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嘉靖为什么要将朱棣的牌位移除太庙 嘉靖是怎么想的

嘉靖为什么要将朱棣的牌位移除太庙 嘉靖是怎么想的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8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嘉靖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其实他也不想动将朱棣牌位移出太庙的想法,但是现实逼着他动这种想法。

不过多亏后来他经过再三思虑,放弃了将朱棣牌位移出太庙的想法,但是朱棣儿子朱高炽却莫名躺枪,遭了殃。

嘉靖为什么要将朱棣的牌位移除太庙 嘉靖是怎么想的

嘉靖十七年,通州同知丰坊上了一道奏折,这道奏折一经公开,朝廷直接炸锅,所有的大臣都不敢相信,竟然有人敢上这种奏折。

奏折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这道奏折的中心思想极其简单,那就是希望嘉靖的父亲兴献皇帝能够“称宗附庙”。

什么是称宗附庙呢?“称宗”指的是庙号,“附庙”指的是入太庙。

无论是称宗,还是附庙,都是只有真正的皇帝才有资格,只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开国皇帝的先祖。

而嘉靖的父亲兴献王从始至终都只是一个藩王,他有什么资格称宗附庙?

抛开他有没有资格称宗附庙这件事情不谈,就谈如果他真的称宗附庙,明朝的历史该如何叙述?就比如修《明实录》的时候,该不该给他修一份?

如果给他修了一份,那么他的位置又是怎么样安排?

他作为明孝宗的弟弟,明武宗的叔叔,辈份高于明武宗,低于明孝宗,那么他应该排在哪里呢?

排在明武宗的前面不对,要知道他没有当过皇帝,那该在哪里呢?这个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由于称宗附庙这件事情太过于荒诞无稽,就连靠着阿谀奉承上位的严嵩都持反对意见。

但是嘉靖却不在意,在他看来,这件事情一定要办成,因为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群臣的反对而胜利。

在此之前,他就一步一步将他父亲从“陌生人”变成亲人。

嘉靖为什么要将朱棣的牌位移除太庙 嘉靖是怎么想的 第2张

嘉靖身为外地的藩王,为什么能够成为皇帝呢?因为明武宗无子。

按照兄终弟及制度,只能从自己的弟弟中挑选,但是明武宗也没有弟弟,那就只能从距离自己最接近的皇室血脉中挑选。

而这个挑选出来的人就是嘉靖。

嘉靖的父亲是明孝宗最年长的弟弟,没有人比他更适合继承皇位。

封建社会奉行的是宗法制度,皇帝那一脉称为“大宗”,其他的皇室成员称为“小宗”。

如果大宗没有人继承皇位,那就从小宗里挑选一个人出来继承皇位。

而这个被挑选出来的人,必须要放弃自己的父亲,将父亲称为叔叔,将上一任皇帝称为父亲。

像嘉靖这种情况,肯定不是将明武宗称为父亲,毕竟他与明武宗同辈,而是将明武宗的父亲,也就是明孝宗称为父亲,明武宗则是兄长。

但是嘉靖却不吃这一套。

要知道,不止明武宗是独子,嘉靖也是独子。如果他认明孝宗为父亲,那么就等同于他的父亲没有儿子。

其中最不满的还不是嘉靖,是嘉靖的母亲蒋太后。

嘉靖为什么要将朱棣的牌位移除太庙 嘉靖是怎么想的 第3张

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蒋太后别提有多高兴。

但是有人却通知自己,不但自己以后不能够成为太后,就连自己的儿子都不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别人的儿子。

母子之间也不能够再以母子相称,而是以婶侄相称。

相信哪一个母亲听到这种消息都接受不了,蒋太后也不例外,当即大发雷霆,痛骂群臣。

当时的她尚在入京的路途中,还没有入京,明确表示,如果她们母子不能相认,那么她就坚决不入京,直接返回安陆。

而嘉靖也在北京明确表示,要是不能够认他的父母,那这个皇帝不当也罢。

群臣虽然被逼到了死角,但是却没有彻底妥协,而是向嘉靖提供了一个各自退一步的方案。

那就是将“兴献王”改为“兴献帝”,将“兴献王妃”改为“兴国太后”。

在身份上更进一步,嘉靖可以用“兴献帝”、“兴国太后”来称呼他的父母。

嘉靖同意了这个方案,蒋太后也同意了这个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却并没有达到嘉靖、蒋太后满意的程度,因为嘉靖还是别人的儿子。

“兴献帝”只是帝,并不是皇帝,只有成为皇帝,嘉靖才不用给别人当儿子。

嘉靖能甘愿给别人当儿子吗?肯定不甘愿。

嘉靖为什么要将朱棣的牌位移除太庙 嘉靖是怎么想的 第4张

兴献王称帝一事发生在嘉靖元年三月,而仅仅只过了九个月,也就是嘉靖元年十二月,嘉靖就宣布,他要将“兴献帝”改为“兴献皇帝”,“兴国太后”改为“兴国皇太后”。

此时的嘉靖已经从上一次的兴献王称帝斗争中有了一定的政治经验,况且又不是没有人成功过。

当年宋仁宗无子,将皇位传之宋英宗,宋英宗一继就翻脸不认人,坚持称自己的父亲普安王为父亲,在当时的朝廷上也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但最终胜利的却是宋英宗。

兴献王称帝一事,嘉靖能够成功,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另一个人居功至伟,这个人就是当时的礼部主事张璁。

而张璁在担任礼部主事(六品)的时候已经将近五十岁,而别人将近五十岁都已经进入内阁当首辅,就比如张居正。

前途堪忧的张璁在嘉靖的身上看到了飞黄腾达的可能,因此一个劲的支持嘉靖。

群臣说嘉靖不能够称自己的父亲为父亲,他就列举经典,说嘉靖能够称自己的父亲为父亲。正是因为他的支持,兴献王才能够称帝。

不过他随后就遭到了群臣的报复。

原本礼部主事已经够堪忧,首辅杨廷和还将他发配到南京担任刑部主事,远离了改治中心,让原本没有前途的仕途变得更加没有前途。

现如今嘉靖又要将“兴献帝”改为“兴献皇帝”,而群臣又出来阻止,嘉靖自然第一时间想到张璁。

群臣其实都知道强迫别人不认自己的父亲为父亲是不道德的事情,要是真的辩论起来,有极大的可能会败北。

因此,他们只能再次选择退步。

将“兴献帝”改为“兴献皇帝”可以,但要在“兴献”前面加上“本生”两个字,本生指的也就是亲生的意思。

嘉靖为什么要将朱棣的牌位移除太庙 嘉靖是怎么想的 第5张

按道理来说,嘉靖也应该满足,但是他依旧没有满足。

因为他还是有两个父亲,一个是本生父亲,也就是兴献皇帝,另一个是名义上的父亲明孝宗。

有的人或许觉得嘉靖得理不饶人,但其实并不是。明面上嘉靖是为了给自己争个父亲,但实际上,嘉靖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

如果说他的父亲不是他的父亲,那么他将一辈子活在别人拥立的阴影之下。

因此,他必须要保证他父亲的地位,才能够进而保证他的地位。要让天下人明白他嘉靖的皇位不是继承别人的,是继承他父亲的。

嘉靖三年,嘉靖公开表示要将兴献皇帝前面的“本生”二字除掉。群臣的态度也与之前一样,甚至比之前更加激烈。

爆发了明朝赫赫有名的“左顺门事件”,二百三十位大臣集体跪在左顺门外痛哭。

其中有五位尚书,两位监察院都御史,三位侍郎,最重要的是,还有两位内阁成员。

这么大规模的群臣示威活动,上一次发生的时间还是在成化年间。

嘉靖对于这二百三十位大臣是怎么样处理的呢?将一百八十多名抓起来廷杖处理,也就是脱掉裤子用大木棒打屁股。

有十七位大臣被当场打死,剩余的大臣要么是发配,要么是降级,要么是罚俸。

而嘉靖将兴献皇帝前面“本生”二字去掉的既定目标也得已完成。

从今往后,他终于只有一个父亲。

嘉靖为什么要将朱棣的牌位移除太庙 嘉靖是怎么想的 第6张

从嘉靖三年到嘉靖十七年,总共过去了十四年。

在这十四年的时间里,嘉靖从未再对他父亲的称号有过任何的改动,也从未拿他父亲说过事。

直到丰坊上了那道奏折,他对他父亲的地位才出现更高的追求。

此时的朝廷已经不是当年的朝廷,如果说明朝哪一位皇帝最专制,那一定是嘉靖,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牺牲一切。

后来万历一朝的“争国本”事件,万历与群臣争了二十余年,都没有出现过廷权上百名大臣的记录,别说上百,就连同时三名都没有。

嘉靖通过自身行动,逼迫群臣明白一个道理,服从皇帝,那就有糖吃,不服从皇帝,那就棍棒伺候。

因此,虽然“称宗附庙”的要求比之前的所有要求加起来都更加的过分,但是却没有几个人站出来阻止,只能在背地里说几句不是。

而嘉靖的要求得以顺利的推行下去。

称宗简单,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后来事实也是这样。嘉靖说他父亲的封号要取为“明睿宗”,群臣照办。

但说到入太庙,群臣犯了难。

太庙总共有九个席位,明朝传到嘉靖手里,这九个席位已经挤满。

分别是分别是朱百六、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

如果嘉靖提前三代人出生,那么他的父亲就还有位置。

现在明显他的父亲没有位置,要想入太庙,就必须要将一个人移出来,该移谁呢?

朱百六、朱元璋肯定是移不得的,一位是朱明王朝的先祖,另一位是朱明王朝的开国皇帝。那就移朱棣?朱棣也是不能移的。

朱棣虽然一不是朱明王朝的先祖,二不是朱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但他却是嘉靖这一脉的始祖。

如果没有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将皇位从朱标那一脉的手里抢过来,皇位绝对不会有嘉靖的份。

再者说了,要是移了朱棣,那么在朱棣之后的所有皇帝都名不正,言不顺,也包括他嘉靖。

朱百六不能移,朱元璋不能移,朱棣不能移,那就只能移朱高炽。

对于移朱高炽,其实就算嘉靖现在不将朱高炽移出来,未来也会将朱高炽移出来,因为他将来也要入太庙。

而他一旦入太庙,就必须要移一个人出来,这个人一定是朱高炽。

因为朱高炽是太庙里距离他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且身份没有那么敏感。

一切大功告成的嘉靖,为了突显出朱棣的特别地位,特意将朱棣原本的庙号“明太宗”改为现如今人们熟知的“明成祖”。

那么明睿宗的牌位是怎么排的呢?在明孝宗之后,明武宗之前。

如果明武宗在天有灵的话,估计会以泪洗面。毕竟给一个没有当过皇帝的人当老二,内心实在是不好受。

嘉靖并没有那么过分,他知道“称宗附庙”已经足够,并没有要求群臣将明睿宗写进明朝的官修史当中。

嘉靖为什么要将朱棣的牌位移除太庙 嘉靖是怎么想的 第7张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对嘉靖父亲“称宗附庙”的那个丰坊下场如何呢?偷鸡不成,蚀把米。

因为他虽然是通州同知,但却是之前,实际的他是守孝之身,因为他的父亲去世不到三年,他正在守孝。

按照规定,守孝的官员是不能够过问朝政的,但他却过问了,他为什么要过问呢?

显而易见,是为了讨好嘉靖,为未来的仕途铺路,但他的目的却没有达成。

守孝之期满三年的他,并没有受到嘉靖的提拔,因为嘉靖忙于修仙练道,早已将他忘记,但群臣还记得他。

他遭到了群臣的打压,连通州同知这个职位都不得官复原职,只能做一辈子的老百姓。

令人讽刺的是,他当年也是左顺门事件中的一份子,他父亲也是左顺门事件中的一份子,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嘉靖为什么要将朱棣的牌位移除太庙 嘉靖是怎么想的 第8张

嘉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专制的呢?从他给他父亲争名份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意识到了专制的好处,因此走上专制那一条道路。群臣为什么要与他争呢?因为传统,文官别的或许不重视,就重视传统。