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长孙无忌作为李治的舅舅 李治为何还要除掉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作为李治的舅舅 李治为何还要除掉长孙无忌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3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李治为何要除掉长孙无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659年,在李世民一朝备受荣宠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被许敬宗等人诬告谋反。唐高宗李治闻听后,哭着向群臣说道,长孙无忌是自己的舅舅,不忍心加罪。

长孙无忌作为李治的舅舅 李治为何还要除掉长孙无忌

直到许敬宗搬出了汉文帝杀掉舅舅薄昭的前例,唐高宗这才将长孙无忌发配岭南,而在同年,长孙无忌就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被逼自杀。如果,我们仔细回顾这一案件,不难发现这其中疑点重重,已经是外戚加朝廷第一重臣的长孙无忌没有道理谋反。

因此有人推断,是因为当年唐高宗在废除王皇后,准备立武则天为后时,长孙无忌提出了反对意见。其实这个理由也不足以构成唐高宗痛下杀心的理由。

在长孙无忌死后,唐高宗李治提拔了一大批瓦岗旧臣和庶族人士,这其中就以徐茂公也就是李绩为主。而长孙无忌的死其实是其背后的关陇势力和庶族势力争权的结果,而在他们的争夺过程中,唐高宗李治选择了庶族势力。

李世民为李治留下的三个辅佐重臣

公元649年五月,一代明君李世民去世,21岁的太子李治登基。其实在李治之前,李世民还有两个太子,一个是因涉嫌谋反逼宫的首任太子李承乾,二就是李世民的四子李泰。

长孙无忌作为李治的舅舅 李治为何还要除掉长孙无忌 第2张

李承乾因谋反被流放后,李泰因自小得到李世民的偏爱,而且又十分爱做表面文章,就在这个太子空档期,向李世民许诺,如果自己当上太子,会杀掉自己的儿子,以求百年以后让弟弟李治登基称帝。后来,李泰被查出和太子谋反一事有所关联,李世民也终于认清这个乖儿子的真面目,于是将太子之位定给了晋王李治。

而推动李世民选定李治为太子这件事中,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当李世民临终时,特意将两人召到床榻前,将两人比作霍光、诸葛亮等辅助能臣,并嘱托李治,有此二人,李家江山可以永固。

在屏退二人后,李世民对李治接着说道,自己留给他的还有一名托孤大臣,此人就是李绩。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是文臣,他们可以保证国家政治平稳、民富国盛。

然而彼时的大唐也经常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挑衅,因此李绩就是李世民留给李治的靖边利刃。然而由于李绩并没有受到李治什么样的恩惠,和李治又没有血缘亲疏,因此,李世民决定签发一个诏书,贬谪李绩,等到李治即位后,再把李绩收回中央,这样一来,李治就对李绩有知遇之恩,定会效忠于他,后来李治照做,果然得到了李绩的效忠。

长孙无忌如何触碰到了李治的逆鳞

1.托孤重臣成为了专权权臣

公元650年,中书令褚遂良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了中书下的一个官员的房子,随后,这件事被监察御史弹劾,认为褚遂良以权谋私,强买强卖。

长孙无忌作为李治的舅舅 李治为何还要除掉长孙无忌 第3张

最终褚遂良被判处缴纳罚款,以及被贬为同州刺史。而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在审阅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这起案件中大理寺少卿张叡却极力偏袒褚遂良,这也引发了唐高宗李治的警惕:朋党之祸。

这年是李治当上皇帝的第一年,自己的威信尚未建立,而堂下的朝臣纷纷选择褚遂良和长孙无忌进行依附,这对皇权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威胁,自古权臣欺幼主的案例不在少数,因此,褚遂良就这样被调离了中央。

然而就当李治以为自己凭借此事树立了皇权威信的时候,褚遂良却被再度调回京城,而且官居要职。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长孙无忌的操作。看着刚被自己贬谪就又重回中央的褚遂良,李治明白权臣之害已经在大唐王朝初具雏形。

而当李治拿着这件事去旁敲侧击长孙无忌时,长孙无忌却丝毫听不到李治话语中的敲打语气。李治曾问长孙无忌,朝廷之中出现了因私害公的事情,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作为李治的舅舅 李治为何还要除掉长孙无忌 第4张

长孙无忌却回答道,这是人之常情。李治听到这里,心里已经凉了半截。如果以权谋私是人之常情,那就意味着任何攀附长孙无忌的人都可以拿朝廷权力对奖赏,那这不就是妥妥的专权僭越。

可以说此时的长孙无忌在李治眼中,已经离死不远了。

2.君臣矛盾的导火索:废后案

公元655年,李治准备废除王皇后,立武则天为为后,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争论。而作为百官表率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率先表态:坚决不同意立武则天为后。

当李治把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绩和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召集到宫内商议废后之事时,褚遂良更是慷慨激昂,罗列了数条不能废后的理由,而一旁的长孙无忌也对此表示支持。李治本想和颜悦色的和他们沟通,然而褚遂良上来就把沟通的大门卡的死死的。因此李治内心自然不悦。

然而此时的褚遂良不管这些,他更是以行动逼迫李治放弃废后的想法。褚遂良脱掉官帽,对着李治疯狂叩头,嘴里还不断喊着:“望陛下三思。”

长孙无忌作为李治的舅舅 李治为何还要除掉长孙无忌 第5张

任何人都不喜欢被人逼着做事,更何况是统御天下的天子,因此李治对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内心的愤恨可以说是打了极点,而武则天更是将两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当李治屏退左右,问道李绩关于此事的看法时,李绩的一句话成功为李治解了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问别人。”也正是这句话,让李治最终废后成功。

3.长孙无忌被杀的真正原因:关陇集团势力过于庞大

其实早在东汉时期,门阀士族就一直把控着历朝历代的政治命脉,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门阀士族更是在社会上形成了重要了影响力,无论政权如何更迭,这些世家大族总能蓬勃生存。

甚至是一些政权的建立都不得不依附于各大门阀世家,隋唐两朝的建立,背后都有门阀世家的影子。然而这些门阀由于势力盘根错节,甚至不把皇室放在眼里。

当年李世民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清河崔氏,却被崔氏拒婚,足见这些门阀士族的影响有多大。科举制的开创初衷其实正是为了打压这些门阀贵族。

长孙无忌作为李治的舅舅 李治为何还要除掉长孙无忌 第6张

反观李治身边的人,大都是门阀贵族出身,王皇后的背后是太原王氏,萧淑妃的背后是兰陵萧氏(南朝皇族),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背后则是关陇贵族。如果继续让这些门阀之间相互结交,那么皇权就会受到极大威胁。

自古以来,真正能做到大权独揽的君主相当稀少,即便勤奋如朱元璋,奈何还是被自己的大臣摆了多少道。皇帝一方面要收拢各方势力,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预防权力过于集中,当这股权力威胁到自身时,那他也只能痛下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