝,从巴西进口蔗糖。小麦提供给国内不断壮大的商人、银行家和手工业者阶层,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了。英国、荷兰以及其他国家的商人热切地购买玛瑙贝——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地区充当货币——他们用贝壳交换奴隶,运往西半球的种植园。蔗糖被运往阿姆斯特丹,然后在欧洲市场上销售。到1750 年,除了澳大利亚以外,世界上所有地区都被纳入到全球的商业网络中,而欧洲商人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