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同样都是篡位夺权 后世对玄武门之变和靖难之役为何褒贬不一

同样都是篡位夺权 后世对玄武门之变和靖难之役为何褒贬不一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8.9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玄武门之变”和“靖难之役”同为篡位夺权,为何后世褒贬不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先说问题本身。其实单从史料上看,这两个事件在历史上都不怎么值得赞扬。一个是杀了兄弟,逼迫老子。一个是逼死侄子,负了老子。从道义上讲都不怎么光彩。所以从褒贬上说也就谈不上有太大的差异。

但是后世人们对这两次事件的看法确实有所不同,具体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点:

事件的范围

玄武门之变,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它只是一次发生在玄武门,秦王府,齐王府和太子东宫几个地方的军事政变而已,皇室死了两个皇子,秦王府和和太子东宫,齐王府两大阵营各自有些死伤。但对于整个大唐朝廷却几乎谈不上有什么太大影响。民间百姓就更不用提了,毫发未伤。只是对于李世民杀兄逼父,有违人伦,有些评批之词罢了。并且和李世民后来的政治成绩相比起来,更显得是白璧微瑕。

同样都是篡位夺权 后世对玄武门之变和靖难之役为何褒贬不一

网图侵删

靖难之役,同样从名称上可以看出,这已经是战争级别的事件了,靖难之役持续了三年有余,不说军队,普通老百姓也死难无数,对于整个社会经济也有比较严重的影响。地点波及北平、山东、北直隶、江淮、南京等地。所以从对国家的负面影响上来评判,靖难之役明显会更让人批评。

双方动用的军力

根据是唐书上的一些记载,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玄武门之变中,秦王府动用的总共力量约一千人左右。而太子建成一方动用的总共力量也不过两千多人。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取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主要是利用了短时间内的局部力量优势进行快速斩首行动,从而让东宫阵营失去了主心骨,力量迅速瓦解。

而靖难之役的参战方明军先后动用了共约 100 多万人,伤亡人数就达到了 50 万人左右;而燕军兵力约为 30 万,伤亡人数为 6 万左右。

同样都是篡位夺权 后世对玄武门之变和靖难之役为何褒贬不一 第2张

网图侵删

整个靖难之战先后有过多次大战,双方转战千里,战争波及大半个中国,具体战争过程如下:

击败耿炳文之战

击败李景隆之战

大宁之战

郑村坝之战

白沟河之战

济南之战

东昌之战

夹河之战

南下作战

灵壁之战

渡江之战

善后事宜

后人对于玄武门和靖难之役的评价差异,更大程度上还因为两个事件的后续善后事宜。玄武门后,以魏征为首的东宫一派成员大都被李世民赦免并且委以重任,这不仅仅是李世民的一时之胸怀宽广,这一举措为大唐保留下了多少忠臣良将。除了魏征之外,王珪,薛万彻,冯立等人也都被重用,并且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立下了很多功劳。

反观靖难之役,朱棣在算总账的时候,因方孝孺受牵连而死者共 873 人,充军者千余人。因黄子澄受牵连者有 345 人。此外,众多建文旧臣如卓敬、暴昭、练子宁、毛泰、郭任、卢植、戴德彝、王艮、王叔英、谢升、丁志方、甘霖、董镛、陈继之、韩永、叶福、刘端、黄观、侯泰、茅大芳、陈迪、铁铉等及其家人也都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还有一些则被发送教坊司为奴为妓。

两相这一对比,显而易见,靖难之役虽然是朱棣取得了胜利,但却失去了人心和公道。也无怪乎后世史家也好,民间也罢都认为他不如唐太宗。

影响不同

玄武门之变后,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大唐迎来了贞观之治,从而为后续的永徽之治,开元之治奠定了基础。

而靖难之役后,由于朱棣是造反称帝的,猜忌之心甚重,故恢复锦衣卫特务统治。随后设立了东厂,令亲信太监掌权,这直接导致了宦官地位的提高。而之后,纵观个明代,锦衣卫加东西厂特务统治几乎贯穿始终,为日后宦官祸国埋下了种子。

史笔如铁,人心似秤。综上所述,靖难之役在历史上评价是不如玄武门之变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