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商鞅变法如此严苛残酷 秦国的百姓为何没有选择造反

商鞅变法如此严苛残酷 秦国的百姓为何没有选择造反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0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商鞅变法内容极为严苛甚至是严酷的,为何秦国百姓不举兵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想要弄懂商鞅变法的真正内涵不能只是记住哪些措施,还要能明白其的变法思路,归纳起来就是两点,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保持在一个平等的贫穷水平;二是“利出一孔”意思就是想要得到利禄赏赐就只有一条途径,从事耕战。

商鞅变法如此严苛残酷 秦国的百姓为何没有选择造反

商鞅剧照

为了把百姓都整成没有油水的穷鬼,商君书里也是记录了手段有贫民、弱民、残民、辱民,真是把人当牛马,后人看来真实汗颜,在反映荀子的军事思想的《荀子议兵》里有记载对秦国民众的描写“其生民也陿阸,其使民也酷烈”。在用现代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商君书里的手段大概就是,通过“贫民,弱民”使得秦国民众终日为了那口裹腹粮,那尺裹身布奔波劳碌,剥夺其生理需求。而“残民,辱民”则是剥夺了秦国民众的安全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商鞅之法除了把百姓整的像个穷鬼外,还有更加狠的招就是奸(注意“奸”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强奸”)、杀强。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说过商鞅的严刑峻法其中之一为了获得大量的刑徒,有兴趣的可以去阅读上一篇文章。奸,杀强目的就是把那些生活水平较好能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生理和安全需求的“强者”都消灭掉,杀富留贫,秦国的社会就能处于一种“平等地穷”的生活水平。

再说文章第一段里提出来的第二点“利出一孔”,其实也不难理解这句话,目的就是要求国家力量控制所有的发财之路,实现国家垄断。法家推崇的“重农抑商”观念,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得大量的粮食,更为深远的是商业容易造成社会的贫富差距分化,想想现代社会里资本的力量造成的贫富分化可是有多严重,而商鞅改革目的就是为了造成全民的贫穷,所以怎么可能会开放商业,所以必须由秦国国家层面垄断所有的生财之道。

商鞅变法如此严苛残酷 秦国的百姓为何没有选择造反 第2张

人都想过上好日子,都想吃香喝辣的,没人想吃糠咽菜。商鞅改革就是把秦国百姓整的平等地穷,那么过上好日子的想法就更加明显了,在这么整个压抑的社会环境里,秦国政府只要给百姓一些好处,那么就可以让全民为了那么一点利益好处就可以去拼命,这才是利出一孔的本意。

商鞅改革虽然是想要众人平等地穷,想要发财,他还是给留了后路,秦国的耕战体系里就有一个参军砍敌军人头的唯一一个“上升途径”,这就是所谓的“利出一孔”意义,只有听话,听当权者的话,你才有可能发家致富。

以上说了那么多,你是不是也疑惑,秦人都混的这么水深火热了,为啥不反了他丫的。反抗也就三招:举兵造反,逃亡他国,磨洋工。咱们逐一分析这三招,举兵造反,前文有说到商鞅改革里的“杀强”,就是把有点反抗意识,有当领导潜质,家境富裕的人都干掉了,剩下都是一群顺民,没有带领者怎么造反?说到逃亡他国,商鞅的严苛法令也给你准备好了应付招数,连坐罪已经给你布下天罗地网,你周围的邻居怕是会没日没夜的互相盯着彼此,而且一路逃亡下榻住店都需要政府的公文,被抓到之后可能还少不了肉体的刑罚,最后都还是得干活,何苦呢?想磨洋工,不积极进行农业生产,高额的赋税让你吃饱饭都难,磨洋工只能是饿死。

商鞅变法如此严苛残酷 秦国的百姓为何没有选择造反 第3张

只要有足够细致的严刑峻法,把百姓的所有反抗想法都扼杀在摇篮里,同时只要不被他国军事力量击败而国破,这种严苛的制度就能继续玩下去,需要拿捏准一个分寸,就是让秦国百姓吃不太饱,又不会饿死,自然民众都会听政府的话。

秦人对于朝廷没有多少是真正的忠诚。更加多的是畏惧和恐惧,一旦威胁恐惧和畏惧的外部条件消失,如同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的举兵,秦朝的崩溃是迅速的,沉默的力量都起来推波助澜加速政权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