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古代王朝对战游牧民族缺少战马 王朝为何不鼓励民间养马

古代王朝对战游牧民族缺少战马 王朝为何不鼓励民间养马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8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历代对游牧军队作战缺乏马匹,为何中原王朝不鼓励民间养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引言

在古代,游牧民族骑兵在战争中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在面对步兵队伍时,骑在马上的游牧民族士兵不光可以用弓箭在远距离将一支步兵队伍射垮,或是给予重大杀伤,还能纵马冲锋,利用战马的冲击力将步兵阵线冲垮,然后近战厮杀。

古代王朝对战游牧民族缺少战马 王朝为何不鼓励民间养马

并且他们仅需少量骑兵就可以拖住步兵,拖住其行军速度,让其难受至极,走,走不掉,打,打不着,所谓“百骑环绕,可裹万众,千骑分张,可盈百里,摧坚陷阵”,说得就是如此。

另外,骑兵对战步兵时还总是占有战略优势,因为他们打得过可以打,打不动了,可以撒腿就跑,反正步兵的两条腿追不上骑兵的四条腿,让步兵在对战骑兵时虽然也有机会取得胜利,但战果却往往很小,没办法歼灭敌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古代王朝对战游牧民族缺少战马 王朝为何不鼓励民间养马 第2张

而在火器没有大发展的古代,中原王朝或者说农耕民族要想对付游牧民族的骑兵,就必须要有自己的骑兵,并且数量还不能太少,素质还不能太低,否则作用不大。毕竟随便一个草原大部落发发狠,也都能拉出几万骑兵来,而且个个马术能力还不低,毕竟人家从小就练骑术,少时骑羊射兔,长大骑马打仗。

古代王朝对战游牧民族缺少战马 王朝为何不鼓励民间养马 第3张

为了能和这样的敌人争斗,中原王朝就必须要有大量的骑兵才行,但尴尬的是,缺马尤其是缺乏战马实在是历代中原王朝的通病。

有人可能想到了,既然游牧民族可以在草原羊马,那农耕民族为啥不能在中原农耕地区自己养马呢?另外还可以借助民间力量,鼓励和发动百姓来养马,这样一来中原王朝不就不缺马了吗?

古代王朝对战游牧民族缺少战马 王朝为何不鼓励民间养马 第4张

其实历史上,许多中原王朝都曾让民间百姓来养育马匹,但很可惜的是,这些尝试和相关的政策,一般也仅仅是在前期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然后很快就会陷入腐化,民间百姓也被折腾的怨声载道,甚至是出现伤民的情况,还有一些老百姓则被马政之苦给逼得造反,激起民变来(如明朝刘氏兄弟)。

古代王朝对战游牧民族缺少战马 王朝为何不鼓励民间养马 第5张

让民间百姓来参与到养马当中来,让马匹流散进民间,当然可以,但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中国古代的许多朝代都有过民间养马的政策,比如王安石变法中的很重要一项就是把马寄养在百姓家中,让百姓代为领养,官府还有相关的补助,平时百姓也可以使用家中所养的马匹,干农活或者是骑行,等到国家需要的时候,再将马匹上交。这一政策看起来非常美好,也非常实用,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但真正实行起来以后,才发现是一大坑,百姓纷纷抵抗。

古代王朝对战游牧民族缺少战马 王朝为何不鼓励民间养马 第6张

因为农耕地区的很多地带都是温湿地带,这种湿热环境和温度条件,并不特别适合马匹的生长繁育(许多马种喜高寒),马匹很容易生病死亡(炎热的夏天容易爆发疫病),其次养马不像养牛,马匹本身饲养就不容易,吃得多不说,还对饲料要求不低,还需要专业的兽医,否则很容易死亡或是废掉,因此养马对普通百姓来说代价就太大了,得不偿失:

王荆公行新法,一面想训练保甲,一面又注意到养马。但在中国内地养马不方便,据当时人估计,养一匹马所需的土地,拿来种田,可以养活二十五个人,这是在农业社会里要准备战争的一大缺点。王荆公不得已,定出保马政策,让民间到政府领马养。把马寄养在私家,一匹一匹分散养,平时民间可以利用领养之马,遇到战争需要,再临时集合。这种事民间当然情愿做。领一匹马来,平时作牲口用,却不晓得马在温湿地带饲养不易,很容易生病死亡。但马死了要赔钱,于是农民把养马看做苦差。”

古代王朝对战游牧民族缺少战马 王朝为何不鼓励民间养马 第7张

而明朝时,官府为了获取马匹,也想出了多种方法,比如按照土地亩数直接向民间征马,或是让民间一户或多户百姓养一匹马,朱元璋时代还曾计划向民间下发马驹,让百姓抚养,但要求是领到马驹的百姓,要在以后的四年里陆续缴纳三匹马才行,而且上交的马匹还要经过官差的检查,不合格的不要,国家也不给任何补助,只有上缴了合格的马匹,百姓才能领到养马补助,另外百姓还必须得运输马匹,按时将马匹送到了指定地点后,才能获得相关补助。

古代王朝对战游牧民族缺少战马 王朝为何不鼓励民间养马 第8张

其他几种马政也差不多,总的来说就是百姓为了养马所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巨大,远超国家给的那三瓜俩枣,要是养的马再出些问题,或是生病或是死了,那才完犊子呢,想办法赔钱交罚款吧。而百姓辛苦养出来的马,除非交给国家以外,百姓几乎无用(马要交税,不敢役使干重活),官府承诺的养马减免徭役、税赋,到后来还成了一纸空文,养马户还是逃不掉。这种情况下,百姓除非吃猪油蒙了心,否则咋会心甘情愿地为国家养马?

古代王朝对战游牧民族缺少战马 王朝为何不鼓励民间养马 第9张

但事实也证明,如果官府真的下定决心,狠下心来推行马政,执行严苛的相关政策,那么中原地区的马匹保有量很快就能上来,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明朝永乐年间了。永乐元年,国家马匹据推算不到四万匹(此前洪武朝时,甚至用铁锅和琉球人换马),结果由于永乐大帝的对外战争缴获(几次对蒙古作战),以及他的坚持不懈,狠抓马政,到永乐二十二年之时,国家马匹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七十多万。

古代王朝对战游牧民族缺少战马 王朝为何不鼓励民间养马 第10张

但其背后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许多百姓因为养马上交这件事,被逼得不得不将妻妾典卖换钱交罚款,甚至是卖儿卖女,所以这些马政根本无法长久。另外,还需要一个能打,有大魄力的皇帝,同时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官府,否则就会出乱子,轻则民怨沸腾,重则直接民变。事实上,这边永乐皇帝一死,那边新继位的皇帝,就开始了给百姓减负,对交不上马匹的马户减免积欠,又让官府出面赎买回百姓典卖的妻妾儿女等等,这赢得了一众支持,之后的皇帝们也大都如此,没办法,马政猛于虎,对百姓的负担实在是太大了:

“各处军民有因追陪孳生马匹,为官府所逼,不得已将男女妻妾典卖与人者,诏书至日,官府悉为赎还,不许托故延缓,如女子年长已成婚配者,不在此例,今后倒死孳生马匹只照洪武中例追陪。”

古代王朝对战游牧民族缺少战马 王朝为何不鼓励民间养马 第11张

后来百姓宁愿缴纳不养马的罚款,也不亲手养马,张居正改革之后,朝廷干脆将所有散给散户的马匹全部就地转卖,但马户的编制不变,只是他们再也不用交马了,此后养马户只需交银子就行:

“通行南北直隶、山东、河南巡抚衙门并札付两京太仆寺,仍咨都察院,转行各抚按并印马御史,行各司道并府州县掌印官,将卖剩一半种马尽行变卖,司道各官亲估价银,上等无过八两、下等无减五两,估完先造清册送部,案候查考。以文到之日,南直隶限一年以里,北直隶、山东、河南限十个月以里,变卖完日,倾销成锭,各州县依期解部,发寺收解,专备买马,不得别项支用。每马每年折征草料银一两,以万历九年为始,征完各州县类总解部发寺,不许延捱拖欠,孳骑已报在官,其种马堪卖者,将狗给赏马户,不堪卖者将购一同变卖辏价,马户有逃故种折者,审实免征,逃移复业、种马犹存者,照下等马价减估等因。”

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中原地区的马政“放羊”,不断衰弱,越来越荒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